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启示
本文关键词:印度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特点及启示
【摘要】:印度非正规学前教育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历经萌芽期、开拓期和兴盛期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关注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在国家强有力的财政支持下,加强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及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采取以政府主导,依托发展项目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地开发关注儿童生活技能的课程内容,通过丰富师资结构,提高整体素质来促进弱势群体学前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的实现。学习和借鉴印度非正规学前教育的特点,对我国弱势儿童群体学前教育机会的实现和学前教育的整体发展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印度 非正规学前教育 启示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非正规学前教育以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为出发点,依托社区资源,由政府、非政府或个人发起,因地制宜地为0-6岁儿童有选择地提供学习形式和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帮助教育对象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形成一定的态度和价值观。印度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其0-6岁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桂平;张丽锦;;动态测验在弱势儿童评估中的应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彦椿 韩小勇;弱势儿童不会被“弱视”[N];平凉日报;2005年
2 彭卫平;做好弱势儿童救助工作[N];中国社会报;2002年
3 戴瑞君 张凡;专家学者研讨弱势儿童的权利保护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盖笑松邋杨兆山;和谐社会中的弱势儿童补偿教育问题[N];光明日报;2007年
5 市妇联;关注弱势儿童群体 促进社会和谐[N];承德日报;2008年
6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盖笑松 杨兆山;弱势儿童补偿教育问题探析[N];中国人口报;2008年
7 记者 陈敏;虎林市妇联为弱势儿童送温暖[N];鸡西日报;2008年
8 项铮;关注儿童 关注人类明天[N];科技日报;2004年
9 董建国;高度重视弱势儿童救助问题[N];中国老年报;2010年
10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 海飞;谁来关心弱势儿童阅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岳睿;论弱势儿童的特殊保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郭瑞茹;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弱势儿童教育问题田野调查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晨;福利多元主义下我国弱势儿童的福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10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910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