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衰减扩散的可控BGP协议攻击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衰减扩散的可控BGP协议攻击研究 出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协议攻击 CXPST算法 BGP 衰减扩散 可控
【摘要】:2011年出现的CXPST攻击算法能够对运行BGP协议的骨干路由器发起大规模的拒绝服务攻击。针对该算法攻击范围和攻击过程均不可控的现状,通过对骨干网络拓扑结构和BGP协议数据扩散路径的建模分析,提出基于衰减扩散的可控BGP协议的攻击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按衰减扩散的攻击策略,可以实现对局部区域的可控CXPST攻击。
[Abstract]:In 2011, the CXPST attack algorithm can launch a large-scale denial of service attack on the backbone router running BGP protocol, aiming at the situation that the attack range and attack process of the algorithm are not controllable. By modeling and analyzing the topology of backbone network and the data diffusion path of BGP protocol, the attack algorithm of controllable BGP protocol based on attenuation diffusion is propos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ttack strategy is based on attenuation diffusion. A controllable CXPST attack on a local area can be implemented.
【作者单位】: 柳州市委党校;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0引言2011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Max Schuhard首次提出了针对路由器BGP协议的CXPST攻击算法[1]。CXPST攻击算法一经提出即受到广泛关注,因为这种攻击算法原理是运用运行BGP协议的骨干路由器之间数据包更新的原理开展攻击。由于BGP协议是目前骨干路由器中运行的最为典型的一种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洪君;于晓鹏;孙文喜;杨丽君;;一种BGP路由振荡解决方案[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张春宏,曲荣欣,高远;基于消除竞争环的路由策略冲突检测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02期
3 杨国强;窦文华;;一种计算因特网AS拓扑的最短路径的快速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11期
4 胡湘江;朱培栋;龚正虎;;域间路由协议BGP安全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09期
5 赵金晶;朱培栋;周丽涛;;域间路由协议BGP收敛时间的定量分析及预测[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09期
6 李琦;吴建平;徐明伟;徐恪;张新文;;自治系统间的安全路由协议GesBGP[J];计算机学报;2009年03期
7 季莉;;边界网关协议BGP安全性的分析与加强[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7年03期
8 胡湘江;朱培栋;龚正虎;银伟;;一种新的域间路由系统信任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25期
9 侯春雨,朱珂,王X;Internet域间路由振荡问题分析与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6期
10 王俊强;毛羽刚;朱培栋;;域间路由协议前缀劫持行为模拟与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军,王洪君,张春宏,高远;区分自治系统关系的域间路由体系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5期
2 胡宁;邹鹏;朱培栋;;域间路由协同管理机制及其应用[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年08期
3 张卫国;尹霞;吴建平;;一种基于AS关系的路径多样性计算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年01期
4 党群,曲荣欣,党诚;一种确定路由策略冲突级别的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4年21期
5 曲荣欣;张春宏;高远;;基于安全配置准则的路由策略冲突级别的确定[J];计算机工程;2006年11期
6 胡宁;姚蒂;朱培栋;;域间路由策略的协同管理问题[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8年06期
7 谭晶;罗军舟;李伟;于枫;;基于可信度的域间路由机制[J];计算机学报;2010年09期
8 李兆斌;康志荣;池亚平;方勇;;基于AS联盟与信誉机制的域间安全路由协议[J];计算机工程;2012年14期
9 蒋骏午;于晨洋;张力;金艳云;马忠元;;路由重分发中次优路径的解决方案[J];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庞玲;;基于CXPST攻击算法的BGP协议安全性分析[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2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宁;基于协同的域间路由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邓文平;域间路由安全性与健壮性关键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胡湘江;域间路由系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4 杨波;基于公钥自证明路由通告验证的IP前缀劫持防范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5 赵宸;安全域间路由协议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胜强;PIM-SM协议并行化处理技术及路由稳定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周贵鲁;OSPF协议中ISPF算法及其实现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陈浩然;域间路由协议BGP内容安全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周晨;路由协议中密钥管理协议(RPKMP)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项朝君;MPLS/VPN技术在DCN网络中的应用[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6 金楠;异构数据复制的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6年
