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干渠水质评价及藻类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18:39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是作为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问题而兴建的一项特大型跨流域、具有战略意义的宏伟工程。中线干线工程全长1432km,包括天津输水干线156km,南北横跨范围广,水质影响因素复杂多样;为保证华北地区饮用水安全,水质要求较高。全面了解水质状况和变化特征,是中线工程在河北区域的稳定运行和优化管理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北段)存在的藻类增殖风险,开展围绕水质评价和水质模拟的相关研究工作。针对干渠当前水质变化规律研究,实地监测了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北段)地理、自然、水文条件等基本情况。于2018年按月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北段)所流经5个主要市区水厂进水进行采样检测,研究指标包括CODMn、CODcr、BOD5、NH3-N、TN和TP六项;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北段)水质现状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河北段)水质状况为Ⅲ类,主要超标污染物为TN。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更适用于水质现状评价。针对藻类增殖风险问题,基于对干渠氮磷等营养物质及藻类孢子情况的实际检测数据,结合运用Monod模型对...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水体水质评价模型研究现状
        1.3.2 水体藻类变化模型研究现状
        1.3.3 水体水质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1.3.4 藻类增殖成因分析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2 数据研究方法
    2.1 水质数据分析标准
    2.2 水质评价方法分析
        2.2.1 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2.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2.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
    2.3 藻类增殖研究方法
        2.3.1 Monod模型
        2.3.2 藻类增殖模型分析
    2.4 WASP7.3水质模型程序开发说明
        2.4.1 WASP7.3模型介绍
        2.4.2 模型原理研究
        2.4.3 模型参数分析
        2.4.4 模型执行及可视化操作
3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水质评价及预测
    3.1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水质实测数据
    3.2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水质评价
        3.2.1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3.2.2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
        3.2.3 模糊综合评价
    3.3 评价方法的对比分析
        3.3.1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3.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3.3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
    3.4 基于WASP水质模型适用性分析
        3.4.1 分段
        3.4.2 模型参数输入
        3.4.3 模型验证
    3.5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水质变化预测
    3.6 本章小结
4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藻类增殖及管控策略研究
    4.1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实测数据
    4.2 藻类增殖计算
        4.2.1 藻类增长速率的计算
        4.2.2 沿线藻类数量估算
    4.3 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干渠藻类变化预测
    4.4 藻类增殖因素分析
    4.5 藻类风险因素分析
        4.5.1 工程风险因素分析
        4.5.2 水质风险因素分析
    4.6 藻类增殖管控策略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本文编号:3157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157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0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