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型施工企业内部评优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型施工企业内部评优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主成分分析法(PCA) 标准化 施工项目管理
【摘要】:大型施工企业如何提高时施工项目的管理水平是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适合施工企业的内部评价模型是行之有效的措施。本文在常规主成分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即在综合工程项目多方面管理,对项目实施状况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用一个实例证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PCA) 标准化 施工项目管理
【分类号】:F407.92;F224
【正文快照】: 1引盲我国建筑行业实行项目管理多年,其方式也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型逐步转变中。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尤其是在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上。除部分专业程度较高的工程分项由专业分包商完成外,大部分具体的施工任务还是由建筑总承包商将劳务队、自有机械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俊华,邹礼瑞;主成份分析法在技术进步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5期
2 张敬和;关于主成份分析方法中的若干理论问题[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叶宗裕;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鹏安;罗兴柏;李岩;甄建伟;;基于AHP和三角模的弹药处废系统安全模糊评判[J];四川兵工学报;2007年02期
2 马福恒,刘成栋;大坝安全评价中的信息赋权模型[J];水电自动化与大坝监测;2005年03期
3 宋梅;王立杰;张嗣超;;基于改进DEA的煤炭产业政策相对有效性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01期
4 谢武,韩元杰;基于D-S理论的学生行为评价模型的研究[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方显明;黄晓燕;王强;黎裕朝;温俊;贺俭;;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聚类分析研究[J];广西中医药;2007年05期
6 崔四平;刘子会;李运朝;马春红;郭秀林;李广敏;;冬小麦根系干重对水分的反应类型[J];华北农学报;2006年04期
7 赵晓兰;李秀敏;李剑玲;;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员工关系公关预警指标评价模型[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彭安华;王智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二级模糊综合评判在机构评价中的应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汪阳;黄天戍;杜广宇;;一种基于聚类和主成分分析的异常检测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1期
10 赵海云,李仲学;辽宁省矿业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研究[J];金属矿山;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牛惠芳;;回归分析与课堂评价模型中指标的选择[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斯日古楞;张瑞;;内蒙古各盟市经济和教育情况的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栾大龙;支晓伶;张玮;;武器型号项目质量成功度评价实证研究[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邓院昌;宁洪涛;王铁强;;基于GIS的风电场宏观选址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焕玫;基于GIS技术的湖泊水质污染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黄海艳;发展项目的公众参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张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地理信息工程综合评价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汪蕾;浙江民营企业技术进步途径及相关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陶晓燕;海滨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6 曾松亭;中国种子企业竞争力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王刚;基于最大非高斯估计的独立分量分析理论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8 刘岩;圆柱工件形位误差非接触智能在线检测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孙祥娥;地震波速度求取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10 胡顺仁;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安全评价环节的差错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体系选择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2 赵春泽;高炉铁水硅含量自组织经验进化预测系统软件开发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韩峰;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及其在电子系统易损性评估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赵建军;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落渡段)河段岸坡稳定性量化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5 张大朋;我国数字城市发展与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及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韩景南;组织公民行为动机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7 苏美红;DMU选择分类和有效DMU再排序的研究与应用[D];暨南大学;2005年
8 张艳娜;山东财政学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张国宏;上海吴淞工业区降尘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0 刘影;多元统计分析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建军,梁龙发;主成分分析在体育工作系统评估中的应用[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李靖华,郭耀煌;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主成分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3 许水龙;技术进步评估的DEA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年08期
4 叶双峰;关于主成分分析做综合评价的改进[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02期
5 阎慈琳;关于用主成分分析做综合评价的若干问题[J];数理统计与管理;1998年02期
6 傅荣林;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的探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1年11期
7 钱道翠;关于主成分分析的进一步探讨[J];嘉兴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纯纯;;信用卡标准与银行竞争:基于网络经济学角度的分析[J];金融研究;2006年05期
2 骆有隆;李根伟;;带区间数系数的物流配送中心多品种协作供应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4期
3 张义宁;李灵晓;冯新磊;;极大加代数双边方程新解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4 刘金兰;康键;;顾客满意度及企业利润最优化的顾客订单渗透点选择[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魏志远;人口数量动态模型[J];系统工程;1987年06期
6 刘世胜;高师科技学术论文的类型与撰稿中应注意的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7 张长元;功能系数法在标准化经济效益评价的应用[J];冶金标准化与质量;1998年09期
8 林树茂;;小批量生产的标准化多元T~2控制图[J];质量与可靠性;2005年06期
9 曹同德;;浅议数理统计在学生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18期
10 陈许红;;聚类分析对企业投资价值的评价[J];科技资讯;2007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则尧;;并行自适应结构网格应用支撑软件框架研制进展[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9年版)[C];2010年
2 高洪忠;;保险组合业务风险曲线适用性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孙晓东;胡劲松;焦s
本文编号:548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548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