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区间云模型对信息网络的效能评估

发布时间:2018-04-30 14:05

  本文选题:信息网络 + 效能评估 ; 参考:《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7年02期


【摘要】:根据信息网络的结构和应用功能,在分析高功率微波对构成信息网络的电子设备效应机理基础上,构建了多层次的信息网络系统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将区间数与云模型相结合,提出了区间云模型的评估方法,通过区间层次分析法得到评价指标的区间权重,实现了系统评估指标的定性与定量的相互转换,并利用评价区间云模型拟合出信息网络的综合效能.结合实例模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使用区间数表示更能体现评估过程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素.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application fun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 mechanism of high-power microwave on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which constitutes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information network system is constructed. Combining interval number with cloud model,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interval cloud model is put forward. The interval weight of evaluation index is obtained by interval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ransformation of system evaluation index is realized. The evaluation interval cloud model is used to fit the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are verified by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uzzy and uncertain factors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can be better represented by interval number representation.
【作者单位】: 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95844部队;
【基金】:国家863计划 CEMEE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CEMEE2016K0302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201056)~~
【分类号】:TP39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息网络与企业信息化[J];上海微型计算机;2000年15期

2 亚明;;给信息网络加把“锁”[J];成才;2000年11期

3 李天佑;关于信息网络的一部优秀学术著作──简评《信息网络概论》[J];山西电子技术;2001年01期

4 张京;信息网络的发展与国家安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年01期

5 潭丽艳;现代企业中信息网络的建设[J];煤炭技术;2005年06期

6 卫徐刚;王峰;张静;相荣娜;冯永红;;搞好信息网络基础管理工作浅析[J];网络与信息;2009年10期

7 郑士贵;集中式信息网络[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1期

8 朱振凤;关于建设杭州市科技信息网络的设想[J];杭州科技;1997年04期

9 李琪,张秦;发展我国信息网络必须解决好的几个重要问题[J];市场与电脑;1997年01期

10 钟义信;信息网络──现代信息工程学的前沿[J];中国工程科学;199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祥;;信息网络效能评估与实现[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2 杜志秀;王宇;卢昱;;信息网络的安全控制过程[A];第一届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饶培伦;潘玉华;;视障使用者信息网络之用户介面设计[A];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陈春祥;;信息网络的安全问题及其对策[A];信息科学与微电子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汪旭东;李庆;;浅议石油行业内部信息网络的安全建设[A];“加入WTO和科学技术与吉林经济发展——机遇·挑战·责任”吉林省第二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2年

6 袁兴国;;信息网络的威胁及脆弱性[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7 吴清高;吉关荣;;试论海南邮政信息网络的整合优化[A];海南省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5)[C];2005年

8 陈仁炳;周薇;岳明;;“公网”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初探[A];第14届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9年

9 张华清;;如何运用好信息网络 为安全生产服务[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生产监控信息网络及管理系统应用[A];电子信息节能技术与产品推广应用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记者 赵凤华;我国未来信息网络研发达国际领先水平[N];科技日报;2009年

2 张元元;加强信息网络保密管理重在防患于未然[N];安康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谢德;网络安全呼唤“良法善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罗松;中国第一个社区宽带信息网络启动[N];中华建筑报;2000年

5 汪蔚;九州网络让应用系统平滑安全迁移[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健;信息网络的三个共性特征相关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黄发良;Web信息网络社区挖掘的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安军;交通信息网络组网方案的设计与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2 侯春雷;空天信息网络MAC层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唐超超;基于SDN的信息网络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卢彦熹;社会信息网络社区发现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叶振宇;基于网络链接分析的农业产业链信息网络结构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文浩;基于人工免疫和云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7 吴靖;多城市、多平台交通信息网络结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周益忠;县级供电企业信息网络综合监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王俊;WEB技术与VTS信息网络的集成[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10 朱永安;清远教育信息网络建设[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24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824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4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