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域传送网工程方案设计
本文关键词:某城域传送网工程方案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城域传送网 OTN PTN SDH 网络架构 承载技术
【摘要】:互联网业务的剧烈增长促进了各种业务和业务网络的发展,未来业务的发展需要一个大容量、IP化、高安全性、灵活的传送和承载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集团客户、家庭宽带等的发展,都要求迅速提升传送网的传送能力和保障能力。为保证传送网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投资的有效性,根据业务需求和传送网结构特点,必须贯彻“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思想,总体考虑传送网的布局和架构,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适度超前,并对现网进行大规模优化,成为未来业务和网络发展的基础。作为各种业务网的基本承载平台,移动城域传送网需要传送多种业务如2G、3G、4G、WLAN、集团客户、家庭宽带等。由于现阶段专线及宽带数据和互联网业务需求的迅猛增长,尤其是4G业务的高速发展,对原有传输网络的承载能力的要求变得更高,移动目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加快城域传输网的建设,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通信能力。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推动了IP数据业务的迅猛增长,传送网络的技术进步必须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目前,移动已经形成了SDH/PTN/OTN系统共存的局面,PTN和OTN将成为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传送网主要的承载技术和传送手段,但PTN网络因建网时间短,仍然存在覆盖不足、成环率低等问题,在城域网建设过程中,需加大力度进行PTN网络的延伸覆盖并不断优化其网络结构,以适应未来业务的不断发展。综上所述,城域传送网进一步建设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网络的传送容量,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传送质量,还可以增强对网络的管理,降低网络的运行成本,从而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地位。本设计方案的条件充分,对发展全省各地市移动通信业务进而促进全省的经济和信息化的发展都是十分可行和必要的。本设计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状况下,采用先进通信技术,解决了网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论证,认为城域传送网一期工程项目的方案符合移动城域传送网建设与发展的要求,使电路调度、网路组织更加灵活以及安全可靠。同时,传输系统容量增大可满足各业务网络的发展需要,即满足了社会需求又为企业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域传送网 OTN PTN SDH 网络架构 承载技术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3
- 1.1 设计背景及意义9-10
- 1.2 设计现状10
- 1.3 论文内容及结构10-13
- 第2章 传送网现状13-23
- 2.1 城域传送网13-17
- 2.1.1 分组传送网14-15
- 2.1.2 光传送网15-17
- 2.1.3 同步数字体系17
- 2.2 光缆及管道17-19
- 2.3 城域传送网的网络架构和传输能力19-20
- 2.3.1 某市城域传送网OTN网络19
- 2.3.2 某市城域传送网PTN网络19
- 2.3.3 某市城域传送网SDH网络19-20
- 2.3.4 某市基站传送方式20
- 2.3.5 同步系统20
- 2.3.6 传送网网管系统20
- 2.4 某市传送网目前所存在的问题20-23
- 第3章 技术论证23-33
- 3.1 光缆建设技术23-24
- 3.1.1 光缆选型23
- 3.1.2 光缆路由选择原则23-24
- 3.1.3 光缆敷设方式24
- 3.2 管道建设技术24-25
- 3.3 传送系统25-31
- 3.3.1 DWDM传送系统指标25-27
- 3.3.2 PTN传送系统指标27-30
- 3.3.3 SDH系统指标30-31
- 3.4 设备制式31-33
- 第4章 城域传送网工程方案33-61
- 4.1 业务需求预测33-35
- 4.1.1 业务需求预测的基本原则33
- 4.1.2 业务预测方法33
- 4.1.3 业务预测33-35
- 4.2 传送网建设方案35-57
- 4.2.1 管道建设35-36
- 4.2.2 光缆建设36
- 4.2.3 设备组网36-57
- 4.3 工程规模57-59
- 4.4 工程建设方案条件59-61
- 4.4.1 设备供应59
- 4.4.2 基站机房装机条件59
- 4.4.3 主节点机房装机条件59-61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1-63
- 5.1 本文总结61-62
- 5.2 本文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作者简介67-68
- 致谢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锦华;发展宽带城域传送网的技术选择[J];江西通信科技;2003年02期
2 周小磁;城域传送网设备技术发展及要求[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年07期
3 张海懿;城域传送网发展中面临的问题[J];电信网技术;2004年07期
4 张成良;城域传送网的组网策略[J];通信世界;2002年16期
5 张成良;城域传送网技术与组网策略[J];信息系统工程;2002年05期
6 张成良;传送网又一轮的竞争重点——城域传送网[J];电信技术;2003年01期
7 谢桂月;城域传送网的设计应考虑的若干问题[J];广东通信技术;2003年03期
8 刘涛;城域传送网技术的新发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04年02期
9 刘占霞;城域传送网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J];电信技术;2004年08期
10 王星;乌鲁木齐城域传送网发展之路[J];电信技术;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淦莉;宁帆;;宽带城域传送网技术的保护机制分析[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顾荣生;张晓荣;薛明;;城域传送网的安全保护[A];河南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王应波;;城域传送网中低阶交叉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案[A];2008年中国通信学会无线及移动通信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习建华;;用OTN构建宽带城域传送网[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卢超;;城域传送网PTN DXC系统保护方式研究[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汪莉君;陈君;;全业务城域传送目标网发展策略分析[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怎样设计城域传送网建设策略[N];人民邮电;2005年
2 庄少文;中兴通讯中标城域传送网工程[N];证券日报;2003年
3 顾;中兴中标北方电信城域传送网[N];计算机世界;2003年
4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 张海懿;如何面对城域传送网发展中的问题[N];人民邮电;2005年
5 张晔;城域传送网的四个发展历程[N];人民邮电;2003年
6 张晔;城域传送网的四个发展历程[N];人民邮电;2003年
7 杨志杰;城域传送网存在五大需求[N];通信产业报;2009年
8 ;城域传送网构筑业务发展坚实基础[N];人民邮电;2004年
9 ;城域传送网:为数据业务而优化[N];人民邮电;2004年
10 达涌;为整个网络转型“谋篇布局”[N];人民邮电;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晖;城域传送网设计与优化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吴祖康;城域传送网滚动规划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曹济娴;PTN技术在连云港移动4G传输网中应用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4 田洋;某移动公司在大数据时代PTN和OTN网络规划与建设[D];吉林大学;2016年
5 王宇;某城域传送网工程方案设计[D];吉林大学;2016年
6 黄佳;基于网络安全技术的城域传送网安全评估体系研究与实现[D];中南大学;2009年
7 王亚辉;全业务运营模式下城域传送网建设方案设计[D];西北大学;2010年
8 徐宝荣;城域传送网建设与优化思路探讨[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9 曹立晨;面向全IP化的城域传送网建设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赵彩云;洛阳移动城域传送网优化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9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089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