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02
本文关键词: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2007-11-239:04:37作者:寿涌毅摘;关键词:项目管理约束理论关键链;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ChainPro;(TheoryofConstraints,TOC;以项目管理为中心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1约束理论;约束理论是由Goldratt博士于1980年代中;与其他管理理念不同,约束理论将制约企业发展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2007-11-23 9:04:37 作者:寿涌毅 摘要: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是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上的应用,是近年来项目管理领域的重要创新。与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相比,该方法强调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考虑现实存在的资源约束,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以及整个项目管理流程的持续改进。本文归纳了约束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具体步骤,系统分析了如何应用关键链方法进行项目管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关键链方法的优缺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项目管理 约束理论 关键链
关键链项目管理(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CCPM)方法是约束理论
(Theory of Constraints,TOC)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近年来项目管理领域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被认为是项目管理领域自发明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以来最重要的进展之一[1]。关键链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已取得了巨大成功,许多国际知名公司纷纷采用关键链方法提高项目管理绩效。例如,美国通信设备制造商Harris公司通过应用关键链方法成功将建设半导体工厂的时间从行业平均水平46个月缩短到了14个月;以色列航空公司将飞机的平均维护时间从3个月降到了2周;朗讯公司则将R&D项目的平均工期缩短了25%[2]。
以项目管理为中心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目前我国项目管理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项目失败的比例很高。鉴于关键链方法在国外企业实践中取得的巨大成功,可预期该方法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项目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在对约束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具体步骤进行归纳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关键链方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过程,探讨了该方法的优缺点与局限性。
1 约束理论
约束理论是由Goldratt博士于1980年代中期在最优化生产技术(OP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约束理论的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两点:(1)所有现实系统都存在约束。如果一个系统不存在约束,就可以无限提高产出或降低成本,而这显然是不实际的。因此,任何妨碍系统进一步提升生产率的因素,就构成了一个约束。约束理论将一个企业看作一个系统,在企业内部的所有流程中,必然存在阻碍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就是企业的约束。(2)约束的存在表明系统存在改进的机会。虽然约束妨碍了系统的效率,但约束也恰恰指出了系统最需要改进的地方。一个形象的类比就是“木桶效应”,一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木板。因此,对约束因素的投资,才是最有效率的改进系统效率的方法。
与其他管理理念不同,约束理论将制约企业发展的约束看作企业突破现状不断取得改进的关键,因此约束具有正面的意义。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为了有效提升系统的效率,约束理论提出了五大关键步骤:(1)找出系统中的约束因素;(2)决定如何挖掘约束因素的潜力;(3)
使系统中所有其他工作服从于第二步的决策;(4)提升约束因素的能力;(5)若该约束已经转化为非约束性因素,则回到第一步,否则回到第二步,要注意不要让思维惯性成为新的主要约束因素。这五个步骤构成一个不间断的循环,帮助系统实现持续改进。
约束理论可以直接应用于企业实践,并已取得良好效果。例如,通对77家应用约束理论的企业的统计发现,有14家企业将生产周期缩短了66%,有28家企业将库存压缩了50%,有32家企业的投产时间缩短了69%[3]。
2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
约束理论在项目管理,尤其是项目进度管理上的应用,导致了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的产生[4]。如果将一个项目看作一个系统,那么应用约束理论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项目的约束。从CPM和PERT开始,项目中的关键路线就被看作项目管理的基础。但是,关键路线法仅分析紧前关系,并不考虑项目实际能调动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关键路线法被广泛批评的一点就是其进度通常不具有可行性,而是需要进行后续调整。与关键路线不同,关键链不仅考虑项目中各任务的紧前关系,也充分考虑项目中现实存在的资源约束。如图1所示,在关键路线法中,任务A、D、E、F组成了项目的关键路线,但如果考虑资源限制,假设任务C和任务E需要同一种资源,例如需要同一台设备进行加工,而该设备一次只能执行一项作业,那么事实上任务C和任务E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因此,在考虑资源约束的情况下,项目的关键任务为A、D、E、C、F,这五个任务就构成了项目的关键链。可见,是关键链而不是关键路线,决定了项目在给定的紧前关系和资源条件下完成项目所需的最短时间。
