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怎样盈利_《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 2012年
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研究
彭欢
【摘要】:互联网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庞大的扁平化世界,移动互联网则让每一个人成为世界的“中心”。移动互联网将信息的接受和发送都通过与人日夜为伴的移动设备完成,信息被聚合成数量更少,布局更清晰,以人为核心的信息集,这种改变无疑是革命性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已到来,本文所进行的研究亦起源于此。 本研究首先从移动互联网的定义和内涵入手,从文化的角度对移动互联网进行阐释。移动互联网既是互联网的延伸和“移动化”,也是体验互联网的一种新模式,同时也代表着它所塑造的一种生活形态。论文归纳了移动互联网作为新媒介的特性——移动性、即时性和无缝与碎片化,并分别从媒介的硬件方面(移动性)、信息传播方面(即时性)以及媒介文化方面(无缝与碎片化)对移动互联网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论文第二部分为针对移动互联网受众而进行的“使用与满足”研究,笔者采取了问卷调查与民族志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证数据与理论阐释并重。问卷调查部分将网上调查与多地实地问卷调查相结合,分别对不同性别、职业、年龄、教育程度、收入的人群进行了分类调查,以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态度,并得出如下结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性别差异较大;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使用情况差别较大,且总是能呈现出与年龄增长的正负相关情况;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群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度越低;高收入人群对移动互联网依赖性相对较低;私营业主的使用情况表现出了与其他职业较大的差异性。 论文随后讨论技术与需求以及社会与需求之间的关系问题,分析受众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需求是否真实存在,还是仅仅被“技术”所引导,又或是因媒介的夸大而被“时尚”所误导。论文采用创新扩散理论,提出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受众需求的满足,受众对于技术的接受也存在不同的状态。而与此同时,需求总是消费主义所倡导的对象,媒介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推波助澜。以“苹果”手机为例,一方面,它代表最为尖端的通讯技术,确实满足了受众的某些需求;另一方面,它也成了时尚的代名词和消费的对象。“苹果”神话的建构与流行值得我们深思。 论文也同时关注了移动互联网对受众生理、隐私乃至思维方式“碎片化”的消极影响,并且通过对移动互联网的先驱日本的分析,提供了有益的发展思路和合理化建议:加快相关法律政策的制定,加大监管力度;确立运营商在移动互联网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着力深入发掘移动互联网优势,开发非替代性产品;注重建设和谐的移动互联网文化。 最后,本研究得出结论:首先,清晰认识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是基本前提,全面把握各方的角色定位和能力局限,厘清其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和主导力量则是当务之急;其次,受众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核心要点,互联网时期的主动型受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发生了质的变化,经历过互联网将近20年的发展,受众如今已更为成熟、清醒、独立和理性;再次,国外的经验虽能给予我们一定的参考,但是我国的发展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一位参与者、研究者都需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力求把握现象之下的本质;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在政策层面进行更为全面的调控和引导,以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移动互联网文化。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20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安民;;从电信运营商角度审视移动互联网的本质、趋势和对策[J];电信科学;2011年01期
2 司峥鸣;朱懋;;大学生手机增值服务的消费价值分析[J];当代传播;2011年01期
3 吕文龙;;位置服务2.0跃进[J];互联网周刊;2010年16期
4 何菲;;贝多:LBS生存法则[J];IT经理世界;2010年18期
5 何宝宏;;从固定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J];信息通信技术;2010年04期
6 刘东明;;移动互联网发展分析[J];信息通信技术;2010年04期
7 程士安;陈思;;基于地理位置服务(LBS)技术平台的传播规律——以“街旁”为例解读技术赋予信息分享的新权力[J];新闻大学;2010年04期
8 肖荣春;白金龙;;移动的自留地:知识青年、新媒介赋权、场景生产与媒介素养——以大学生的新媒介使用实践为观察[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年01期
9 宋小卫;谈谈我国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中的性别差异[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5年02期
10 宋维;;浅析移动互联网[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恒文;;批判维度和重建维度的统一——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2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孙显元;;论创新——兼论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理论[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虹;;西方现代童话中的成长仪式原型及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孙薇;;时尚杂志消费主义倾向的符号学阐释[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李明毫;;“情感真人秀”类型电视栏目的兴起及发展进路[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叶甲生;;略论中国网络版权立法的现状及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蓓蓓;;结构与圈层:媒介文化视域中流动的“话语空间”——从“黄山门”事件进展引发的思考[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廷信;;试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曹国新;;旅游软实力:旅游业本土意识与国际营销的理论基础[A];中国旅游评论2011[C];2011年
5 秦国柱;;论移动数字时代广东社会管理的挑战与契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王永盛;;传统出版业应如何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挑战[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斌;;网络民主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胡毅;张京祥;;城市空间的文化生产——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视角[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陶韬;来嘉隆;;消费社会背景下的城市设计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3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冯缨;中小企业电子商务采纳—实施—评价影响因素及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7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何东;论自觉误读[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10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转基因水稻”事件网络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堃;都市青年女性时尚消费中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赵明;消费社会背景下中国DM广告发展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思童;从受众探析中国纪录片发展范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陈欣跃;新时代的电视媒体影响力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敏;“功夫王”赛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8 丰义哲;国内网球专业期刊对上海大师杯赛报道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猛犸;;LBS寻找自己的足迹[J];21世纪商业评论;2010年07期
