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P2P点播客户端的设计和实现

发布时间:2018-02-27 23:30

  本文关键词: P2P网络 点播 混合数据调度 滑动窗口 覆盖网 出处:《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互联网和视频的结合产生了网络视频,网络视频以其娱乐性和交互性等优点吸引了更多的人在线收看视频。C/S架构存在单点系统瓶颈,主要体现在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存储以及带宽。IP组播尽力而为传递数据,缺乏拥塞控制机制。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扩展性差,服务投入成本高。P2P(peer-to-peer)网络架构中资源分布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计算和存储都是由网络中各个节点协同完成的,这样解决了单点系统瓶颈问题,提高了系统健壮性和扩展性。本文首先对国内网络视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分别阐述了使用C/S架构,IP组播技术,代理,CDN架构,P2P网络技术设计点播系统的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几种经典的P2P网络点播模型,从中得知设计一个良好的点播系统的关键在于数据调度算法和构建一个低延迟的覆盖网。本文基于P2P和CDN提出了一种混合数据调度机制,节点既可以从固定的服务器获取资源,也可以同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共享资源。同时将BitTorrent协议引入流媒体点播服务,节点使用修改后的BitTorrent协议同其他节点进行通信,由于BitTorrent协议优先下载最少的文件块来提高整个网络中数据的分布,不能适用于有播放时限的数据传输,本文采用了滑动窗口机制来优先下载紧急数据。在P2P网络中,克服节点的动态性是P2P网络面临的根本问题。无论节点是有意或者无意离开网络,节点的组成员是经常变化的,而且成员之间的资源各不相同,构建一个延迟小的覆盖网来维持节点间的应用层连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提出了自治域的概念用于发现邻居节点,通过能力预测来选择伙伴节点,同时定时地更新邻居节点和伙伴节点来优化覆盖网。本文最后详细描述了P2P点播客户端的总体框架设计,然后设计并且实现了系统,并且在局域网内对客户端进行了测试,对系统延迟、播放连续性等重要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客户端可以正常工作,基于本文的混合数据调度算法以及节点选择算法设计的点播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播放质量服务。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Internet and video produces network video. Because of its advantages of entertainment and interactivity, network video attracts more people to watch the video online. There is a single point system bottleneck in the architecture of .C / P S, which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mputing power of the server. Storage and bandwidth. IP multicast try their best to transfer data, lack of congestion control mechanism. CDNN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has poor expansibility, and the cost of service input is high. In the network architecture, the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on each node in the network. The computation and storage are accomplished by the cooperation of each node in the network, which solves the bottleneck problem of single-point system and improves the robustness and expansibility of the system.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using C / S architecture IP multicast technology and proxy CDN architecture P2P network technology to design VOD system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Then several classical P2P network on demand models are introduced. The key to design a good VOD system is the data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low delay overlay network. This paper proposes a hybrid data scheduling mechanism based on P2P and CDN, which can obtain resources from a fixed server. It can also share resources with other nodes in the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BitTorrent protoco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treaming media on demand service, and the nodes use the modified BitTorrent protocol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nodes. Because the BitTorrent protocol preferentially downloads the least number of file blocks to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of data in the whole network and is not suitable for data transmission with playback time limit, this paper uses the sliding window mechanism to preferentially download emergency data. Overcoming the dynamic nature of nodes is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faced by P2P network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nodes leave the network intentionally or unintentionally, the group members of nodes often change, and the resources of each member are different. It is a great challenge to construct a small delay overlay network to mainta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connection between node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domain is proposed to discover neighbor nodes and select partner nodes through capability predi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neighbor node and the partner node are updated regularly to optimize the overlay network. Finall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verall framework design of P2P on-demand client in detail, then designs and implements the system, and tests the client in LAN. The system delay, playback continuity and other important indexes are analyzed.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ient can work normally. Based on the mixed data scheduling algorithm and node selection algorithm, the on-demand system can provide good quality service for users.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全彬;;P2P网络信誉体制中的安全问题与构建研究[J];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朱晓姝;;第二代P2P系统模型的比较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年04期

3 朱晓姝;;第二代P2P系统模型的比较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4 王铁军;李凡;;基于名誉的P2P网络微支付方案[J];计算机应用;2005年S1期

5 孙骏;;基于聚态资源的P2P搜索技术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9年01期

6 张亚楠;;基于P2P网络的计算机病毒传播仿真设计[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1年12期

7 万励;吴洁明;;P2P网络环境下一种快速身份认证策略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1年08期

8 唐浩坤;刘宴兵;黄俊;张衡;;基于形式化逻辑矩阵的结构化P2P蠕虫对抗模型[J];计算机科学;2013年05期

9 Jim Seymour;P2P:别告诉我这只是泡沫[J];个人电脑;2001年01期

10 梁铖华;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中的P2P网络[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向阳;吴晓峰;;P2P网络中证书库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4 蔡瑞媛;温小霓;;现代信用借贷的创新模式:P2P网络借贷平台[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5 李钧;王新;;P2P存储网络中的冗余维持[A];第15届全国信息存储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赵靖;邓倩妮;;Segment Storage System:基于P2P的网络存储服务(英文)[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张晓玲;钟诚;李智;李锦;张尊国;;基于反馈选择的P2P网络搜索算法[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李红玉;覃海生;;P2P资源搜索算法概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汤克明;王创伟;陈];;P2P模拟器的比较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王伟;戴跃发;石东海;;P2P网络安全体系结构[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银行P2P醉翁之意不在酒?[N];证券时报;2013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陈相明;银行争食P2P蛋糕[N];深圳商报;2013年

3 南方日报记者 黄倩蔚 彭琳 实习生 曹丹;传统金融要“触网”民营企业寻路P2P[N];南方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刘飞;银行系P2P悄然崛起[N];华夏时报;2014年

5 记者 林彦龙;深圳P2P贷款规模占全国四分之一[N];深圳特区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白琳;收益跳水 P2P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N];中国商报;2014年

7 何奇峰;P2P新媒体:热过头了[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8 何奇峰;P2P新媒体:热过头[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顺兴;P2P网贷更适合中国中小投资者[N];国际商报;2013年

10 见习记者 苏鹏飞;P2P网络信贷如何突破生死局[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姗姗;基于P2P的大规模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张冶江;主动P2P蠕虫的检测与防御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曹旭斌;P2P在线借贷平台社会资本测量及作用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4 杨磊;针对P2P节点不合作行为的信任与激励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卫东;单源P2P组播的系统安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万校基;网络借贷(P2P)平台的成长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7 王向辉;P2P网络拓扑结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刘孝男;移动P2P网络中基于方向搜索算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曹佳;P2P组通讯的网络拓扑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10 郑文良;基于简单本体的农业P2P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秋红;基于P2P的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和开发[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鲍艳丹;P2P技术与音乐著作权的冲突及解决方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陈恺;协同设计系统中基于P2P的安全通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5年

4 柳永春;基于P2P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5 邓荣凯;基于P2P的协同办公系统中共享对象协同操纵技术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6 倪泽浩;我国P2P网络借贷投资决策影响因素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7 白雪;中国P2P网络借贷政府监管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8 李晓圆;中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严新华;基于P2P技术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北大学;2009年

10 李新水;无结构P2P网络下蠕虫及其防御策略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44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544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a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