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虚拟到真实的社交网站界面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 界面设计 社交网站 O2O 以人为本 出处:《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摘要:社交网站从2002年-2012年经历了发展、兴盛、热潮三个阶段,社交网络使我们生活更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过度的依赖或者将社交局限于线上都是一些负面的不利因素。互联网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而存在的,本质是为人服务的,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社交网站也可以成为一种帮助真实社交的工具;另外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上来讲,随着用户需求不断增长,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越来越强,思想愈加开放,对社会和生活的探索欲也随之增长,虚拟到真实(从线上延伸到线下)的社交服务模式也将会随之而来。笔者以界面设计为切入点,试图为O2O (online to offline)社交网站更好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和策略。 020社交网站的用户行为主要是接受、创造信息数据和跟他人互动,界面作为人与机器进行交流的媒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网站用户的思考与行为,而把握用户的思考和行为是优化体验,提高用户粘性的有力保证,所以把握用户的思考和行为的认知规律对020社交网站用户界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用户界面的认知特性进行归纳分析,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了经验,当前环境,目标导向,信息结构,色彩,记忆这6个感知要素,进而得到优化界面的重要启示并总结这6个要素的对界面设计的影响效果和作用范围。论文的第二部分是对020社交网站界面设计研究,笔者通过访谈和调查分析网站用户行为从而得出需求,综合020社交需求和认知要素对界面设计的启示,提出满足用户020社交行为的基本交互设计框架,从用户界面的信息构建,交互框架,视觉设计这三个方面探索研究虚拟到现实的社交网站界面设计。本课题涉及心理学,设计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旨在提出一些参考建议,为推动虚拟到真实的社交网站发展尽微博之力,使社交网络立体化多元化发展,丰富我们的生活。
[Abstract]:Absrtact: from 2002 to 2012, social network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prosperity and upsurge. While social network makes our life more convenient, it also exposes some problems. Excessive dependence or limitation to social networking are some of the negative factors. The Internet exists as an advanced productivity, essentially serving peop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humanism".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can also be a tool for real social interaction; In addition, from the level of Maslow's demand, with the growing demand of users, the acceptance of the Internet is becoming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 thought is more open, and the desire to explore the society and life has also increased. Virtual to real (from online to offline) social service model will also follow. I take interface desig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O _ 2O online to onlin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020 social network user behavior is mainly to accept, create information data and interact with others, interface as a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people and machines, to a large extent, affect the website users' thinking and behavior. To grasp the user's thinking and behavior is to optimize the experience and to improve the user's stickiness,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rasp the user's thinking and behavior of the user interface of the 020 social network site. The first part of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ser interfa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experience, current environment, goal-oriented, information structure, color. Memory of these six perceptual elements. Then get the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of optimizing interface and summarize the influence effect and scope of the six elements on the interface design. The second part of the paper i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rface design of 020 social networking site.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user behavior through interviews and surveys to obtain the needs, synthesizing the inspiration of 020 social needs and cognitive elements to the interface design, and puts forward the basic interactive design framework to meet the user 020 social behavio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user interfac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teractive framework, visual design to explore the virtual to the reality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 interface design. This topic involves psychology, design, soci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help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irtual to real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to make social networks more diversified and to enrich our live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天彤;;论WEB网站注册表单的人性化设计策略[J];新闻世界;2011年08期
2 胡婧;;基于消费心理学的香水瓶设计[J];新闻世界;2012年03期
3 王平;杨君顺;高晋;;色彩心理学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轻工机械;2008年02期
4 左铁峰;;论产品造型设计的架构[J];齐鲁艺苑;2010年02期
5 牛玉军;;汽车设计中美学规律在设计要素中的应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24期
6 王丹;;酒吧设计中的光环境营造[J];青年文学家;2012年06期
7 刘红霞;杨雪;;基于认知心理学的图标认知交互过程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年07期
8 朱焰;杨君顺;;基于4R模式的设计管理执行力研究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6年11期
9 熊云飞;;基于缩放界面和VR的大型商场网站概念设计[J];商场现代化;2007年27期
10 王玲;李毅;;浅谈家电设计的家具化[J];商场现代化;2007年3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玉梅;;浅谈数字博物馆的体验设计[A];数字博物馆研究与实践(2009)[C];2010年
2 巩蕴斐;;社会理想与民生设计——从社会理想看民生设计[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3 周红宇;许开强;;关注生活探析设计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徐永成;徐俊;;现代产品艺术设计中心理学因素的影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李春富;吴磊;;科技展示创意产业之思维与方法研究[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祝帅;;中国当代设计批评的三个问题[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7 高岩;陶晋;洪华;;行动引导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8 昝学东;;产品设计中色彩形式语言的结构类型与应用[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9 张乐;;节日文化与网页界面设计更新刍议——以google和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网页界面为例[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10 王愉;黄婷;;软件界面设计中隐喻的分类研究[A];2013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征;数码交互艺术创作论[D];上海大学;2011年
2 吴志军;基于产品符号认知的创新设计过程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4 王震亚;基于感性工学的装载机人机系统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刘芳;网络地图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方良;产品的意义阐释及语意构建[D];东南大学;2004年
8 刘子川;“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D];东南大学;2005年
9 海军;现代设计的日常生活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孙菁;基于意象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鹏;关于设计中如何进行主动视觉思维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宇;设计管理:设计公司提升商业价值的管理之道[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常虹;数码产品设计中情感价值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吴亦昊;体验设计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洪;探析CD产品包装的概念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6 常海;交互设计中的控制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邵卡;老年人感知下的ATM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顾红清;震区学龄孤儿心理抚慰产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庞建军;3G移动电子商务平台用户界面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10 郑秋荣;通感在触屏手机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03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490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