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项目管理论文 >

建设项目劳务供求三方合作模式的分析及对策——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架子队组织模式为例

发布时间:2017-09-26 20:12

  本文关键词:建设项目劳务供求三方合作模式的分析及对策——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架子队组织模式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架子队 动态博弈 劳务供求 项目管理


【摘要】:架子队经证实是一种适合我国目前高速铁路建设高要求的新型施工组织模式,较之传统的劳务分包模式在工程质量、安全、劳务人员管理等方面更加可控。但劳务公司无法提供充足的优质劳务成为其发展和推广的瓶颈。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劳务公司、地方政府这三个劳务供求的主要利益相关方能否实现合作共赢进行动态博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三者的利益是互相促进的,只要信息流转顺畅便可以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架子队 动态博弈 劳务供求 项目管理
【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及风险控制技术研究”(2008Z01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0XS41)
【分类号】:F28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工程建设行业的劳务用工方式一直随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不断衍化。但实践证明传统的工程分包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这种模式催生了一个称为“包工头”的群体,极大的增加了项目的质量风险。“包工头”组织农民工成立工程队从施工企业获得工程分包进行施工,但这些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管百海;;大型施工企业通过建立劳务公司,实现“两层分离”的探讨[J];铁道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志军;建筑施工劳务分包企业管理机制及发展战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杨翠;农民工劳务派遣模式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官庆;工程设计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3年02期

2 项勇,陶学明;基于寻租理论的工程监理博弈行为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万可,汤卫君;头垄断厂家产品定价中的博弈论问题———兼评我国彩电行业价格大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廖楚晖,薛刚;关于税收腐败有关问题的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峥;银行惜贷的根源:激励与约束的不对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陈晓昱,周敬华,朱道才;会计信息披露政策选择的博弈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李传军;;企业间产品创新多维博弈模型及其分析[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9 姚佐文;风险资本家与风险企业家之间的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曹丽;关于我国企业家声誉机制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委托代理模型下国有煤矿经理激励机制设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三(女牙);刘震宇;苏钟人;王红卫;;基于Agent一对一协商的稳定性研究[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邹璇;;不确定条件下区域间合作研发与独立研发的策略选择[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惠峗;刘阳;;高校科研团队激励模型及策略分析[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蕙馨;冯文娜;;中间性组织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及有效规模研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高瑞霞;白凤领;白江征;;博弈论在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工作中的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7 谭绍鹏;隆重;;关于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选聘中的委托-代理分析[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C];2006年

8 尹秋菊;;基于信号博弈GA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吴浩然;张强;;VMI方式下供应链利润分配的博弈分析[A];全国第九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肖卫;刘亦红;;基于社会资本治理“公地悲剧”的KMRW声誉博弈解释——来自梅峰村集体资源利用的实证[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开位;企业经营者知识资本价值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2 朱庆华;面向区域农副产品资源配置的博弈论及相关理论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3 王来生;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侯云先;幼稚产业保护关税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5 郑四渭;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01年

6 李义超;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8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9 李慕春;股指期货市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10 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燕;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流通问题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郭蓓;我国外贸代理制推行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3 杨敏利;我国电力电子技术产业化模式选择与战略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4 唐和平;职业经理道德风险控制——业绩评价与报酬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5 陈瑶;股票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D];暨南大学;2000年

6 阮建中;澳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傅晓初;关于企业形象的企业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8 方颖;风险投资退出问题探讨[D];暨南大学;2000年

9 刘涛;我国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陈秋伟;试论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及对策[D];暨南大学;200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娟;建设工程分包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罗能钧,张永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装;2005年03期

3 吴杰,刘伊生;我国建筑企业现状及发展策略[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4 战松涛;冯明宇;;层次分析方法(AHP)在劳务分包单位选择中的实例应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5 刘浪,黄华华;从FIDIC的分包体系谈我国建筑市场的分包管理[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邓铁军;贺志军;邓世维;;基于成本与效益分析的劳务企业运行机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6期

7 庞文;都市农民工的权益侵害与保护——武汉市农民工权益现状的调查报告[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8 朱方伟,武春友;基于员工忠诚度的在职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高洁,盛昭瀚;发电侧电力市场竞价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4年03期