如果将关键链看作项目的“约束”因素,那么应用约束理论的第二步就是要考虑如何来挖掘该约束因素的潜力,即如何缩短关键链所需的时间,因为关键链所需的时间正是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在关键路线法中,为了保证任务能够有较高的概率在计划时间内完成,同时也由于项目组成员普遍存在的风险规避心理,一般的计划时间都大于完成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也可以看作是在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上增加了一块“安全时间”(Safety Time,ST)。这样的处理方式具有两方面的效果,正面效果是提高了管理不确定因素的能力,负面效果则是延长了完成项目所需的时间。关键链方法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用任务所需的平均时间作为最终的计划时间,但考虑到任务内在的不确定性,在关键链的末端附加整块的安全时间,也就是项目的缓冲时间(Project Buffer,PB)。可以认为关键链方法是重新配置了关键路线法中分散存在的安全时间,但这样的重新配置能够缩短项目所需的时间,因为根据概率理论,在整合安全时间后,在相同概率下,只需要较少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所有任务。图2直观地说明了关键链方法在这方面的优越性。
在完成关键链的进度安排后,还需要保证所有关键链上的任务(关键任务)不受其他非关键任务的影响,以保证项目能够按计划及时完成。在现实的项目实践中,虽然采用了增加
安全时间的方法,但仍然有大量的项目未能按期完成。造成项目延期的原因很多。首先,紧前任务的延迟会导致后续任务的延迟。第二,当存在多个紧前任务时,延迟最久的任务起了决定性作用,导致项目的延迟,而提前完成的任务并不能使后续任务提前开始。第三,由于任务时间包含了安全时间,导致项目组成员在心理上觉得还有充裕的时间,结果使得任务启动过晚,同时调查还发现,项目成员总是倾向于完全消耗掉任务分配到的时间[5]。其中第三个原因也是关键链方法采用平均时间的理由,以期推动项目组成员能够全力以赴地开展工作。而前两个原因则使关键链方法引入了非关键链缓冲时间(Feeding Buffer,FB)这一概念。
如图3所示,任务C、D、E组成了项目的关键链,而任务A、B为非关键任务。由于任务B是任务E的紧前任务,为了防止任务A和B可能发生的延迟导致任务E不能按时开始,因此需要在任务B之后安排一定的缓冲时间,或者说让任务A和B有一定的提前量。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防止非关键任务对关键链产生负面影响。与项目的缓冲时间类似,非关键链缓冲时间整合与压缩了所有非关键链任务的安全时间。 2007-11-23 9:04:37 作者:寿涌毅
非关键链缓冲时间能够保护项目按计划进行,不受任务的不确定因素影响,同时还可以作为一种预警机制[6]。如果紧前任务因为不确定因素而没有在计划时间内完成,那么其后续任务就无法按计划时间启动,其结果就是缓冲时间被占用。缓冲时间被占用得越多,就说明越有可能延误后续的关键任务。因此,当占用比例到达一定程度,比如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就需要发出一个警告信号来提醒项目经理对延迟的任务加以关注,并考虑是否采取措施防止任务进一步延期。 非关键链缓冲时间可以保护关键链任务不受非关键链任务的影响,但还需要考虑资源约束对关键链的影响,尤其是同一资源在不同任务间切换常常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因此,关键链方法引入了资源缓冲(Resource Buffer,RB)的概念,以防止关键链任务因资源没有及时到位而发生延误。与缓冲时间不同,资源缓冲本质上是一种警示信号,用来提醒项目经理或者部门经理保证资源及时到位。关键链方法要求在关键任务所需的资源被紧前的非关键任务占用时,应当提前一定时间在项目进度计划上标识资源缓冲,以便及时提醒项目经理协调资源,防止因资源不能及时到位而延误关键任务。
3 对关键链方法的讨论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提供了一种有效管理项目进度的新思路。考虑到现实的资源约束和项目内在的不确定性,关键链方法通过合理设置缓冲时间,从而有效保证任务的不确定性不会影响项目的完工时间。因此,关键链方法尤其适用于不确定性较大的项目,例如新产品开发等项目。
关键链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缩短项目工期和降低项目成本的问题。关键链方法以最小化项目工期为首要目标,要求对项目进度实现动态管理,对于关键链上的任务,要求一个任务完成后能立刻启动下一个任务,尤其是在一个任务提前完成的情况下,要能够通过项目组的协调和沟通提前启动下一个任务。因此,关键链方法对项目组的沟通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后续任务一般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这就要求紧前任务在可能提前完成时,能够及时和负责后续任务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沟通。对于非关键链上的任务,则推荐以最晚时间启动任务,这样可以减少同步进行的工作数量,在发现前导任务出现的问题时还可以降低返工次数,同时也可以延缓现金流出以提高项目的净现值。
目前的关键链方法主要是针对单一资源下的项目管理[7],重点强调人力资源在项目进度中的安排。因此,关键链方法提出要避免在同一时间段内给某一个人(或某一种资源)安排多个任务,认为正是由于项目中存在着这样不合理的安排,从而降低了资源的工作效率,延长了完成项目所需要的时间。但在实际大型项目中,往往存在多种资源,尤其某些重要资源,例如柔性制造系统等,能够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因此,对于复杂资源约束下的关键链项目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尽管关键链方法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理论仍然不够成熟。对关键链方法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其过于简单化的时间估算方法上[8]。首先,Goldratt主张以项目成员所提供的估算时间的一半作为任务的平均时间,该做法过于偏激和简化。在多数工程项目中,这样“切一半”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很可能直接导致项目质量出现问题。其次,Goldratt建议以关键链或非关键链时间长度的一半作为其缓冲时间的长度,无疑这样的估算方法也过于简化,在很多实际项目中会导致缓冲时间过长,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丧失商机。因此,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其他方法来改进缓冲时间的估算。例如,朗讯公司假设任务时间的最乐观估计和最悲观估计之差为任务所需时间的变动量,然后采用所有关键链上任务的变动量的平方和的平方根作为所需的缓冲时间。
