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的问卷修订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20:57
目的1.翻译修订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Prognosis and Treatment Perception Questionnaire,PTPQ),并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2.探究晚期癌症患者的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为后期的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PTPQ的形成及信效度检验:采用Brislin模型对英文版PTPQ进行翻译、回译、文化调适及修订,最终形成中文版PTPQ;将中文版PTPQ应用于198名晚期癌症患者,采用条目同质性检验和条目鉴别度检验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通过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评价问卷的效度;通过计算问卷的内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α系数)和Guttman折半信度来评价问卷的信度。2.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PTP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便利抽取青岛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共5个院区的287名晚期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
技术路线图
其所属因子的负荷均>0.6(见表 8)。因子 2、因子 3 和因子 4 虽仅包含两个条目,但是因子分析的本质为采用较少的变量来最大程度地概括和解释原来较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因此在咨询专家后将因子予以保留。根据因子涵盖的条目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因子 1:了解预后的重要性和帮助性(包含 5 个条目为条目 3、7~11);因子 2:对医生提供的预后信息质量的评价(包含 2 个条目为条目 2 和条目 6);因子3:治疗和预后信息偏好(包含 2 个条目为条目 1 和条目 5);因子 4:预后及临终讨论(包含 2 个条目为条目 4 和条目 12)。各因子间及各因子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各因子间的相关性为 0.187~0.382,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性为0.570~0.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临终关怀需求[J]. 丁敏,许岩丽,王雪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3)
[2]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的修订及信度效度检验[J]. 尹霄朦,姜园园,汤优优,张业玲,赵亚玲,刘庆伟,朱秀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1)
[3]癌症志愿者参与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效果研究[J]. 吴燕,郑秀. 中华护理杂志. 2019(12)
[4]甲状腺癌病人健康信息获取与需求状况调查[J]. 张璟,李利梅,李嘉音,王子辰,刘东玲. 护理研究. 2019(22)
[5]宫颈癌放疗期患者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J]. 李丽蓉,陈甲信,方红燕,梁娟,莫媛鸿,石丽梅,臧敏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1)
[6]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病情告知态度调查[J]. 彭望连,肖棋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19)
[7]癌症患者治疗决策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范硕宁,赵秋利,刘慧宇. 中国护理管理. 2019(09)
[8]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希望水平与积极感受研究[J]. 陈菁菁,肖惠敏,郑剑菁,陈少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亲属对癌症患者病情告知行为和态度的质性研究[J]. 唐咏,郑小雯. 医学与哲学. 2019(17)
[10]晚期癌症患者对死亡地点的选择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 廖菁,毛靖,陈凤菊,闻曲,周雯,倪平. 护理学杂志. 2019(15)
博士论文
[1]乳腺癌阶段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的构建研究[D]. 吴傅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
[2]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选择偏好研究[D]. 冷安丽.山东大学 2019
[3]终末期癌症患者治疗的现状调查和相关原因探索[D]. 饶洁.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明星.第二军医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不同人群对癌症病情告知偏好的差异研究[D]. 范中意.南方医科大学 2018
[2]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的汉化及应用研究[D]. 闫婷婷.郑州大学 2018
[3]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明君.新疆医科大学 2018
[4]妇科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张焕军.吉林大学 2017
[5]早中期肝癌病人的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邱琰.第三军医大学 2017
[6]癌症患者心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郭雯.大连医科大学 2017
[7]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陈迪.吉林大学 2016
[8]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希望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娜.石河子大学 2016
[9]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支持网研究[D]. 刘冰.吉林大学 2012
[10]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文译本的信度、效度、反应度[D]. 刘淑红.天津医科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89201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9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晚期癌症患者预后和治疗认知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
技术路线图
其所属因子的负荷均>0.6(见表 8)。因子 2、因子 3 和因子 4 虽仅包含两个条目,但是因子分析的本质为采用较少的变量来最大程度地概括和解释原来较为复杂的数据结构,因此在咨询专家后将因子予以保留。根据因子涵盖的条目对公因子进行命名:因子 1:了解预后的重要性和帮助性(包含 5 个条目为条目 3、7~11);因子 2:对医生提供的预后信息质量的评价(包含 2 个条目为条目 2 和条目 6);因子3:治疗和预后信息偏好(包含 2 个条目为条目 1 和条目 5);因子 4:预后及临终讨论(包含 2 个条目为条目 4 和条目 12)。各因子间及各因子与问卷总分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各因子间的相关性为 0.187~0.382,各因子与问卷总分的相关性为0.570~0.7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9。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北省城市社区居民临终关怀需求[J]. 丁敏,许岩丽,王雪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03)
[2]预后和治疗认知问卷的修订及信度效度检验[J]. 尹霄朦,姜园园,汤优优,张业玲,赵亚玲,刘庆伟,朱秀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20(01)
[3]癌症志愿者参与晚期癌症患者安宁疗护的效果研究[J]. 吴燕,郑秀. 中华护理杂志. 2019(12)
[4]甲状腺癌病人健康信息获取与需求状况调查[J]. 张璟,李利梅,李嘉音,王子辰,刘东玲. 护理研究. 2019(22)
[5]宫颈癌放疗期患者希望水平在心理痛苦与生命质量之间的中介效应[J]. 李丽蓉,陈甲信,方红燕,梁娟,莫媛鸿,石丽梅,臧敏君.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 (31)
[6]晚期癌症患者家属病情告知态度调查[J]. 彭望连,肖棋予.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19)
[7]癌症患者治疗决策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J]. 范硕宁,赵秋利,刘慧宇. 中国护理管理. 2019(09)
[8]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希望水平与积极感受研究[J]. 陈菁菁,肖惠敏,郑剑菁,陈少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9]亲属对癌症患者病情告知行为和态度的质性研究[J]. 唐咏,郑小雯. 医学与哲学. 2019(17)
[10]晚期癌症患者对死亡地点的选择倾向及影响因素研究[J]. 廖菁,毛靖,陈凤菊,闻曲,周雯,倪平. 护理学杂志. 2019(15)
博士论文
[1]乳腺癌阶段特异性患者报告结局测量系统的构建研究[D]. 吴傅蕾.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
[2]晚期癌症患者对临终关怀的选择偏好研究[D]. 冷安丽.山东大学 2019
[3]终末期癌症患者治疗的现状调查和相关原因探索[D]. 饶洁.华中科技大学 2015
[4]晚期癌症患者生命意义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明星.第二军医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不同人群对癌症病情告知偏好的差异研究[D]. 范中意.南方医科大学 2018
[2]癌症患者未满足需求简明量表的汉化及应用研究[D]. 闫婷婷.郑州大学 2018
[3]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 张明君.新疆医科大学 2018
[4]妇科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张焕军.吉林大学 2017
[5]早中期肝癌病人的疾病感知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 邱琰.第三军医大学 2017
[6]癌症患者心理需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郭雯.大连医科大学 2017
[7]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 陈迪.吉林大学 2016
[8]乳腺癌患者及其配偶希望水平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娜.石河子大学 2016
[9]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社会支持网研究[D]. 刘冰.吉林大学 2012
[10]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中文译本的信度、效度、反应度[D]. 刘淑红.天津医科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89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589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