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分布式信誉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多智能体系统 切入点:信任 出处:《管理工程学报》2013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多智能体系统原理,提出了分布式信誉机制中信誉信息的获取与集结模型。在分布式信誉系统中,信任方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取直接或间接的信誉信息:与被信任方的直接交易经验,借助自身社会网络找到与被信任方有过交易的见证者,以及要求被信任方提供与其有过交易的引荐者。首先,引入了一个激励机制,促使被信任方诚实地提供引荐者信息,保证信誉信息获取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考虑到不同来源的信誉信息具有不同的可信度,在信誉信息集结时,基于用户相似度计算可信见证者的评价可信度,基于陌生引荐者和见证者的评价与可信见证者的评价集结结果之间的结果相似度计算陌生引荐者和见证者的评价可信度,建立了信誉集结模型来计算被信任方的综合信誉度。通过实验仿真,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强的有效性和健壮性,其不但可以使信任方获取足够多的信誉信息,而且可以有效地削弱恶意见证者和引荐者诋毁尤其是共谋的影响。
[Abstract]: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multi-agent system,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 of obtaining and aggregating reputation information in distributed reputation mechanism. Trust parties can obtain direct or indirect credit information through three ways: direct trading experience with trusted parties, and use of their own social networks to find witnesses to transactions with trusted parties. First, an incentiv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to enable the trusted party to provide the referrer information honestly and to ensur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he credit information obtained. Considering that credibility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sources has different credibility, the credibility of trusted witnesses is calculated based on user similarity when credit information is assembled. Based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evaluation of strange introducers and witnesses and the aggregate results of credible witnesses, the credi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of strangers and witnesses was calculated. The credibility aggregation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the credit degree of the trusted part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effective and robust, and it can not only make the trust party obtain enough credit information, Moreover, it can effectively weaken the influence of malicious witnesses and referrals, especially complicity.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70890081)
【分类号】:TP393.08;TP18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贺建立;多智能体系统的开发[D];安徽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孟宪春;丁承君;段萍;郭胜辉;;多智能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博;多主体仿真系统的战术库设计[D];安徽大学;2006年
2 杨志雄;机器人仿真2D足球比赛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3 赵飞;基于博弈的热电联产竞价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姚玉霞;基于多智能体人工鱼群算法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谈大龙,黄闪,李淑华;分布自主协作式的多机器人系统研究[J];机器人;1996年06期
2 缪淮扣,高晓雷,李刚;结构化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和形式方法的比较与结合[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1999年04期
3 张煜;林莉;怀进鹏;李先贤;钟亮;;网格环境中信任-激励相容的资源分配机制[J];软件学报;2006年11期
4 程涛,胡春华,吴波,杨叔子;基于CORBA的分布式多自主体系统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健雯;网上拍卖信任机制的建立[D];复旦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窦文,王怀民,贾焰,邹鹏;构造基于推荐的Peer-to-Peer环境下的Trust模型[J];软件学报;2004年04期
2 陈海燕;刘建勋;胡蓉;;可信Web服务合成研究综述[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3 汪进,杨新,刘晓松;一种新型的网格行为信任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21期
4 危国洪,纪方,牛坤;PKI信任模型研究及其在铁路中的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4年04期
5 景博,李剑,钱越英;一种协商在线增量学习算法及其在基于智能体的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2期
6 张书钦;杨永田;;对等网络中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7 陈旭日;徐炜民;沈文枫;袁世忠;;基于可信度的网格资源选择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6年09期
8 王巧玲;杨小玲;陈静;;基于信任的网格动态角色访问控制模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肖晓明;宋嘉灿;;一种ad hoc网信任声誉评估机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06期
10 骆翔宇;陈艳;古天龙;董荣胜;;基于时态认知逻辑的Web服务模型检测[J];计算机科学;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旭日;徐炜民;沈文枫;袁世忠;;基于可信度的网格资源选择算法[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2 李钟隽;黄少滨;王红丽;;基于分簇的移动ad hoc入侵检测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静;面向远程教学系统的TSC对等资源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芳;基于多智能体的分布式入侵防御系统的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张强;安全推荐系统中基于信任的检测模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李凌;向量网QoS控制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4 束宏毅;基于免疫克隆计算的Multi-Agent路由算法对时延受限组播问题的研究和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刘渊;基于免疫克隆计算的Multi-Agent组播路由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6 唐麒麟;基于Agent语义Web服务的中间件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253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2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