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开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7-09-03 21:32

  本文关键词:开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新局面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性实验计划 科技创新活动 质量工程


【摘要】: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在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做法。学校构建了融院(系)级、校级、上海市级、国家级计划于一体的本科生科研计划体系。教务处和团委紧密配合,搭建立体化交流平台,构建全过程项目管理体系。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实验室与设备处;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计划 科技创新活动 质量工程
【分类号】:G642.0
【正文快照】: 1引言2007年,教育部启动直接面向低年级大学生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ITP),该计划的目的是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计划实施原则是兴趣驱动,自主试验和注重过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剑娟;;浅论科研项目的全过程管理[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9期

2 周济;;实施“质量工程” 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3期

3 罗轶;刘涛;陈省平;;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年03期

4 冯林;张崴;;“质量工程”视角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好远;吴海龙;;基于动物学课程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胡鹏;李磊;;信息不对称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8期

3 尚东昌;崔虹云;张海丰;马佳;吴云飞;;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4 蒋志学;;2008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科研攻关服务组织与管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李阳;李柏洲;张浩;;科技计划项目过程优化控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6期

6 童淑媛;佘果辉;;试论建筑学二年级建筑设计中的个性设计引导[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曾彦扬;;高校教学质量管理刍议[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年05期

8 白解红;黄元国;;论“质量工程”背景下本科教学管理的内涵[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9 陈清泉;林孟戈;林东红;;应对自动化临床生化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杨毅;;在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几点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一鸣;羊箭锋;周江;;浅谈电工电子实验室的改革[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长源;闫福华;苏柏华;王慧明;卢友光;;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为载体,培养口腔医学本科生创新能力[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志敏;中国高技术计划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彭华国;运用管理流行病学理论指导科研课题中后期管理系统研制与实践[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3 李平;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绩效及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英;民办高职院校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燕;基于质量工程的南昌大学电工电子实验平台项目管理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赵丽霞;项目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陈华庚;提高民办高职业教育质量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任洪生;大众化教育背景下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6 唐安明;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的监管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李雪芬;高校科研项目过程评估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买买提明·买提库尔班;外资企业参与我国科技支撑计划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奚云霞;民办高校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梁若愚;基于管理信息化的科技项目信息共享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春岩,陈芳,陈攀峰,路保利,杨峰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周济;;实施“质量工程” 贯彻“2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03期

3 孟昭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构建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年12期

4 王长峰 ,王化兰;基于现代项目管理理论的重大科技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年02期

5 刘长宏;张恒庆;王刚;戚向阳;;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代梅;朱倩;范文艳;邓旭涛;;浅谈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中的问题和举措[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2 温喜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开展与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4期

3 王春潮;徐跃进;王平祥;;强化实践 推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年06期

4 李忻;赵鹏程;;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索与实践[J];才智;2010年15期

5 王宏娟;;提高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科学化水平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张仰飞;魏萍;冯永伟;王灿;;多维度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叶继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调查报告——以苏州大学为例[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8 张华;;地方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路径选择[J];潍坊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薛丹;;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8年15期

10 朱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巍;;大学生责任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潘曦;;浅谈大学生网络成瘾[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杨彦春;;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新探[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希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留言分析[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 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徐辉;;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的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7 李洋;李芳;;团体辅导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8 陈其华;;性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艾滋病分会第七次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立新;林永和;陈红敏;;大学生专业心理求助的态度结构维度探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董海婧;褚宇帆;;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笛;培育未来创新英才[N];青岛日报;2007年

2 戴世勇;扬州大学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埋单”[N];科技日报;2006年

3 记者 高轶鹏 实习生 白一帆;暑期生活应该有张有驰[N];平顶山日报;2007年

4 任文海 张丽辉;河北科大为学生科技创新立项[N];中国矿业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唐景莉 实习生 温小乐;“质量工程”:高教改革之魂[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王琰;高校“质量工程”提升本科教学水平[N];中国教师报;2007年

7 刘茜;教育部财政部共同管理高校质量工程[N];光明日报;2007年

8 张修君;质量工程 利国利民[N];人民政协报;2009年

9 李胜新;扎实推进“质量工程”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周祖臣邋实习生 张燕玲;以“质量工程”为抓手切实提高高教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高齐圣;质量工程与控制的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1999年

4 段立新;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朱燕;美国大学生学术不端的防治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6 李忠军;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华桦;上海大学生基督徒的身份认同及成因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魏饴;大学素质教育与教育回归人本[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海贵;知识经济条件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2 邹海贵;知识经济下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3 曾成义;大学生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凛;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预防和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卫一;大学生职业自我概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糜志雄;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因素结构探究[D];苏州大学;2004年

7 赵静;信息商及其测度——以300名大学生测试为例[D];四川大学;2004年

8 余锡祥;江西省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的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门苗;论大学生政治文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高迎浩;大学生愤怒情绪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87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87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6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