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重复性项目调度与网络模型转化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15:15

  本文关键词:重复性项目调度与网络模型转化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源连续性 转化 控制路线 关键路线 时差


【摘要】:重复性项目调度方法(repetitive scheduling method,RSM)与网络模型在项目调度领域具备各自的优势.本文提出了一种将RSM转化为网络模型的方法,并对RSM和转化后的网络模型在关键路线、工序关键性和时差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种转化方法建立了一套将RSM中各种类型工序和约束关系转化为网络模型的规则,能够表示对资源连续性的要求,解决了已有转化方法中RSM和转化后的网络模型在总工期、关键路线和时差上不一致的问题;同时还能在网络模型中体现距离约束和项目在空间上的进度,解决了网络模型不能表示距离约束和空间冲突的问题.文章以一个重复性项目为例进行了说明与比较,并通过对工序关键性的理论分析,揭示出已有转化方法无法将RSM成功转化为网络模型的原因.本文提出的转化方法能为项目经理提供一种沟通RSM和网络模型的工具.
【作者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资源连续性 转化 控制路线 关键路线 时差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7108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ZD08)
【分类号】:TU72
【正文快照】: 0引言重复性项目(repetitive projects)是指在工程的每个单元各个工序不断重复进行的项目,例如高速公路、管道工程、铁道工程、隧道工程、高层建筑等.我国现在处于基本建设大发展时期,“十二五”期间全国铁路运营里程将由现在的9.1万km增加到12万km左右,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星梅;乞建勋;苏志雄;;自由时差定理与k阶次关键路线的求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2 乞建勋;李星梅;王强;;等效子网络构建的理论与方法[J];管理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3 张立辉;乞建勋;;CPM网络节点时差的特性与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苏志雄;李星梅;乞建勋;;网络计划中构建对偶网络模型的理论和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苏志雄;乞建勋;王强;;求解广义优先关系下的项目最小费用问题[J];管理科学学报;2013年11期

3 李明;李前进;邓海;;线性工程项目工期成本优化方法[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张立辉;乞建勋;仲刚;;CPM网络工序工期变化对总工期影响的敏感性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02期

5 苏志雄;乞建勋;阚芝南;;用最少的虚工序构建等效多阶段工序网络[J];运筹学学报;2013年03期

6 张立辉;邹鑫;乞建勋;;考虑软逻辑的重复性项目离散时间费用权衡问题[J];系统工程学报;2013年04期

7 苏志雄;乞建勋;阚芝南;;求解CPM网络计划的最大网络时差[J];运筹与管理;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星梅;时间-费用权衡问题中超大型网络化简的理论与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2 赵岫华;基于机动时间特性理论的CPM网络计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3 孙德栋;基于网络特性分析的时间费用权衡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薇;基于机动时间特性的PERT网络灵敏度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2 刘龙;气象条件对工程项目建设工期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张华峰;企业研发项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崔丽;基于RSM模型的某试验网项目净现值最大化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5 邹鑫;重复性项目调度软逻辑优化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6 陈红杰;线状工程三种进度计划与优化方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7 徐双燕;面向单元生产的可重构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嵬,殷志文,娄娜;赶工问题的一个新的最优算法[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王淑云;朱祥松;李洁;;基于资源约束的扩张关键路径法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3 张静文;徐渝;何正文;柴国荣;;项目调度中的时间-费用权衡问题研究综述[J];管理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4 刘春林;陈华友;;区间数计划网络的关键路问题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安世虎;聂培尧;贺国光;;节点赋权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综合测度法[J];管理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6 陈嵩强,周焕文;次关键路线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0年03期

7 李星梅;乞建勋;;基于时差分析的时标网络图探究[J];运筹与管理;2006年06期

8 蔡晨,万伟;基于PERT/CPM的关键链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6期

9 张静文;徐渝;何正文;;具有时间转换约束的离散时间-费用权衡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2期

10 李星梅;乞建勋;苏志雄;;基于时差分析的资源均衡问题探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长辉,付玉辉;神经网络在岩石高边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陈智明,霍然,李元洲;发展适合工程应用的疏散模型的思路[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年04期

3 韩武松;王厚华;何晟;;建筑物最佳机械排烟量的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02期

4 刘建川;李永树;蔡国林;;基于ArcGIS管网爆管分析的算法优化与实现[J];测绘科学;2008年01期

5 王彪,陈剑平,李钟旭,晁军;人工神经网络在岩体质量分级中的应用[J];世界地质;2004年01期

6 王怡;刘国华;陈靖;;建筑室内环境数值模拟中的耦合方法[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4期

7 王厚华;刘希臣;张明;;建筑物火灾烟流特性预测系统的研究进展(下)[J];暖通空调;2008年08期

8 孔宇航;袁海贝贝;;建筑设计的复杂性网络研究[J];建筑与文化;2009年08期

9 吴坤铭;王建国;谭晓慧;毕卫华;;基于可靠度敏感性的2种响应面法研究边坡稳定性[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10 李庆,王志刚,田野;浅谈用EVACNET4软件建立建筑网络模型[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元一;王厚华;;建筑物走廊型通道中火灾烟气流动特性的研究[A];2005西南地区暖通空调热能动力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潘开灵;;施工管理中的接力技术理论问题初探[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上)[C];1999年

3 贾立宏;陈志敏;;人工神经网络在夯扩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预测中的应用[A];地基处理理论与实践——第七届全国地基处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4 李云峰;吴胜兴;;人工神经网络在箍筋约束混凝土强度预报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5 孙刚臣;肖明贵;王杰光;;基于Bp网络的强夯加固软土地基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俊华;薛建阳;赵鸿铁;;型钢高强混凝土框架柱抗震性能的神经网络评估[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九次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何大治;谢步瀛;;基于子空间网络的人员疏散模型[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砚玲;高甫生;邱旭东;;场区网模型及其在高层建筑防排烟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4年学术文集[C];2004年

9 王旭;晏鄂川;;节理岩体结构面连通性研究及其应用[A];第九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于宏;丁力行;刘广海;;国外渗风气流模型研究概况[A];绿色建筑与建筑物理——第九届全国建筑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华;变风量空调系统全年运行工况特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2 闻宝联;城市污水环境下混凝土腐蚀及耐久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贺湘宇;挖掘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志斌;基于CORBA的智能小区网络模型的研究与实现[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林福生;粗粒土本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丁顺利;大空间建筑火灾中烟气流动规律的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学院;2007年

4 胡洋;多功能高层建筑火灾烟流运动特性预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章宇峰;自然通风与建筑热模型耦合模拟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尤杰;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性能的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惠磊;水电站地下洞室群通风空调网络的关键基元流动特性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8 刘小燕;城市供水管网GIS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任金刚;砂土地震液化的神经网络预测[D];天津大学;2007年

10 魏健;小波人工神经网络在建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182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5182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5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