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主题树的BBS论坛用户互动行为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28 08:30

  本文选题:BBS论坛 切入点:互动行为 出处:《计算机科学》2013年S1期


【摘要】:用户之间的互动对研究BBS论坛有着重要意义。为准确描述BBS树状论坛用户之间的互动过程,引入了主题树的概念,并根据自主定义的主题广度系数W和主题综合深度系数D等统计指标,对主题中用户的互动情况进行了详细描述。研究结果表明:主题总帖数的大小并不能全面描述主题中用户的互动情况,用户互动频繁的主题帖不一定具有较高的主题总帖数。因此,根据主题广度系数W和主题综合深度系数D对用户的互动行为进行划分,得到5种分类结果。
[Abstract]: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BBS forums. In order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process between users of BBS tree forums, the concept of theme tree is introduced. And according to the independent definition of the theme breadth coefficient W and the theme comprehensive depth coefficient D and other statistical indica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ze of the total number of posts in the theme can not fully describe the interaction of users in the topic.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theme breadth coefficient W and the theme comprehensive depth coefficient D, the user's interactive behavior is divided into five kinds of classification result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TQ012)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KM201210028021) 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项目(PHR201108137)资助
【分类号】:TP393.0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荣波;夏正友;;基于聚类的BBS成员交互网络特性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2 荣波;夏正友;朱永真;卜湛;;BBS在线复杂网络及其成员交互特性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9年04期

3 黄少华;;虚拟社区中的互动网络——以“广穆社区”为例[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白淑英,何明升;BBS互动的结构与过程[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5 司夏萌;刘云;;虚拟社区中人际交互行为的统计分析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智亚;;BBS互动与艾滋病自愿检测的动力——基于某艾滋病专题BBS的实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王吉;刘训飞;;网络中的虚拟同辈群体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4期

3 苗学玲;;自驾车旅游研究的新视角:旅游网络论坛的主帖分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1期

4 刘丽晶;武艳君;;近年来虚拟社区研究综述[J];成人教育;2007年12期

5 戴莹;;高校民主决策的新路径——以校园BBS为平台[J];大家;2012年11期

6 王君玲;;网络环境下群体性事件的新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何露东杰;;浅析“微博问政”带来的影响[J];今传媒;2012年09期

8 何露东杰;;“微博问政”的叙事学研究——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为例[J];东南传播;2012年09期

9 赵爱华;;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导游人员档案信息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年05期

10 张大勇;何傼菲;陈朴;;社交网络等级结构与同配性问题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美凤;基于CAS的学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范剑文;虚拟社区社会分层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5 彭淑芬;基于信任的网络交互模式建立的模型和方法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6 魏静;基于复杂在线网络的知识转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屈勇;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8 陈姣娥;中国国民倾向性政策态度形成的扎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10 余红;网络时政论坛舆论领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婷;网络自媒体对青年旅游决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余颖;网络传播中的草根新闻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伟;初中生网络交往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路;虚拟社区中兴趣传播模型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6 梁越岭;互联网舆情信息挖掘与群体行为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照;网络社区的民意表达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乔文妤;高校BBS平台信息有序化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杨思莹;网络与现实空间互动中的跨文化交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亻刍);汪小帆;;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分析算法研究综述[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3期

2 胡海波;王科;徐玲;汪小帆;;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在线社会网络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8年02期

3 唐常杰;刘威;温粉莲;乔少杰;;社会网络分析和社团信息挖掘的三项探索——挖掘虚拟社团的结构、核心和通信行为[J];计算机应用;2006年09期

4 彭小川,毛晓丹;BBS群体特征的社会网络分析[J];青年研究;2004年04期

5 陈立辉;互联网与社会组织模式重塑:一场正在进行的深刻社会变迁[J];社会学研究;1998年06期

6 张立;刘云;;虚拟社区网络的演化过程研究[J];物理学报;2008年09期

7 王延;郑志刚;;无标度网络上的传播动力学[J];物理学报;2009年07期

8 何敏华;张端明;王海艳;李小刚;方频捷;;基于无标度网络拓扑结构变化的舆论演化模型[J];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9 王龙;伏锋;陈小杰;王靖;武斌;楚天广;谢广明;;复杂网络上的群体决策[J];智能系统学报;2008年02期

10 何明升,李一军;网络生活中的虚拟认同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创新,彭宏,杨沛;一种基于主题树模型的Web主题检索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16期

2 杨创新;基于主题树模型的主题距离及其分类算法[J];广东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04年01期

3 王敏,杨炳儒;基于主题的个性化元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J];情报杂志;2005年07期

4 贺宁;全球DSL用户数超过1亿[J];世界电信;2005年04期

5 回相;BBS论坛[J];网络与信息;2004年06期

6 ;CDMA2000用户突破2.75亿[J];每周电脑报;2006年36期

7 ;中国电话用户数跃居世界首位,10月将突破4亿[J];中国数据通信;2002年09期

8 赵满萍;对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理性思考[J];晋图学刊;2005年04期

9 ;Facebook用户数近期将达5亿[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年15期

10 ;我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为世界之首[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桂凤;李强;李京诚;;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刘丽红;张云杰;;中学生师生互动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丁娜乃;;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4 丁东红;;从社会哲学视角看米德符号互动论的若干要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陈晓洁;姚纯华;;网间运营商用户数分析及异常信令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韩桂凤;李强;;小学体育合作学习中课堂师生互动行为的观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郑大永;;全球电信3G产业向繁荣迈步[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曲芳;贺莉;孙广洲;秦文莉;;计及停电用户数的孤岛划分模型[A];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邓华;张凤军;;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参与者互动困境及其多维度化解[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黄娟娟;;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类型及成因的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绍瑜;思科MPLS用户数突破两百[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蔡绮芝 DigiTimes;中国移动用户数高达3.32亿人 居全球第一[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3 李睿;奥运启动IPTV热潮 预计上海年底将破80万户[N];电子资讯时报;2008年

4 ;欧洲:打破观望局面[N];人民邮电;2005年

5 马晓芳;网通去年净利降6.7% 用户数首次下滑[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6 记者 陈炳欣 北京;xDSL仍为中国宽带市场主流[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法国IPTV用户数增长迅速[N];人民邮电;2006年

8 曾娅;全球GSM用户数突破20亿[N];人民邮电;2006年

9 ;NTTDoCoMo用户流失加剧[N];人民邮电;2007年

10 记者 孙小和 通讯员 梅波;扬州固定电话用户数突破百万[N];人民邮电;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震;泛网络互动、认知与协调满意成效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谭力;MIMO系统中随机波束形成与自适应调度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程皓;低截获直扩信号参数盲估计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4 何铨;群体复杂问题解决有效性[D];浙江大学;2008年

5 韩锋;MIMO下行系统的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姣姣;实践与反思: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吴莉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几种新型接收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志蓉;团队快速信任、互动行为与团队创造力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陈明;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天线选择技术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邢立双;试论网络媒体对电视的批评功能[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2 李琛;教师互动行为与幼儿社会性发展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3 丰新娜;幼儿园实习教师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荣启;博客:网络互动行为的社会学探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5 杨艳红;政策网络理论及其应用[D];厦门大学;2009年

6 曹秀玲;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鲍国超;基于UDP/IP的可靠用户数据报协议的设计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4年

8 马桂香;潜规则主导下的个体私营企业主互动行为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9 刘洁;基于用户兴趣模型的服务发现方法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思;都铎王朝晚期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75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675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6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