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可重构过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项目可重构过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项目管理 可重构性 可重构制造模式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过程模型 业务过程管理
【摘要】:由于项目过程的可重构对促进企业的业务过程重组和提升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项目主管、项目经理和项目成员等各种角色在项目过程中的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IDEF0方法提出了一个项目可重构过程管理模型.该模型能够针对企业项目管理方法、项目种类和具体项目特点对过程进行重构.在过程模型定义的基础上,用面向对象的方法给出相应的对象模型.最后,基于该过程模型在J2EE平台上实现了一个项目过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企业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提升企业的项目成熟度.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沈阳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可重构性 可重构制造模式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过程模型 业务过程管理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CET-04-0281)
【分类号】:TP311.52
【正文快照】: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可重构制造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制造模式·文献[1]将制造系统的可重构性划分为组织、业务过程、产品、加工系统和制造信息平台5个层面·研究人员在各个层面上对可重构制造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制造信息平台的可重构软件设计[2-4]、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成恩;刘震;;航空发动机涡轮设计集成技术[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锋刚,倪志伟,黄玲;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的制造系统可重构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黎小平;张应语;;制造业生产模式的概念、内涵及其结构特性分析[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年04期
3 盛伯浩 ,罗振璧 ,俞圣梅 ,赵晓波 ,赵宏林 ,张建民 ,张文河;快速重组制造系统的构建原理及其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1期
4 刘艳凯,罗振璧,蒋任重;采用基于拟阵的贪婪算法优化RRMS的布局[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1年02期
5 林胜;从FMS走向RMS——可重配制造系统(下)[J];航空制造技术;2002年08期
6 孙连胜;面向虚拟制造的车间集成规划技术研究[J];航天制造技术;2004年06期
7 冯宁,宾鸿赞;基于运动学的可重构方法及其应用[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8 谷应鲲,宋执环,杨春节;基于COM+的分布式可重构信息系统[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长昊,夏安邦,周航滨;面向动态联盟的企业信息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08期
10 石双元,徐丽娜,刘伟;基于网络的企业信息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Lihui Wang and Zhuming Bi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Canada,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Institute, Canada;RECONFIGURABLE ASSEMBLY SYSTEMS THE STATE OF THE ART[A];面向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设计与制造——第七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2006年
2 姚振强;吴建华;刘刚;;可重构制造:模式、系统及关键技术[A];中国工程机械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峰;可重构智能制造系统的基础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年
2 沈春龙;虚拟制造可视化环境及其过程管理的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3 蔡宗琰;计算机辅助可重构制造系统设计的概念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罗键;灵捷竞争时代下对制造企业敏捷性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5 陈猛;快速可重构汽车焊装制造系统及其关键支持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袁红兵;Holonic制造系统模型及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7 董红召;行业型企业联盟及其分形网络协作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逢春;制造企业网络化分销管理技术及应用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钱玲;可重构虚拟制造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10 许虹;可重构机床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振涛;面向可重构制造的车间配置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
2 陈曾胜;基于可重构理论的智能仪器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3 丁相荣;面向对象的可重构FMS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4 石磊;基于组件重构的企业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5 王战春;快速可重构夹具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6 黄晓斌;可重构深孔机床设计研究[D];华北工学院;2003年
7 付莉;机械零件企业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研究与应用[D];浙江大学;2003年
8 秦兴;数控系统实时IP软核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3年
9 黄志成;可重构制造系统性能评价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罗建民;可重组制造系统相关设计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志武,苏明,翁史烈;燃气轮机系统仿真集成概念及其分布对象实现[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坚;;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探究[J];软件导刊;2011年07期
2 祝巍;杨帆;;论信息化项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3 祝振铎;董雄报;;信息系统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研究[J];硅谷;2011年15期
4 刘超琴;;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5 董雅芳;;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6 曾明星;;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式”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7 丁荣贵;;项目的构件化管理[J];项目管理技术;2005年03期
8 ;IPMP模拟试题解析(七)[J];项目管理技术;2005年02期
9 莫裕清;;基于网络的高校经济活动项目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任中岳;周彩兰;;遗传算法在CG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冬;张卫民;张锋;;小型软件开发项目的管理与控制[A];第十九届中国(天津)'2005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志锋;;软件项目的质量管理研究[A];第二十五届中国(天津)2011’IT、网络、信息技术、电子、仪器仪表创新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杜淑光;蔡丹宁;;浅谈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范围管理[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丰传华;王克宇;;土地整理与“3S”测绘技术[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马楠;;计算机在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6 胡著翱;樊彦国;付作民;;Google Earth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中的应用[A];2006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丰传华;王克宇;;土地整理与“3S”测绘技术[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丁香乾;;软件项目管理[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9 沈吉;崔彩云;王建平;;GIS技术在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少白;谢刚生;;地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初探[A];第四届海峡两岸GIS发展研讨会暨中国GIS协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军;关注用户需求 搞好项目管理[N];中国质量报;2008年
2 杨旭青;繁简项目管理分水岭[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3 ;邦永:愿做项目管理成功者的基石[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4 ;邦永科技:项目管理专家[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5 蔡叶飞 编译;从刀耕火种到电子商务[N];计算机世界;2002年
6 尹景昌 本报记者 林妍;变“人管项目”为“项目管理”[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廖金舟;项目管理中 如何更好地控制客户需求[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8 江耀明;别拿小问题不当问题[N];中国铁道建筑报;2010年
9 于翔 沈峻岭;IT管理实践指引项目管理[N];网络世界;2009年
10 刘霞;甲骨文新软件减少项目管理盲点[N];中国质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晓倩;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软件开发项目管理[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亚白;面向服务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潘铁军;虚拟企业过程集成中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屈力刚;基于MAS的网络化三维协同设计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5 陈骥;敏捷软件过程管理的理论模型与动态系统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苏选良;ERP系统及应用的柔性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宋立夫;ERP实施方法体系及诊断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8 万军杰;海外港口建设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小刚;信息化平台及组织级软件过程模型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汤勇力;基于X列表的可重构ERP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毅程;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管理软件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张金强;面向住宅建设的协同项目管理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3 任杰;外包型软件企业中项目管理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蒙小朋;陕西省水电院动态项目管理系统[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廖华川;基于分布式组件技术的航空主机厂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6 孙国勋;水利工程项目管理远程在线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华新;基于项目管理的发电企业大修管理支持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8 李洁;软件开发项目成熟度因素与项目绩效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沈嘉青;ERP项目管理及实施中的误区及对策探讨[D];苏州大学;2005年
10 李欣;分布式PDM系统中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沈阳工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14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1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