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etfilter框架的流量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04:14
				
				
				
				
				本文关键词:基于Netfilter框架的流量控制技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inux操作系统 Netfilter框架 流量识别 流量控制 网络管理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业务种类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网络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大量P2P业务的出现对传统网络尽力而为的服务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网络购物、邮件传输、浏览新闻等传统业务不能正常运行,严重影响了用户的网络体验。为了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在有限的带宽基础上能够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本文以中小型企业网络管理为切入点,以“方便易用,高性价比”为原则,通过对Linux操作系统流量识别技术和流量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Netfilter框架的网络流量控制原型系统,通过实际测试环境表明,所设计的原型系统能有效提高中小型企业网络服务质量。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有:第一,研究了Netfilter框架内核网络处理模块的原理及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Linux操作系统Netfilter框架的网络流量控制系统模型及设计方案。第二,在Netfilter框架的基础上,为流量控制系统选择了一种基于Mangle表Forward链的数据包标记方法,实现了对进出流量控制系统转发数据包的准确标记。第三,在Linux内核原有流量控制排队算法HTB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HTB+SFQ排队算法的四层树流量控制机制,该机制不仅实现了对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类型网络流量的保证带宽、最大带宽和借用带宽的有效控制,而且有效避免了网络业务类别内部单一连接对带宽的持续占用。第四,以Linux操作系统2.6.32内核和X86-64硬件平台为基础,依据所设计的功能模块和流量控制策略,实现了基于GTK+/Glade图形化界面的网络流量控制原型系统。最后,对流量控制原型系统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验证了所设计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所设计的流量控制原型系统所有功能实现均基于开源软件,使系统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关键词】:Linux操作系统 Netfilter框架 流量识别 流量控制 网络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第一章 绪论7-12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7-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0
 - 1.3 论文主要工作10
 - 1.4 论文组织结构10-12
 - 第二章 Linux流量识别和控制技术12-31
 - 2.1 Linux流量识别技术12-23
 - 2.1.1 Netfilter框架及其工作原理12-16
 - 2.1.2 内核配置工具Iptables16-19
 - 2.1.3 七层应用识别L7-Filter19-21
 - 2.1.4 连接跟踪Nf_conntrack21-23
 - 2.2 Linux流量控制技术23-30
 - 2.2.1 Linux内核流量控制的基本结构23-25
 - 2.2.2 Linux内核流量控制实现原理25-27
 - 2.2.3 Linux流量控制用户工具TC27-28
 - 2.2.4 HTB排队策略28-29
 - 2.2.5 fw及u32过滤准则29-30
 - 2.3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流量控制系统的设计31-44
 - 3.1 流量控制系统的网络部署31
 - 3.2 流量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31-33
 - 3.3 流量控制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33-43
 - 3.3.1 流量识别模块设计33-36
 - 3.3.2 流量控制模块设计36-40
 - 3.3.3 流量监测模块设计40-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 流量控制系统的实现44-53
 - 4.1 系统平台搭建44-46
 - 4.1.1 硬件平台搭建44-45
 - 4.1.2 软件平台搭建45-46
 - 4.2 系统关键数据结构46-48
 - 4.3 系统初始化流程48-50
 - 4.4 功能模块的实现50-52
 - 4.4.1 图形化界面实现50-51
 - 4.4.2 流量识别模块实现51
 - 4.4.3 流量控制模块实现51-52
 - 4.4.4 流量监测模块实现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流量控制系统的测试53-62
 - 5.1 测试环境与内容53-54
 - 5.2 测试过程54-60
 - 5.2.1 功能测试54-57
 - 5.2.2 性能测试57-60
 - 5.3 测试结论60-61
 - 5.4 本章小结61-62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2-64
 - 6.1 总结62-63
 - 6.2 展望63-64
 - 致谢64-65
 - 参考文献65-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段美霞;张蕊;;透子网网络吞吐量测试设计[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2 曾振平;汪秉文;戴志诚;;因特网拥塞控制的稳定性、公平性和可扩展性[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4期
3 鲁刚;张宏莉;叶麟;;P2P流量识别[J];软件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良梁;基于Netfilter框架的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104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1040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