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
本文关键词: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
【摘要】:将项目管理模式应用于动态联盟,介绍了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的概念,建立了基于项目的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数学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作者单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项目管理 动态联盟 伙伴选择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1动态联盟伙伴企业的一般选择标准一般地说,一旦一个企业决定建立或参与动态联盟,首先应该决定的是如何选择联盟企业成员。联盟成员选择的标准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和谐一致。这是动态联盟存在的重要基础。动态联盟的和谐一致性主要反映在联盟成员之间在战略目标、合作的指导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毅,陈劲,许庆瑞;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艳;顾客价格创新战略与企业核心能力提升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7期
2 王燕,钱志发,邓周平;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的动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朱静雯;论出版集团核心能力的内涵及培育[J];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11期
4 牟绍波;;论产业集群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升[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5 李瑞琴;跨国公司战略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4期
6 汤湘希;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研究评论[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03期
7 张喜荣;企业核心竞争力辨析[J];东北电力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8 荆德刚,许正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溯源及研究现状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5年03期
9 黄定轩,赵勇,陈光;企业核心能力与顾客群体划分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4期
10 赵秋君;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衍泰;陈国宏;;第1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黄群慧;;第5章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对管理学学科发展的价值[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黄速建;;第13章 核心竞争力是如何决定企业命运的[A];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胡汉辉;潘安成;马汉武;;基于复杂性理论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源泉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王丽芬;张庆普;;基于隐性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升策略[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长春;高校核心竞争力分析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何骏;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华彪;电信运营企业战略联盟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童国华;我国科研院所结构调整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道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测度与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黄品奇;创新性企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李东阳;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8 赵勇;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邹晓东;研究型大学学科组织创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田超;核心能力战略及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荣梅;基于知识产权的企业核心能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徐慧;基于企业组织能力的组织模式创新比较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彦华;基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北大学;2005年
4 邓溯锐;企业协同信息竞争模型和测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李诚;武汉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裴建红;企业构建核心能力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沈琚;企业核心能力界定探讨[D];浙江大学;2002年
8 叶学锋;基于核心能力的购并整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9 王斌;仿生化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10 朱莉;从产业组织模式到核心能力[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劲;技术创新的系统观与系统框架[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2 林健,李焕荣;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战略网络研究[J];科研管理;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佳凌;;完善统计工作 创新管理方法[J];社会福利;2011年0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桂君;;基于约束集理论(TOC)的多项目顺序安排[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高华;徐绪松;;项目经理选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蔡世洪;;基于数学分析的项目管理建设[A];冶金轧制过程自动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星梅;乞建勋;苏志雄;王晶;;广义关键路线法的初步探索[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贾海红;苏志雄;李星梅;;工序机动时间的传递性和稳定性分析[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丹平;王建青;杨志明;;高校基本建设项目后评估层次分析模型[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翔;魏汉英;;工程项目中单工序对其他工序的数量敏感性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8 岳志强;张强;;基于熵权的项目管理招投标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赵晓飞;;动态联盟稳定性研究——基于不对称信息下心理预期分析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阳旭;;改进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动态联盟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世平;基于动态联盟的中小企业物流能力与竞争优势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李星梅;时间-费用权衡问题中超大型网络化简的理论与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3 游静;面向多主体信息系统集成的知识扩散路径优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周迎;基于Partnering的项目管理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林正龙;项目投资定价与择时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刘电霆;中小企业产品协同开发中若干不确定优化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巍;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项目风险评价与预测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姜建华;基于敏捷化供应链模式下产品创新的供应商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孙康;n人合作博弈理论、方法及其在战略联盟上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祥文;动态联盟项目的集成化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李欣;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评估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彭若愚;工程项目的信息生命周期管理[D];天津大学;2005年
4 沈立平;工程建设企业项目后评价学习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高永刚;面向项目的知识共享及其综合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孙艳艳;基于信息共享的动态联盟利益分配过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洪海;双阳客运中心站项目后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8 仵艳;YICT公司IT项目可行性研究模型的建立[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9 杨丽媛;IT项目组织动态联盟稳定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张钰琴;基于CPM的搭接网络中的时间-费用优化[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本文编号:7910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791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