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分布式遗传算法的P2P负载均衡方法
本文关键词: PP 负载均衡 虚拟节点 分布式 遗传算法 出处:《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3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采用Gossip协议,利用节点之间周期性的拓扑维护消息交换负载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遗传算法的负载均衡算法。在适应度的评估中,结合网络的物理拓扑,以最小化虚拟节点迁移开销,并利用P2P节点并行处理种群,以克服遗传算法计算量过大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求解速度与质量上都取得了较大的改善。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distributed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by using Gossip protocol and the periodic topology between nodes to maintain message exchange load informa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fitness, combined with the physical topology of the network, a load balancing algorithm based on distributed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minimize the overhead of virtual node migration and to use P2P nodes to process the population in parallel, this paper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genetic algorithm in terms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has achieved great improvement in both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the solu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27245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3105005) 武汉市创新人才开发资金资助项目(武人社[2009]97号) 武汉市科学技术局科技计划资金资助项目(201010621209)
【分类号】: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王劲林;邓浩江;赵志强;;Private BitTorrent激励机制研究[J];微计算机应用;2011年06期
2 安军科;;P2P技术对校园网的影响及优化策略[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7期
3 孙洪迪;;一款基于P2P技术的游戏网络引擎的设计[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陈军章;张伟刚;;P2P网络Windows安全初探[J];电子商务;2011年09期
5 范会波;张新有;;基于超级节点的P2P信任模型-TSN[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9期
6 陈杨杨;;EIGRP协议在教学中的模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0期
7 米峰;;Cisco ACE在邮件系统中的负载均衡应用[J];计算机与网络;2010年01期
8 马磊;;浅议防火墙穿透通信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9 宋洋;;利用链路聚合技术提升DSLAM接入能力[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7期
10 王建强;杨华;孙雪峰;张秀云;;Linux系统下Iptables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徐陈锋;奚宏生;江琦;殷保群;;一类分层非结构化P2P系统的随机优化[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张建标;张涛;;一种基于流量行为的P2P协议识别方法[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杨艳春;孟祥武;;P2P网络服务环境中的节点相似性度量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张娜娜;;P2P流量识别方法研究[A];江苏省电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姚修思;马少武;唐雄燕;;基于异构性的P2P系统设计[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蔡文渊;夏添;徐林昊;钱卫宁;周水庚;周傲英;;P2P环境下的视图选择[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8 苟红玲;孙卫喜;;P2P对等网络信任模型研究[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邢剑锋;裘杭萍;;一种P2P网络中基于确定性理论的信任机制[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余敏;李战怀;张龙波;;P2P连续查询策略分析与研究[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撰稿 索与;负载均衡大比拼[N];计算机世界;2010年
2 钼铁;四种负载均衡技术大比拼[N];中国商报;2011年
3 ;RadWare全面负载均衡方案[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张旭军;负载均衡减少单点故障[N];网络世界;2010年
5 朱杰;中小企业网络也可负载均衡[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庆广;P2P破解移动互联网流量激增难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7 曾迎之;负载均衡趋向全球化[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8 朱敏;负载均衡简化Web方案[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闻;多领域实现负载均衡[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何晶;企业网络应重视P2P流量监控[N];人民邮电;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海;常数度P2P系统负载均衡与拓扑优化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高磊;P2P工作流系统中的资源搜索及负载均衡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于婧;一种新型结构化P2P网络路由模型的构建及其支撑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彭利民;基于Cayley图的无线P2P覆盖网络模型及相关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曲磊;有结构P2P网络中一跳路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曲磊;有结构P2P网络中一跳路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王向辉;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沈静波;基于P2P和云计算的动态内容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高见;基于P2P的僵尸网络及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陈一帅;P2P流媒体系统能力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月梅;结构化P2P系统的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张静;文化算法在P2P教育平台负载均衡中的研究与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赵t熷,
本文编号:1544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544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