影响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考生成绩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4 00:34
体育高考训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训练效果的因素颇多。随着现代体育高考的不断革新,考试的内容以及训练的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本研究结合甘肃省体操专项考生训练的实际情况,对2019年部分参加体操专项考生及教练员进行了调查,对影响体操专项成绩的因素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考生和教练员训练工作提供参考。本文以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为基本分析方法,以影响甘肃省体操专项考生成绩的因素为研究对象,从考生自身因素、教练员的体操教学水平、学校场地/设施、家长因素及学校领导重视程度等5各方面对甘肃省体育高考体操专项学生训练情况及其成绩等进行了分析,结论显示:(1)我省的评分标准与办法不断修订,有利于激发体育考生潜力的发挥。(2)教练员的文化层次较欠缺,本科及以下学历的占有89.4%,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较少。部分教练员专项训练计划不合理,主要表现为缺乏系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频率,导致学生训练效果的差异。部分教练员的敬业精神有待提高,主要表现为自身专业素质、服务意识、指导频率等不够。(3)教练员对一般身体素质训练比较有经...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操专项学生训练间歇时间
研究结果与分析234.3.1.3考生对体操专项的训练态度情况图4.2学生对专项训练制定的目标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学生的训练目标就是最终能够成功参加高考,获得优异成绩。因此,学生对教练安排的训练内容、方法及负荷都应该以获取优异的成绩而实施。图4.2调查可得,有69.9%的考生为了自己的梦想制定了可行的目标,而30.1%的学生漫无目的,这些学生在训练中放纵散漫,没有上进心,但有目标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实现。由表4.16看出,有16.3%的学生苦心孤诣的完成目标,人数相对较少。有37.8%的学生是时不时的完成一次,更有甚者是不能完成有2.2%。这种情况下,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可能是过于要求自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了更深的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的结果,对学生完成目标情况与成绩进行分析。表4.16学生完成平时制定的目标情况(N=135)完成情况每次都完成大部分能完成偶尔能完成都不能完成学生人数(人)百分比(%)2216.35943.75137.832.2表4.17学生完成平时制定的目标情况差异性分析完成情况每次都完成M(SD)偶尔能完成M(SD)F值P值学生成绩72.55(2.041)63.22(6.839)39.1530.000表4.18学生完成平时制定的目标情况差异性分析完成情况大部分都完成M(SD)偶尔能完成M(SD)F值P值学生成绩67.92(4.312)63.22(6.839)19.0940.01
研究结果与分析24由表4.17、4.18分析得出,因都不能完成组样本量较少,只有3个,没有进行差异性分析。每次都能完成(M=72.55)与偶尔能完成(M=63.22)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大部分能完成(M=67.92)与偶尔能完成(M=63.22)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说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给专项训练制定符合自己的标准,并且还要按时完成才能有明显的效果。图5.3学生对专项训练的积极性要利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更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了解训练的目的,服从教练安排,让学生在训练中以被动变为主动训练。在各种情境下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让自己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从平时的训练做动作的态度及频次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事物的发展是有量的积累导致的飞跃。图5.3调查显示,有48%的学生在训练时每次都会积极应对;有28%的学生根据本体感觉去应对训练;13%的学生在教练指导时表现的较为积极,教练不在场时,前后行动明显不一致,说明只是为了应付教练而已。还有11%的选择其他,可能是很多不理想的原因造成的,提不起训练的精气神。表4.19学生对专项训练的积极性差异性分析积极性每次都积极对待M(SD)有教练在场才积极M(SD)其他F值P值学生成绩68.35(4.493)57.08(7.095)50.55(10.68)86.360.000表4.20学生对专项训练的积极性差异性分析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M(SD)其他M(SD)F值P值学生成绩65.80(4.186)50.55(10.68)80.9340.000
本文编号:3096704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体操专项学生训练间歇时间
研究结果与分析234.3.1.3考生对体操专项的训练态度情况图4.2学生对专项训练制定的目标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学生起着导向作用,学生的训练目标就是最终能够成功参加高考,获得优异成绩。因此,学生对教练安排的训练内容、方法及负荷都应该以获取优异的成绩而实施。图4.2调查可得,有69.9%的考生为了自己的梦想制定了可行的目标,而30.1%的学生漫无目的,这些学生在训练中放纵散漫,没有上进心,但有目标也不一定每次都能实现。由表4.16看出,有16.3%的学生苦心孤诣的完成目标,人数相对较少。有37.8%的学生是时不时的完成一次,更有甚者是不能完成有2.2%。这种情况下,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可能是过于要求自己,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了更深的了解学生完成情况的结果,对学生完成目标情况与成绩进行分析。表4.16学生完成平时制定的目标情况(N=135)完成情况每次都完成大部分能完成偶尔能完成都不能完成学生人数(人)百分比(%)2216.35943.75137.832.2表4.17学生完成平时制定的目标情况差异性分析完成情况每次都完成M(SD)偶尔能完成M(SD)F值P值学生成绩72.55(2.041)63.22(6.839)39.1530.000表4.18学生完成平时制定的目标情况差异性分析完成情况大部分都完成M(SD)偶尔能完成M(SD)F值P值学生成绩67.92(4.312)63.22(6.839)19.0940.01
研究结果与分析24由表4.17、4.18分析得出,因都不能完成组样本量较少,只有3个,没有进行差异性分析。每次都能完成(M=72.55)与偶尔能完成(M=63.22)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大部分能完成(M=67.92)与偶尔能完成(M=63.22)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0.05。说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要给专项训练制定符合自己的标准,并且还要按时完成才能有明显的效果。图5.3学生对专项训练的积极性要利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更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自我控制能力。使学生了解训练的目的,服从教练安排,让学生在训练中以被动变为主动训练。在各种情境下能够合理控制自己的行为,让自己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从平时的训练做动作的态度及频次就表现的淋漓尽致。事物的发展是有量的积累导致的飞跃。图5.3调查显示,有48%的学生在训练时每次都会积极应对;有28%的学生根据本体感觉去应对训练;13%的学生在教练指导时表现的较为积极,教练不在场时,前后行动明显不一致,说明只是为了应付教练而已。还有11%的选择其他,可能是很多不理想的原因造成的,提不起训练的精气神。表4.19学生对专项训练的积极性差异性分析积极性每次都积极对待M(SD)有教练在场才积极M(SD)其他F值P值学生成绩68.35(4.493)57.08(7.095)50.55(10.68)86.360.000表4.20学生对专项训练的积极性差异性分析积极性根据实际情况M(SD)其他M(SD)F值P值学生成绩65.80(4.186)50.55(10.68)80.9340.000
本文编号:3096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096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