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留系统的服务识别方法研究
本文选题:遗留系统 + 服务识别 ; 参考:《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3年09期
【摘要】:为了从面向对象的遗留系统中识别出高质量的服务,提出一种半自动化的遗留系统的服务识别方法。通过分析构件识别方法和服务识别方法,以业务流程模型和统一建模语言类图作为服务识别方法的输入,将服务识别问题转换为业务流程图的划分问题。为了得到一组图划分的最优解即最优服务集,又将图划分看作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分别定义了服务集粒度、耦合度和内聚度的定量化关系,建立了多目标优化的服务识别模型。通过线性加权,给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服务识别算法。以某工程遗留系统为例,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In order to identify high quality services from object-oriented legacy systems, a semi-automatic ser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legacy systems is proposed.By analyzing the component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the ser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the business process model and the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class diagram are used as the input of the service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the servic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business flow chart partition problem.In order to obtain the optimal solution of a set of graphs, that is, the optimal service set, graph partitioning is regarded as a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s among granularity coupling degree and cohesion of service set are defined respectively and the service identification model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established.A service recognition algorithm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is presented by linear weighting.Taking an engineering legacy system as an exampl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s verified by 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作者单位】: 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海军海防工程研究中心;南京大学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03019) 国防预研基金资助项目(AY208J003)~~
【分类号】:TP39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忠杰;战德臣;徐晓飞;;业务构件识别方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7年04期
2 徐玮,尹宝林,李昭原;企业信息系统业务构件设计研究[J];软件学报;2003年07期
3 沈林成;霍霄华;牛轶峰;;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现状综述[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8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军军;许波桅;甘世红;张海刚;吴燕翔;;基于贪婪度表的DPSO求解舰船电力系统网络重构[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2 卢志刚;祁艳君;杨俊强;杨丽君;张晓辉;;碳捕集系统在火电厂中的优化配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7期
3 巩宁平;;基于构件的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年01期
4 杨颖;;高等教育领域MIS系统构件化开发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9期
5 张同光;李继光;张龙昌;;基于构件技术的移动SNS服务端架构[J];电信科学;2011年09期
6 房莉;陈湘平;程敏;涂文婕;;基于XML和工作流的构件化软件框架研究[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4期
7 杨吉江;贺炜;;加强顶层设计 推动电子政务深入发展[J];电子政务;2006年Z1期
8 陈治明;;新型量子粒子群算法及其性能分析研究[J];福建电脑;2010年05期
9 郭昆;张岐山;;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逆向物流选址与路径问题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郭文忠;陈国龙;陈振;;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秀国;张英俊;吴春艳;;基于构件、面向工作流的通用电子政务平台[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喜敏;面向多视点设计的EIS访问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陈静;面向业务关联的多产业链协作网络和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于晓浩;面向任务的军事信息服务组合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唐苏妍;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动态拦截联盟形成机制与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车颖;计算无关模型驱动的ERP系统重构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张晓明;基于种子传播方式和植物分布演化的种子优化算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彭鑫;基于本体、特征驱动的产品线开发方法[D];复旦大学;2006年
8 谢山;WEB服务复合及其多Agent协同系统实现技术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9 李弈远(朱理);基于特征的软件产品线开发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李亚白;面向服务的协同制造执行系统集成与重构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邓小娥;软件产品线工程方法的研究和应用[D];东华大学;2011年
3 陈永静;社会情感优化算法在团簇结构优化中的应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孔春辉;基于轻量级构件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的研究及应用[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徐青鹤;改进粒子群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徐恭旭;面向软件产品族的构件演化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青青;超宽带接收机多路径优化算法的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伟;业务构件中的可复用模式及其代码封装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9 张奇峰;大型应用程序的自部署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祁艳君;碳捕集系统在火电厂中的最优配置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欣,陈向葵,孙家殨,杨芙清;面向对象系统中基于度量的可复用构件获取机制[J];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2 周驰;高亮;高海兵;;基于PSO的置换流水车间调度算法[J];电子学报;2006年11期
