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ent和聚类分析的网络入侵检测研究
本文选题:入侵检测系统 + 智能体 ; 参考:《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3年03期
【摘要】:为了解决现有的入侵检测系统响应网络环境慢、需要较多人工干预的局限,采用智能体技术和聚类分析设计一种新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使用智能体技术实现入侵检测系统的分布式设计,利用分层的控制智能体实现入侵检测系统的自主控制,同时使用基于模糊C均值算法的数据挖掘技术对网络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并利用加权算法对模糊C均值算法进行改进,提高系统的检测能力.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减少人工干预,对网络环境响应较快,入侵检测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current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s slow to respond to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needs more manual intervention, a new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method is designed by using agent technology and clustering analysis.The distributed design of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s realized by using agent technology, and the independent control of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s realized by using hierarchical control agent.At the same time, the data mining technology based on fuzzy C-means algorithm is used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 network data, and the weighted algorithm is used to improve the fuzzy C-means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the sys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reduce human intervention, respond quickly to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intrusion detection.
【作者单位】: 天津市信息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874582)
【分类号】:TP393.08;TP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娜敏;高艺博;;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1期
2 高凯;;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3 赵凯;;基于Snort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煤炭技术;2011年09期
4 肖坚;;浅析入侵防御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4期
5 查日强;;入侵检测系统NetDT配置[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5期
6 孔令治;白茹;;数字校园环境下入侵防御系统的应用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张前忠;;DFW与入侵检测在校园网中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1年08期
8 彭设强;潘浩;;网络安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入侵规则构造浅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6期
9 倪超凡;;浅析蜜罐技术与IDS结合的可行性[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余剑;;基于多层支撑矢量机分类算法提取最优抗体集的研究[J];煤炭技术;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三军;;入侵检测系统在应用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魏先民;;Snort、AAFID入侵检测系统关键模块的分析与研究[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5年
3 杨樱;周文虎;;基于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申红婷;;遗传算法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刘滨;位绍文;;我国入侵检测系统(IDS)研究综述[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6 邹平辉;;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陈晓炜;;入侵检测系统分类法研究[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彭志豪;李冠宇;;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综述[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9 胡小勇;欧阳斐斐;;CIDF框架上的入侵检测规则扩充[A];江西省煤炭工业协会、江西省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暨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10 马琳;戴晓飞;;入侵检测系统综述[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长松;需要入侵检测系统的五个理由[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安氏领信入侵检测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联想网御入侵检测系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4 离子翼;入侵检测系统抵挡恶意攻击[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本报实习生 张鑫;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安全的第三把钥匙[N];经济日报;2002年
6 何军、高国栋、程文静;国内9款入侵检测产品同台亮相[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刘学习;Linux也有入侵检测系统[N];计算机世界;2001年
8 谭崇畅;捍卫“最后一道防线”[N];网络世界;2002年
9 赵毅;如何选择入侵检测设备[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10 本报特约张昕楠;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玉萍;基于先进计算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2 许宪成;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大伟;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中检测器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4 傅涛;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网络入侵协同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邓一贵;基于移动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黄建;入侵检测系统中字符串匹配算法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李玲娟;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童红霞;基于Agent的Web服务组合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朱永宣;基于模式识别的入侵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10 周剑岚;基于Agent的内部网络安全系统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凤其;基于遗传规划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暨南大学;2010年
2 李希勇;基于移动代理机制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D];湖南大学;2010年
3 周彬彬;基于程序行为静态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4 刘玉美;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与防御技术[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荣;智能手机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段智宏;入侵检测系统中单模式匹配算法的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7 陈竞艺;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康;基于人工免疫理论的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嵩;改进的模式匹配算法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10 彭广军;聚类与合并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64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76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