2 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年10期
3 吕文龙;;中国的Foursquare探险队[J];互联网周刊;2010年12期
4 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5 李元勤;;地理位置服务或催生下一个谷歌[J];数字通信;2010年03期
6 张开;媒体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J];现代传播;2003年01期
7 魏武挥;;Foursquare:社会化点评[J];新经济;2010年06期
8 鲍海波 ,杨洁 ,王喜严;象牙塔里看媒介——西安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J];新闻记者;2004年05期
9 刘佳;;上海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06年03期
10 罗巍;;基于位置服务的移动电子商务平台构建[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为DSM:迎接移动互联网变革挑战[J];通信世界;2010年47期
2 ;移动互联网与无线城市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J];信息技术;2009年03期
3 胡洋;;iPhone 3G竞争策略演变的启示[J];通讯世界;2008年09期
4 侯自强;;移动互联网:SP的未来之路[J];传媒;2007年10期
5 张燕玲;;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宏观环境分析[J];互联网天地;2008年11期
6 启言;;移动互联网牵手云计算[J];互联网周刊;2011年13期
7 邬雪艳;;移动互联网门槛变高 平台商话语权渐长[J];通信世界;2011年30期
8 介末;;IPv6距离我们还有多远[J];中国传媒科技;2007年04期
9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抢占移动互联网发展制高点[J];IT时代周刊;2009年01期
10 李学博;;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四大关键[J];通信世界;2009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彦;;移动互联网发展模式探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黄明科;王少杰;;移动互联网发展研究[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红梅;;移动互联网现状与趋势浅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李慧;李华;;移动互联网在快递服务中的应用[A];2012中国快递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郑宏剑;郑大永;;经营好移动互联网 助运营商转型——创新引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举措[A];四川省通信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孙泽锋;;移动互联网发展技术与安全分析[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7 赵川江;;浅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渠道的作用[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8 徐小雷;;面向下一代网络的移动互联网策略思考[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赵艳梅;朱晓燕;;转变运维模式,迎接移动互联网新挑战[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10 汪军;梁亮;;面向移动互联网的业务路由叠加网络[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信产业报记者 舒杰;[N];通信产业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黄鑫;[N];经济日报;2010年
3 赛迪顾问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中心 王海颍;[N];中国计算机报;2011年
4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晓晴;[N];深圳特区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林琳;[N];通信信息报;2011年
6 记者 郎晓黎;[N];通信产业报;2008年
7 高骥远;[N];通信信息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军梅;[N];中国质量报;2008年
9 张彤;[N];网络世界;2007年
10 综合;[N];经理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伟;移动互联网路由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2 李高广;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裴珂;移动计算网络中IP移动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4 王艳;基于生态学的运营商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5 吴茜;移动互联网的组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6 张晖;移动互联网的组播切换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7 曲昭伟;基于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客户的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8 徐艳;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3年
9 张永晖;基于用户行为的下一代移动互联网络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赵刚;移动互联网上自适应多媒体传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温泉;WAP页面转换的实现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张艺熙;创毅视讯公司营销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宏星;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4 闫亚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大容量党建信息服务平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路菡;消费者选择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魏平洋;移动互联网中组播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周晓燕;移动I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8 程安科;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移动互联网产业盈利及利益协调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9 郑桂凤;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行为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车文;移动互联网盈利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使用与满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43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3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