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最大化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最大化问题研究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及智能终端的普及给社交网络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挖掘出了社交网络的最大价值。社交网络中节点的信息传播能力度量成为研究社交网络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该研究主要应用于商业中的病毒式营销和最新的O2O电子商务模式,病毒式营销方式的目的是在付出最小营销成本的同时获取到尽可能多的商业回报。是要寻找一个影响力最大的初始集合使得所付出代价最小而信息在该社会网络中传播最广泛;O2O模式是将线下商务的机会与互联网结合在了一起,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通过这种模式,线下服务就可以用线上来揽客,消费者可以用线上来筛选服务,成交可以在线结算,从而可以很快达到规模。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和完善,移动社交网络也表现出了新的特性,传统的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最大化算法不能满足这些特性,这种情况下,结合移动社交网络的新特性提出新的信息传播最大化算法,或者根据这些特性改进现有的信息传播最大化算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移动社交网络 微信 公众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9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9-10
- 1.2 研究现状分析10-13
- 1.3 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13-16
- 1.4 本章小结16-17
- 第二章 微信与微信公众号17-29
- 2.1 微信及其发展过程17-24
- 2.1.1 微信17-20
- 2.1.2 微信的发展过程20-24
- 2.2 微信的传播模式与特点24-25
- 2.2.1 微信传播特点24-25
- 2.2.2 微信传播模式25
- 2.3 微信公众平台25-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测试网络平台的搭建29-41
- 3.1 公众号的申请与后台建设29-37
- 3.1.1 公众号的申请29-30
- 3.1.2 公众号的开发30-37
- 3.2 公众号的推广(节点的添加)37-38
- 3.3 公众平台的维护38-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第四章 信息传播模型与算法41-47
- 4.1 信息传播模型41-42
- 4.2 贪心算法42-44
- 4.3 启发式算法Max Degree算法44-45
- 4.4 Nearby first算法45-46
- 4.5 本章小结46-47
- 第五章 传播效果的测试与分析47-57
- 5.1 算法的测试方法47
- 5.2 节点数据收集、分析、处理47-51
- 5.2.1 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7-49
- 5.2.2 通过粉丝互动获得的节点具体数据的收集分析与处理49-51
- 5.3 算法传播效果测试51-53
- 5.4 实验结果分析53-56
- 5.5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7-59
- 6.1 总结57
- 6.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57-59
- 参考文献59-61
- 致谢61-63
- 附录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林容;;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J];新闻界;2010年05期
2 陈琛;沙昊;;社交网络的开放融合图谱[J];通信世界;2010年48期
3 杨宇良;;网络让我们更远还是更近[J];互联网天地;2011年01期
4 陈昱;;社交网络革命与国家安全关系[J];情报杂志;2011年S2期
5 劳伦·考克斯;;请在工作时更新你的状态[J];科技创业;2011年05期
6 斯蒂芬·卡斯;;在线社区能否解决隐私问题[J];科技创业;2011年08期
7 陈云鹏;;电子商务引领社交网络走进2.0时代[J];上海信息化;2012年01期
8 马文刚;;智慧的物联社交网络[J];上海信息化;2012年03期
9 朱乾龙;张倩;杜娟;;我国社交网络繁荣背后面临深层次问题困扰[J];世界电信;2012年06期
10 刘华;;社交网络的融合之路[J];软件工程师;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云龙;李艳兵;;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预测与关系强度研究[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2 宫广宇;李开军;;对社交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分析和思考——以人人网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3 杨子鹏;乔丽娟;王梦思;杨雪迎;孟子冰;张禹;;社交网络与大学生焦虑缓解[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4 毕雪梅;;体育虚拟社区中的体育社交网络解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5 杜p,
本文编号:1028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28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