3 张国富;蒋建国;夏娜;苏兆品;;基于离散粒子群算法求解复杂联盟生成问题[J];电子学报;2007年02期
4 霍霄华;陈岩;朱华勇;沈林成;;多UCAV协同控制中的任务分配模型及算法[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5 李刚,金茂忠;一种可重用构件的设计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0年05期
6 张志猛,庄越挺,潘云鹤;面向对象软件的逆向工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07期
7 肖健梅,李军军,王锡淮;改进微粒群优化算法求解旅行商问题[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4年35期
8 高海兵;周驰;高亮;;广义粒子群优化模型[J];计算机学报;2005年12期
9 王忠杰;徐晓飞;战德臣;;基于业务模型稳定性的构件粒度优化设计[J];计算机学报;2006年02期
10 原欣伟,覃正,卢致杰;基于耦合性分析的事务构件识别方法研究[J];控制与决策;2004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贾育;基于演于构件的软件复用方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2年
2 钟一文;智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相育,钱宇,李秀喜;基于Web服务的流程工业遗留系统的信息集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5年10期
2 安德智;刘光明;章恒;;基于粒子群模糊C-均值聚类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年02期
3 詹剑锋,程虎;基于Mobile Agent技术的遗留系统再工程方法[J];软件学报;2002年12期
4 申健;佘世刚;王锴;黄欹昌;;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网络CFA问题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8年06期
5 李永忠;杨鸽;徐静;赵博;孙彦;;基于粒子群优化的聚类入侵检测算法[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张凌杰;褚学征;张国辉;;基于PSO模糊聚类算法的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2期
7 唐贤伦;庄陵;李银国;曹长修;;基于粒子群优化和模糊c均值聚类的入侵检测[J];计算机工程;2008年04期
8 张凌杰;张国辉;;基于混合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年04期
9 周怞;;粒子群优化神经网络在财务困境分析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年12期
10 刘波涛;刘金广;;基于动态粒子群优化的网格任务调度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彭涛;左万利;赫枫龄;张长利;;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网页分类技术[A];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6年
2 杨明;李陶深;;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QoS约束选播路由算法[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熊琴;李陶深;;一种基于遗传粒子群算法的选播路由算法[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张秀伟;何克清;王健;刘建晓;陈然;;基于RGPS元模型框架的遗留软件服务化研究[A];CCF NCSC 2011——第二届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何洋林;叶春明;;CEPGA算法在网络计划组合优化问题中的应用[A];全国第十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钟响;刘丽芳;;基于ESB的数字校园集成解决方案[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7 吴小平;严隽薇;戴毅茹;;在工作流模型中增进Web Service支持[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李心科;王辰安;;SOA环境下的用户界面服务研究[A];2011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蓉蓉;利用EAI获得竞争优势[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庞引明;SOA的不足[N];计算机世界;2005年
3 ;EAI有标准就好了[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BEA(中国)公司 程朝晖;将开发与集成融为一体[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本报记者 谌力;事务处理系统走向SOA[N];网络世界;2005年
6 大唐电信软件业务单元 战略策划部经理 陈龙 北京邮电大学 张春红;面向NGN的运营支撑策略[N];通信产业报;2004年
7 ;SMI-S: 统一SAN管理[N];网络世界;2004年
8 乐天;SOA构建要注意什么?[N];计算机世界;2004年
9 谢红辉;SOA先行者:值得付出努力[N];网络世界;2004年
10 启然;中间层的力量[N];网络世界;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明远;网格服务应用模型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顾亦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王尚广;基于QoS度量的Web服务选择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4 金劲;群集智能算法在网络策略中的研究及其应用[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5 胥小波;新型蜜网体系结构及告警聚类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6 赵文涛;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预警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7 朱方金;聚合组播优化模型与算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张帅;基于服务组合的跨企业协作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欣;基于SOA的知识集成建模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周传华;语义Web动态服务组合技术的关键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卞永刚;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企业遗留系统利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叶建芳;应用FLEX技术构建RIA系统[D];浙江大学;2006年
3 沈屹挺;Web Services技术在企业应用集成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4 李智勇;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Web挖掘技术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5 杨思达;基于Web服务的Legacy System集成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虹;网格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机制及其在生物序列比对应用中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瑶;网格环境中基于信任度的优化粒子群任务调度算法[D];中南大学;2009年
8 刘龙;完备攻击图自动生成与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9 刘长安;实值可变半径负选择算法的研究及改进[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侯梅菊;计算智能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35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3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