7 康志荣;基于行为和身份可信的安全域间路由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冯建辉;代理移动IPv6切换技术改进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9 韩挺;基于行为可信的安全OSPF协议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显达;防范前缀劫持的BGP安全机制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于晓鹏;王洪君;;基于AS关系的BGP无效路由检测[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年04期
2 徐恪,熊勇强,吴建平;边界网关协议BGP-4的安全扩展[J];电子学报;2002年02期
3 张国强;张国清;;基于回溯机制的互联网AS拓扑的Betweenness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10期
4 李强;颜浩;陈克非;;安全多方计算协议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科学;2003年08期
5 刘欣;朱培栋;;互联网域间路由安全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5年24期
6 张宇,张宏莉,方滨兴;Internet拓扑建模综述[J];软件学报;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建军,朱培栋,卢泽新;边界网关协议BGP关键特征和性能分析[J];计算机应用;2001年09期
2 邹秀斌,蒋雄文,吴晓红,刘铁;在因特网上推导自治系统(AS)相互关系的启发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3期
3 姚素红;;路由协议漏洞的分析与防范措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飞;刘鑫标;文剑;唐婧;;一种通过BGP协议获取精确策略路由表的方法[J];福建电脑;2010年01期
5 陆俊秀;陈茂科;李星;;BGPSense:一种实时评估可达性的工具[J];中国教育网络;2008年Z1期
6 刘亚萍;龚正虎;;域间流量工程与域内流量工程的比较[J];计算机工程;2006年19期
7 王娜;张建辉;马海龙;汪斌强;;基于前缀分配路径长度的BGP源自治系统验证机制[J];电子学报;2009年10期
8 葛猛,赵保华;BGP-4协议一致性测试序列生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2期
9 翟鹏;李登道;毕经平;;基于AS关系的BGP路由策略验证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6年13期
10 徐鑫;吴静;高远;;一种带有路由反射的BGP路由预测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张建锋;蔡开裕;朱培栋;;基于前缀劫持的垃圾邮件攻击及其对策[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伟杰;蔡开裕;朱培栋;;域间路由系统合谋攻击及其对策[A];2006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一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杜韦;唐明靖;刘琳;姚绍文;;基于BGP的层次化P2P网络模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梁伟;毕经平;;Internet路由关联分析与监测系统设计[A];第五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周华春;蒋旭卉;刘颖;张宏科;;骨干网路由器控制平面攻击方法的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郝志宇;云晓春;张宏莉;;BGP协议模拟优化技术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7 刘小虎;顾乃杰;汪志亮;;Internet自治系统拓扑发现与可视化[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朱海龙;陈侃;任浩;朱培栋;;域间路由系统协同安全检测技术研究[A];第六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谢蓉;文一;;MPLS VPN的应用分析[A];湖北省通信学会、武汉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郑宁;IP Anycast+BGP 实战分析[N];计算机世界;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广斌;BGP路由稳定性建模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2 高蕾;面向多核多线程的BGP协议并行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赵宸;安全域间路由协议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王乐春;域间路由协议BGP-4健壮性测试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刘亚萍;基于流量平衡的BGP出口选择优化技术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徐鑫;域间路由的可预测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7 梁海英;基于MPLS跨域VPN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8 刘志辉;可信域间路由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胡湘江;域间路由系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李道丰;路由协议若干安全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然;域间路由协议BGP内容安全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宿晓丹;BGP路由配置文件检查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潘登;基于原因分析的BGP路由振荡抑制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陈功;BGP网络中监控与故障恢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黄洋;BGP协议收敛性算法研究及并行化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焕彦;域间路由协议BGP快速收敛机制的研究与原型实现[D];东北大学;2010年
7 徐显达;防范前缀劫持的BGP安全机制研究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侯成意;BGP协议收敛性研究与硬件加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慧;基于BGP-4协议一致性的健壮性有限状态机测试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南琳;BGP路由策略检查工具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08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408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