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铁路多经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项目的铁路多经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研究
【摘要】:对我国铁路多经物流企业所处的环境及运行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基于项目的铁路多经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运作模式,并论述了其建立的可行性。对于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模式的应用,提出了分阶段实施的流程和联盟运作的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铁路 物流企业 项目管理 动态联盟
【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05F026)
【分类号】:F530.6;F252
【正文快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现代物流已经从为社会提供传统物流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现代物流成为继制造业和商业利润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中国加入W T O后,铁路运输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激烈竞争,研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向艺,王彦红;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卢少华;动态联盟组盟阶段的激励机制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3年03期
3 张青山,游明忠;企业动态联盟的协调机制[J];中国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杰;李構;;信息化条件下动态联盟问题的研究范围[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2 侯伟华,王雪华,王延章;基于信息平台的区域旅游合作协调机制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陈娟;王文平;;客户需求响应网络关键节点确定方法及分布特征[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4 周勇,郑丕谔;基于平衡记分卡的动态联盟绩效评价[J];工业工程;2005年05期
5 戢守峰;;企业战略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研究[J];管理学报;2006年01期
6 张青山,曹智安;企业动态联盟风险的防范与预控研究[J];管理科学;2004年03期
7 孟华兴;王春和;张伟东;;创新联盟快速信任的建立[J];经济管理;2006年14期
8 龚英,张旭梅;虚拟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协调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03期
9 缪匡华;;企业动态联盟的共同治理[J];技术经济;2006年06期
10 苏海潮,萧德洪;合作:数字参考服务的社会选择[J];新世纪图书馆;200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连森;跨国公司海外子公司竞争优势及其来源的衡量与判别[D];山东大学;2007年
2 钱刚毅;中间层组织的治理与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赵艳萍;虚拟企业的协调机制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蒋阳升;供应链关系协调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5 张喜征;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6 吴秋明;集成管理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周青;高技术企业协作R&D网络及其协调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赵国强;虚拟煤机企业问题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年
9 姜康;网络联盟企业生产管理关键技术及ASP支持平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贵富;产业链基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升华;建设项目动态联盟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 王丹;我国石化企业价值网构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乔永辉;多属性群决策中两类决策者间的冲突测度和协调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唐萌春;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物流战略联盟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何庭富;巴贡水电项目马中联营体劳务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魏加强;扩展企业及其运营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2年
7 刘娅;构建企业网络组织促进云南中小医药企业快速发展[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晓阳;企业战略联盟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9 乔宪木;虚拟企业信任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曾宇星;基于小世界网络模型的动态联盟合作关系建模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彤,张世英;企业资信监控机制的建立[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2期
2 李垣,张完定;管理者激励组合的理论探讨[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3 冯蔚东,陈剑,赵纯均;虚拟企业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1年03期
4 曹洪医,汪定伟;动态联盟中的项目风险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2001年01期
5 董进,柴跃廷,杨家本;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敏捷供需链协调运作及其优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0年08期
6 冯蔚东,陈剑;虚拟企业中的风险分析与监控[J];中国管理科学;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泰昌;;美国“东北走廊”改造工程简介[J];中国铁路;1981年16期
2 徐荣增;;“铁路线路设计自动化”经验交流会在北京举行[J];铁道勘察;1981年01期
3 李光明;我国铁路线路上铺设了哪些型式的缓和曲线?[J];铁道建筑;1982年10期
4 刘文思;;铁路线路设计自动化《数模》组召开工作会议[J];铁道勘察;1982年01期
5 ;《铁路线路设计规范》审查会在北京召开[J];铁道学报;1983年02期
6 А.Н.Лобанов;张沅;;铁路线路的地面摄影测量[J];铁道勘察;1985年02期
7 郑贤桄;铁路线路维修工作面临的任务及其对策[J];铁道建筑;1986年03期
8 卢祖文;苏联铁路线路修理周期及决定根据[J];铁道建筑;1986年04期
9 薛斋;;“铁路线路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的研究”通过部级评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1986年04期
10 万中俊;中国铁路线路现代化刍议[J];铁道建筑;198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红;魏庆朝;;铁路线路选线设计及评价体系[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1年
2 冯其波;刘依真;崔建英;李学哲;;激光非接触式测量铁路线路几何不平顺方法的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敬安;;跨区间无缝线路技术综述[A];推进铁路新跨越加快经济大发展——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4 李瑞峰;邹晓松;孟小平;;抓好设备调查 规范设备图表[A];铁道工务论文集(第3册)[C];2004年
5 陆锡明;王祥;;上海大都市交通圈通勤铁路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城市发展与建设[C];2004年
6 刘宝阳;;GPS大地高精度的分析与研究[A];天津市测绘学会四届十次理事会论文集[C];2004年
7 辜小安;;我国铁路环境噪声研究进展[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8 王怀相;;中国铁路规模经济的经验研究[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9 姚国伟;魏庆朝;;基于分形理论和CAD的铁路选线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田春秋;;40‰陡坡铁路线路设计与工程实践[A];2005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第2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孙磊;非法道口猛于虎[N];四川日报;2000年
2 ;划拨用地目录[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3 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提高自然垄断行业运行效率的政策选择(17日)[N];经济参考报;2001年
4 文苑;只要商机诱人就会投资[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5 ;耕地占用税有哪些优惠[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6 雷风雨;中国铁路大提速[N];中国审计报;2002年
7 王松苗;火车撞人同样“撞了白撞”?[N];检察日报;2002年
8 记者蔡小伟;安徽实施六大工程掀起造林高潮[N];人民日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施波涛;透露出了春天的气息[N];市场报;2002年
10 蔡晖 王圣志;青藏铁路环保投资全国第一[N];西藏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红裴;铁路线路三维可视化设计原理与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2 王壮锋;智能高速铁路行车指挥仿真系统的研究[D];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3年
3 易思蓉;虚拟环境铁路选线设计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斌;铁路线路三维选线设计中景观建模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2 梁红燕;高速磁悬浮铁路线路平纵断面设计标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3 孟存喜;交互式铁路线路方案比选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周华波;绵阳地区铁路发展规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5 张传安;超量动态塌陷区运营铁路桥梁综合整治施工技术[D];天津大学;2004年
6 姚小平;铁路工程施工期风力侵蚀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宋祥波;基于属性数学的铁路线路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8 邵宏;铁路多种经营企业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瓦然;亚欧大陆桥国内通道物流环境比较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寅;我国特大城市铁路客运枢纽结构模式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72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672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