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任优化搜索的p2p节点资源定位算法
本文选题:异构网络 切入点:信任机制 出处:《计算机科学》2013年07期
【摘要】:传统HDHT方法采取信任机制完成异构节点资源定位,在节点选择初期信任尚未建立时,一些处理能力较弱的节点会发生拥塞,从而严重影响到搜索算法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信任优化搜索的p2p节点资源定位算法,其以信任度为基础,建立一个搜索区间,在每一次的搜索过程中,利用Direct_Search对搜索方向进行优化,保证每个节点都能沿着信任度最优化方向被搜索,避免在传统算法下由p2p网络异构分布造成节点被重复搜索的弊端。实验表明,此算法不仅在信任建立初期可以提高节点的资源搜索效率,并且可以在信任建立以后,提高下载成功率。算法在p2p的查询周期平台上得以实现,并通过实验分析了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HDHT method to complete the trust mechanism of heterogeneous nodes resource location, node selection in initial trust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some nodes with less processing power will happen congestion,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Therefore, proposed a trust node localization algorithm to optimize P2P resource search, which is based on trust, set up a search range in the search process, each time, the search direction is optimized by Direct_Search, to ensure that each node can trus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optimization search, avoid the traditional algorithm by P2P network nodes are heterogeneous distributed shortcomings caused by repeated search.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algorithm not only in the early establishment of trust to improve the search efficiency of node resources, and can be in trus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improve the download success rate. The algorithm achieved in the query cycle of the platform based on the P2P, and through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algorithm is analyzed in the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实验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网络中心;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金(12521146)资助
【分类号】:TP393.0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勇;张琳;王汝传;张梅;;网格计算中基于信任度的动态角色访问控制的研究[J];计算机科学;2010年01期
2 王磊;解福;;基于信任机制的资源调度模型[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4期
3 戴彬;王芙蓉;刘见;;基于自组织P2P实时应用的可扩展路由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4 汪瑜;;基于P2P的混合安全信任机制研究[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4期
5 武小年;张润莲;周胜源;;一种基于实体行为风险评估的信任计算方法[J];计算机应用;2009年05期
6 王亮;郭亚军;;P2P系统中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估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年15期
7 张书钦;芦东昕;杨永田;;对等网络中基于信任的访问控制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5年05期
8 赵泽良;陈兴蜀;刘益和;沈昌祥;;P2P应用的安全体系结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莫晓莉;王汝传;张琳;;基于移动代理和信任机制的网格作业管理[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年10期
10 王海艳;胡玲;王汝传;;基于信任向量的P2P信任机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菊霞;甘早斌;;一种电子商务环境下面向服务的信任机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2 白保存;李中学;;一种新的PKI信任度模型路径算法[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裴尔明;孙功星;张伟毅;庞彦广;顾明;马楠;;一种基于P2P机制的网格资源定位方法[A];第十二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孔华锋;鲁宏伟;张辉;;电子商务中基于相似信任度的信任协商机制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5 姜波;王汝传;王杨;;一种新的基于移动代理的P2P模型及资源定位算法研究[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6 史庭俊;桑霞;徐力杰;殷新春;;一种基于信任度的DV-Hop改进定位算法[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7 莫晓莉;王汝传;张琳;;基于移动代理和信任机制的网格作业管理[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8 董国防;师恩培;;网格环境下基于信任机制的资源调度研究[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慧霸;彭宇行;卢锡城;;P2P流媒体索引服务器的快速源节点选择算法[A];第一届建立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05)论文集[C];2005年
10 丁倩;甘早斌;魏登文;;移动Agent交易实体间的信任和声誉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生导师 袁超伟邋北京邮电大学博士 贾晓芸 黄韬;移动泛在网络中的安全问题[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2 清华大学 程鹏 林闯 戴琼海 吴秋峰;组播中的拥塞控制[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丁海虹 谌力;异构网络环境下的高效网管[N];网络世界;2006年
4 雪儿;小知识[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山枫;安氏LinkTrust CyberWall200系列层层设卡,,不让安全裂缝出“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清华大学 林闯 谭章熹;通信技术—减少时延[N];计算机世界;2003年
7 中科院计算所信息网络室 庞迪;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关键技术—路由协议[N];计算机世界;2005年
8 张志刚;第二层发现从底层了解网络[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9 刘述 本报记者 伊佳;技术为王:CN2采用的关键技术盘点[N];通信产业报;2004年
10 安乐;SAN系统为企业数据建库[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铁军;非结构化对等网络资源定位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王淑玲;P2P资源共享系统中的资源定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高伟;对等网环境下搜索策略与信任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4 张瑞;网格市场环境中信任感知的资源交易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曲向丽;网格环境下互信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牛常勇;P2P信任机制和覆盖网络构建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路峰;信任评估模型及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8 文珠穆;多域互操作环境中的动态信任与访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历卓;异构网络下实时多媒体传输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高伟;对等网环境下搜索策略与信任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秦禄;基于P2P网络安全信任机制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思云;基于Internet异构无线网络互联及其切换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3 朱海;P2P网下一种基于群组的信任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奎;P2P网络信誉模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胡愫;语义网中基于本体的信任机制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辛晶晶;对等网络中信任机制的研究与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7 王焕府;P2P电子商务中信任机制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李芳;基于P2P网络的信任模型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肖广顺;网格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10 于晓梅;异构网络拥塞控制技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675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75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