10 罗华荣;当前农民工就业权益保障问题[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立;国际工程分包合同管理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范珉;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解决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3 曾涵;人文关怀视野中的农民工权益法制保障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4 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许杏彬;论我国农民工权益法律保障[D];湖南大学;2004年

6 李永生;我国农民工劳动力市场三方机制构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刘冬梅;进城农民工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金睿;基于专业分包的总分包合同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传林;何磊;;退耕还林:农户、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关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2期

2 孙宝俊;;农户联保贷款中各参与方的博弈行为分析[J];市场论坛;2010年01期

3 杨昌昊;桂宏新;;电信运营商与SP/CP间增值业务收敛性定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蒋蓉华;王娜;;幼稚战略产业保护动态博弈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8期

5 张建斌;鲍新中;;集团公司财务预算控制的动态博弈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12期

6 杨松;王钦俞;刘杨晋杰;;铁路工程项目实行架子队管理模式探索与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0年02期

7 蔡建湖;黄卫来;周根贵;;多零售商竞争环境下季节性商品订购策略研究[J];管理学报;2010年07期

8 何党辉;;公路工程架子队管理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0年16期

9 曾武;;动态寡头市场博弈条件下以价格为决策内容的均衡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7期

10 傅宝艳;;架子队管理模式在铁路施工企业之中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臧兴兵;沈红;;生源地助学贷款运行机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韩双江;何雪峰;李大帅;;三阶段动态博弈下的财务监理模式优化路径探讨[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焦燕莉;戈猛;;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心理契约动态模型[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Computer Science (PPSCS 2010)[C];2010年

4 唐波;高建中;;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我国碳汇市场多主体动态博弈仿真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2010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Volume 6)[C];2010年

5 李雅茹;章恒全;朱金鑫;;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博弈分析[A];Proceedings of 2010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Technology and Training(Volume 4)[C];2010年

6 胡光俊;朱平;;基于动态博弈的木马检测策略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7 周耿;王全胜;;网上交易的信誉与保障标记机制:以淘宝网为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8 于海东;田启华;吴昌林;唐文惠;;金融创新微观动机和监管的匹配机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杏芬;;会计准则、会计职业判断与会计监管效果[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洁;梁嘉骅;魏方欣;;市场竞争的复杂性:突变与共生[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建斌 范庆华;跨国公司并购国企之动态博弈及陷阱分析[N];首都建设报;2009年

2 香港城市大学亚太经济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 黄启添;一场美妙的动态博弈[N];国际商报;2009年

3 湖北省钟祥市环保局 刘民银 乔薇;排污费核定中的博弈[N];中国环境报;2008年

4 彭德倩;稳了“大门”愁“小门”[N];解放日报;2008年

5 今日投资;3G板块再度引起关注[N];证券时报;2007年

6 温跃邋朱锋 李国斌;如何构建中小企业信用体系[N];金融时报;2007年

7 何强;“老谋深算”的学问[N];中国邮政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李宇;新股发行:效率优先 勿忘公平[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陈姗姗;新年度铁矿石谈判:从静态博弈到动态博弈[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毕舸;不是不愿交费,而是要交得明白[N];检察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平;太阳能居住建筑采暖系统优化决策及市场化推广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2 蔡玲如;环境污染监督博弈的动态性分析与控制策略[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洪必纲;公共物品供给中的租及寻租博弈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蒋樟生;基于知识转移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稳定性分析及判断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5 何龙飞;基于协调机制设计的不同链结构供应网络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李沛;用户自私行为对网络性能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刁新军;移动商务环境下服务产品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刘恒军;网络型产业动态竞争理论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马凯;中国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市场演化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10 辛宝贵;一类层递附生型供应链产量博弈模型及其复杂动力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一帆;分权、政治制度和经济绩效[D];浙江大学;2010年

2 张晓;认知无线电网络中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共享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三英;基于利益相关者动态博弈的秦俑博物馆旅游开发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陈国兵;政府与企业在废旧家电逆向物流的博弈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5 高连芝;博弈视角下的金融创新[D];河南大学;2010年

6 郭炜;基于异质性人力资本的高新技术企业合约设计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7 王敬文;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博弈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8 刘颖;基于博弈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韦伟;CDMA系统功率控制技术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朱倩;基于博弈论的企业供应链管理[D];长安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25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925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