关键链方法另一有待改进之处在于对缓冲时间的管理。虽然缓冲时间有助于控制项目的不确定性,但也增加了项目进度管理的复杂性。首先,非关键链的总时差可能不足以容纳所需的缓冲时间,这时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保持非关键链上的任务进度不变,那么后续的关键任务很可能因为缓冲时间被完全占用而不得不延期,这样就违背了设置缓冲时间的意义。或者考虑提前开始非关键链任务,但这样又非常可能和其他任务发生资源冲突,甚至可能会发现原先的关键链已经不是项目中最长的任务路线了。
Goldratt并未详细讨论如何用关键链方法对多个项目进行管理。其他研究者则考虑了关键链方法或者约束理论在多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例如,Leach[2]认为应该找出多个项目共享的关键资源作为约束因素,从而对不同优先权的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杨雪松等[9]也采用类似思路进行了研究。与传统项目管理方法相比,关键链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资源约束和不确定性的问题,为项目管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国外众多企业的成功应用也证实了该方法的
实际价值。当然,关键链方法还存在明显的不足。首先,该方法主要局限于单一资源下的单项目管理,对于涉及多种资源的项目,如何确定关键链尚缺乏研究。同时,目前的关键链方法在时间估计上过于简化,对缓冲时间的管理不够成熟。因此,关键链方法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扩展应用领域和完善相关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Newbold R C. Project Management in the Fast Lane -Applying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s [M]. Boca Raton: St. Lucie Press, 1998 [2] Leach L P. Critical chain project management improves project performance
[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30(2): 39-51
[3] Mabin V J, Balderstone S J. The World of the Theory of Constraints – A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M]. Boca Raton: St. Lucie Press, 1999
[4] Goldratt E M. Critical Chain [M]. Great Barrington: The North River Press, 1997
[5] Gutierrez G J, Kouvelis P. Pakinson’s law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roject
management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1, 37(8): 990-1001
[6] Cook S C. Apply Critical Chain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Uncertainty in Projects [D]. Bost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98
[7] 万伟,蔡晨,王长峰.在单资源约束项目中的关键链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3,11(2):70-75
[8] Herroelen W, Leus R,
Demeulemeester E. Critical chain project
scheduling: Do not oversimplify [J]. Project
Management Journal, 2002, 33: 48-60
[9] 杨雪松、胡旻.基于关键链方法的多项目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2005,2: 48-52
作者简介:寿涌毅,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工程硕士教育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 此文发表于《项目管理技术》06年第9期。
三亿文库3y.uu456.com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02等内容。
下载地址: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02.Doc
【】最新搜索
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
我的婚礼歌词
初三数学总复习教案-三角形(一)2
HENANLEGALDAILY 内外兼修 提升干警素质 履职
中级电工培训模拟试题十一
2015智慧树细胞的命运章节测试答案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知识点梳理
青岛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垂直铺塑防渗技术当A模板灌浆拔模至地面后,移至B模板前沿沉模
袋鼠跳赞美稿
本文关键词: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综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46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