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中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中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研究
【摘要】:研究背景中医药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活动和与疾病进行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医学科学,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凭借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在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显现出明显的经济学优势和显著的服务效益,对于解决现价段“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现行的中医药服务发展相关政策中,部分政策不能够很好地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在诸多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政策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政策的作用十分关键。而且,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急需研究的问题:一是医保政策在项目管理上如何更好地兼顾中医药服务的特殊性;二是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在医保支付标准方面的缺陷性;三是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在医保报销政策方面的局限性。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完成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整合工作,强化城乡居民医保中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的政策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特点,扩大医保的影响力,提高医保基金的保障能力,有利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缓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解决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中西医并重”的发展目标。研究目的本研究在政策梳理、文献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情况及城乡居民医保对其补偿情况,分析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的政策方向。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对部分省市的中医药服务提供与使用纳入医保扶持政策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先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山东省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的威海市、东营市和淄博市作为样本地区,对该市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情况进行调查。再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每个地市随机抽取1个区和1个县,选择该区(县)的公立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进行调查,每个样本区(县)随机抽取3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随机抽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随机抽取20户家庭进行调查,总计720户居民。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情况、城乡居民医保对其补偿情况和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情况等。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前后县级医院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情况和典型地区中医医疗机构中医优势病种付费方式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1.对中医药服务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医保对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扶持措施主要包括实施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医保报销优惠政策和开展中医药服务支付方式改革等;2.样本地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情况较好,参保率都在98%以上;3.对比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前后中医药服务提供情况发现,中医药服务在门诊服务和住院服务方面都呈增长态势,门诊服务增长率为0.80%~36.75%,住院服务增长率为9.24%~41.15%。但是,中医药服务人次在门急诊服务中所占的比例均较低,最低的仅为2.29%;4.通过分析城乡居民医保对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补偿情况发现,医保对中药的报销比例较高,报销比例均高于60%,而对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报销比例较低。讨论与政策方向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前后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情况上看,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有逐步弱化的现象,尤其是门诊中医药服务的提供与使用出现萎缩,这与城乡居民医保对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扶持力度不足有关。影响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纳入城乡居民医保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政策依据的影响,中医药服务虽有其自身的规律,但从医保基金管理的角度较难兼顾其特殊性;二是衡量标准的影响,医保政策在针对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医疗标准衡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缺陷性;三是医疗目标的影响,医保政策在针对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提供的报销政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认为可以运用鼓励性策略、强制性策略和优先保障策略来强化医保对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扶持,并提出以下需要加强的政策方向:1.提高中医药特色服务项目的报销比例;2.实行对中医优势病种报销的优惠政策;3.推动多种支付方式相结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关键词】:医保整合 中医药服务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197.1
【目录】:
- 中文摘要6-9
- 英文摘要9-12
- 前言12-20
- 资料来源与方法20-22
- 结果与分析22-40
- 讨论40-47
- 政策方向47-49
- 创新点与不足49-50
- 参考文献50-54
- 附录54-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59
- 附件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01期
2 ;积极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年09期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我国将从四个方面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J];中成药;2008年11期
4 邱鸿钟;;改革中医药服务模式的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年01期
5 邱鸿钟;;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年02期
6 杨玉娇;吴克明;;中医药服务在社区的现况调查和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08年07期
7 ;江西3年内将建立覆盖城乡的中医药服务网络[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8期
8 鲍勇;彭慧珍;朱宏敏;张奇;徐春波;张雪亮;闪增郁;;2004和2007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发展趋势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年04期
9 樊丹;;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要“舒筋活血”[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3期
10 肖蕾;曹治清;景琳;张忠元;简榕;肖艳丽;;四川省农村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志仁;;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现状和今后主要任务[A];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C];2009年
2 ;传承中医国粹 发挥特色优势 努力提高社区中医药服务水平[A];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C];2009年
3 许舜根;;传承发扬中医国粹,着力构建社区中医药服务体系[A];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C];2009年
4 尚力;;上海国际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建设[A];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 2012[C];2013年
5 倪荣;;以运河文化为载体 以创建示范区为抓手 开创拱墅特色的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新局面[A];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C];2009年
6 蔡厚庆;;强化管理 落实措施 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健康发展[A];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C];2009年
7 赵鹏;;试议基层临床工作者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中的作用[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路桂英;;深化服务 凸显特色 全力打造社区中医药服务品牌[A];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大运河高级论坛材料汇编[C];2009年
9 黄兴旭;巴宗文;李文娟;;浅析中医药服务对农村卫生体系的影响[A];2014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陈秀琴;;浅谈我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工程[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王泽议;中国拟境外试点中医药服务贸易[N];中国医药报;2009年
2 商报实习记者 吴园园;我国将建中医药服务标准[N];北京商报;2012年
3 记者 郭一信;多部委将出台一揽子扶持措施 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来洁 亢舒;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条件已趋成熟[N];经济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李韶文;中医药“走出去”悄然提速[N];国际商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陈斐然;中医药服务贸易进入国家战略视野[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7 ;商务部等十四部门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舒畅;新政出台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跨跃发展[N];中国贸易报;2012年
9 记者 陈斐然;五年建起中医药服务贸易营销体系[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陈斐然;多途径给力中医药服务贸易[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蔡毅;中医药服务提供影响因素及其需要评估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程伟;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的经济效益评价与模式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霁翔;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陈璐;社区中医药服务发展政策对居民中医药服务利用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赵凤丹;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现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王国文;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中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严华国;2004-2007年十省(区、市)社区中医药服务情况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肖立新;丰台区城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7 黄岩;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宋春燕;中医药行政许可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及规范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卞丽;社区中医药服务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贾莹;构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48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648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