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观点综述
本文关键词: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观点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经济增长速度 观点综述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 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政策 主要问题
【摘要】: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系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技术经济系
【关键词】: 经济增长速度 观点综述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 通货膨胀 固定资产投资 财政政策 主要问题
【分类号】:F124
【正文快照】: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于2006年12月9-1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论坛邀请到30余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围绕2007年中国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秀英;“经互会”欧洲成员国经济增长速度比较[J];世界经济;1980年10期
2 厉以宁;论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3 吴仁彰;评苏联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经济指标[J];世界经济;1981年04期
4 陈善同;;能源消费增长速度[J];中国能源;1981年02期
5 苏崇德 ,林培黎;“六五”时期应当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速度?[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6 程炳卿;试论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J];浙江学刊;1982年03期
7 杨贯荫;全面计划管理讲座(第四讲) 工业企业全面计划管理经济效益指标[J];上海企业;1983年04期
8 谭崇台;;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党的十二大的发展战略目标的体会[J];财经理论与实践;1983年02期
9 杨海群;;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28期
10 黄毅诚;;翻两番和经济增长速度[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锡苹;俞文华;;关于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征用补偿费用问题的讨论[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李平;;商业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途径初探[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黄国石;;宏观经济模型的滤波与控制[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江学军;唐焕文;;中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5 徐荒煤;;投资推动型经济中经济增长速度与经济周期波动的相互影响及其控制策略[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6 张土乔;程朴;柳景青;;模糊信息扩散技术在用水量预测问题中对不确定因素的参数辨识应用初探[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7 董藩;;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现西部大开发与大开放有机结合的全新战略构想[A];民革全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章炜风;郑根国;连建民;;漳州市农业机械化“十五”发展思路与对策[A];加快福建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华蕊;武皓;;加快我国中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A];第五届中国商品学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徐晓望;;论唐末五代闽北经济文化的发展[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文;经济增长率稳步回升[N];中国财经报;2000年
2 丁宝忠;外国投资者认购美国证券金额创新高[N];中国贸易报;2000年
3 王建生;美联储改变利率政策取向[N];国际商报;2000年
4 刘国光;关于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走势的一些看法[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徐峰;关心下岗职工生活 积极扩大就业渠道[N];黑龙江日报;2000年
6 记者 宗焕平;北京有足够经济实力办奥运会[N];人民日报;2000年
7 记者 薛海勇 高敬毅;西安经济运行质量提高财政收入增长[N];陕西日报;2000年
8 朱永旗;让背景新闻“跳”出来[N];新闻出版报;2000年
9 胡必亮;投资潜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微言;上半年计算机市场保持增长[N];中国工商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林峰;中国经济增长的阻滞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黄立;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王大勇;我国经济形态规模与活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马瑞永;经济增长收敛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许召元;区域间劳动力迁移对经济增长和地区差距的影响[D];北京大学;2007年
6 李石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孙瑛;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及其差异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8 吴三忙;基于FDI非均衡分布视角的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浩然;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王霞;关于地区经济差距与国民经济增长变动规律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3 龙霞;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涛;中国地区差距的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5 门玉琢;黑龙江省交通可持续发展人才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王珏;技术进步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增长速度的测量及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7 杨玉鹏;地方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D];山东大学;2006年
8 刘占财;论我国财政政策由积极到稳健的转型[D];四川大学;2006年
9 王火根;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10 宫晓慧;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特征及中外比较[D];东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72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7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