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
【摘要】: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概念和主要应用,综述了日本、韩国、美国、欧洲及我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发展趋势。
【作者单位】: 黑龙江省公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分公司;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G 发展趋势
【分类号】:TN929.5;TP393.01
【正文快照】: 1概述移动互联网是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它在广义上指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本、笔记本等移动终端,通过移动网络获取移动通信网络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在狭义上指用户使用手机终端,通过移动网络浏览互联网网站和手机网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山;;3G时代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4期
2 魏亮;伍国锐;;移动互联网安全探讨[J];现代电信科技;2009年04期
3 闵栋;刘东明;;移动微博客业务标准化研究[J];电信网技术;2011年04期
4 闵栋;;3G时代移动微博客业务及其标准化浅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5 邹乃峰;廖名华;;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趋势浅析[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年04期
6 李正豪;;“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之业务分会场2 Mashup将丰富移动互联网业务品种[J];通信世界;2007年47期
7 向文杰;;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电信技术;2009年01期
8 易振宁;;国内运营商移动互联网业务合作模式探讨[J];通信与信息技术;2011年04期
9 侯晶晶,李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主要无线技术[J];现代电子技术;2001年12期
10 蒋璇;中国电信3G商用移动系统技术评估原则[J];广东通信技术;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明辉;林健;夏靖波;;基于3G技术的地空数据链组网建设构想[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罗锐;范平志;;无线信道特性与3G网络协议设计[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赵霖;尚玉金;;3G移动通信技术在装甲兵战术互联网中的应用[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信息化与社会发展学术讨论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尚笑彬;樊磊;王洪海;王智森;;利用小灵通站址及室外系统提高3G覆盖的研究[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振宇;陈金鹰;;传感网及3G新商机[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海昌;;WiMAX及其与3G的对比[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王健;;3G传输网建设思路[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C];2006年
8 陈泽萍;;3GPP规范到相关射频接收指标分析[A];2003'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亮;;基于CW测试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传播模型校正[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明强;;软交换技术在3G核心网络中的应用[A];黑龙江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磊;打造用户的3G生活[N];通信产业报;2011年
2 中国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员 侯自强;Femtocell进入家庭的门槛[N];通信产业报;2008年
3 ;NEC推进HSDPA全球商用化进程[N];中国电子报;2006年
4 ;NECNB-88抢占3G基站新高点[N];人民邮电;2006年
5 记者 马斌;国内3G研发步伐加快[N];人民邮电;2000年
6 本报记者 孟伟松;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副所长胡坚波:网优技术挖掘无线资源最大潜力[N];人民邮电;2010年
7 ;诺基亚HSPA:万事俱备,一触即发[N];中国电子报;2006年
8 正子;朗讯披露扩大3G容量及覆盖范围的全新途径[N];通信产业报;2001年
9 闫 安;五步走 数字化解读 TD - SCDMA[N];通信产业报;2004年
10 ;移动互联伴随生活每一天[N];人民邮电;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申;面向3G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框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熊永华;基于TCP的实时流媒体自适应传输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李海涛;AKA协议分析建模与防御策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秋茂;3G系统PoC业务会话管理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2 张晔;基于3G网络IMS的PoC业务组和发言权研究与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3 秦玉臻;移动位置服务发展及3G时代发展策略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王占龙;基于软交换的3G与无线局域网的互通[D];四川大学;2005年
5 陈阳;3G时代传输网的构建[D];长春理工大学;2006年
6 许良翮;EVDO-WiFi无线路由器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赵宇鲁;3G组网及软交换技术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7年
8 张晓奕;2G向3G演进中的核心网架构和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吕欣荣;软交换NGN网络实施方案评价与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倪尔国;重庆联通城域网建设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95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129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