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ng和OSPFv3路由协议的仿真分析与研究
本文选题:网络仿真平台 + RIP协议 ; 参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3年02期
【摘要】:RIPng和OSPFv3是运行于IPV6环境下的两个重要的路由协议,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规模,采用OPNET网络仿真软件,对这两个协议进行仿真,并分析其异同点.分析结果表明,RIPng协议在网络规模增大时,网络的收敛周期和流量都急剧增大,而OSPFv3变化不大;发生故障时,RIPng要花费比OSPFv3多很多的时间才能达到稳定;OSPFv3支持负载均衡而RIPng不支持.
[Abstract]:RIPng and OSPFv3 are two important routing protocols running in the IPV6 environment. They are suitable for different network scales. Using OPNET network simulation software, the two protocols are simulated and thei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network size increases, the convergence period and traffic increase sharply, but the OSPFv3 changes little, and it takes much more time than OSPFv3 to achieve stable OSPFv3 support load balancing while RIPng does not support RIPng in the event of failure.
【作者单位】: 赤峰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内蒙古教育厅基金项目(NJZY12308)
【分类号】:TP393.0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胜磊,张德运,刘刚;OSPF性能的黑盒测试方法[J];计算机工程;2003年19期
2 侯宗浩,王秉康,黄泳翔;网络仿真的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3年10期
3 Allam Maalla;陈伟;;利用OPNET对TCP进行分析与建模(英文)[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11期
4 刘晓静;苏锦海;;OPNET在网络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06期
5 柴晟;罗传军;罗惠琼;;自治系统内部路由的仿真实验分析[J];微计算机信息;2007年1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磊;方红雨;李晓辉;;基于OPNET的无线信道接入协议仿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王晓峰;孙继银;李琳琳;高晶;曹志强;;基于OPNET的网络仿真应用技术[J];兵工自动化;2009年04期
3 王远;陈远知;杨仕勇;;一种新型的高能效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4 付颖芳;何泾沙;栾良玉;王戎;李国瑞;;无线Mesh网的密钥分配与仿真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5 刘强;匡镜明;王华;毕志明;;基于TORA的移动Ad hoc网络多径路由协议M-TORA[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王秦;支芬和;;移动商务身份认证协议的设计与实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史鸿雁;李海生;;基于OPNET的集群负载均衡仿真[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宇;冯春燕;郭彩丽;曾志民;;认知无线电网络频谱检测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2期
9 曲仁慧;邸朝生;邸鑫;;Ad Hoc网络中分布式自适应缓存器更新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范亚芹;王琳珠;孙慧颖;;基于OPNET的Ad 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仿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增力;李雯霏;龙华;朵琳;;能量相关DSR协议OPNET仿真及性能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秦培玉;栾媛媛;张沫;;面向网络流媒体的一种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强;匡镜明;王华;;TORA路由协议详解及性能分析[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4 刘欣;杨家玮;;基于OPNET的改进式泛洪路由仿真[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5 宋玉林;樊祥宁;张在琛;;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路由协议的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6 阮颖平;刘琦;;基于OPNET的DSR性能分析与优化[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7 杜永娜;梁满贵;;向量网和IP网的融合的研究[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寅;宋杨;;基于OPNET Modeler的网络时延仿真[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自动化专题)[C];2010年
9 毛建兵;毛玉明;;一种无线自组织网络协议开发辅助平台设计[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朱海;朱磊;;应用控制理论对TCP拥塞控制进行建模分析[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丽娜;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防卫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杨欣;异构无线融合网络中统一标识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3 曾宇辉;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资源管理及QoS增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晓鹏;P2P技术在IPv4/IPv6混合网中应用的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5 黄河;楼宇室内环境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朱林;基于实时以太网的数字化变电站体系结构和新型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曲家庆;无线传感器网络寿命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任平;基于MR-MC的传感器网络架构及相关算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伟华;基于千兆以太网的光电经纬仪分布式实时通讯系统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陈积明;弱硬实时系统及其调度算法[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青;基于可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认证技术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张朝霞;基于AODV路由算法改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高莹;哈希表和多比特Trie树相结合的IPv6路由查找算法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董鹏飞;路由算法及过滤器部署算法的研究与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5 邵永刚;基于主动队列管理的网络拥塞控制算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马兴国;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路由协议研究与仿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董继刚;水声通信网仿真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孙长宇;无线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性能分析与改进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万政伟;基于IMS架构的QoS保证机制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10 卢永;基于认知无线电的动态频谱分配算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贾佳,张思东,张宏科;RIP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J];通信世界;2003年33期
2 崔勇,徐恪,吴建平;Internet路由仿真系统研究与实现[J];软件学报;2003年03期
3 徐启建;通信网络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综述[J];数据通信;1996年01期
4 孟祥印,肖世德;基于先进集成电路多输出线性直流稳压电源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1期
5 陈海燕,季仲梅,李鸥,胡捍英;OSPF路由协议安全性分析及其攻击检测[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05期
6 秦艳锋;罗军勇;寇晓蕤;;网络拓扑信息获取技术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1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伦;陈前斌;曾孝平;李云;;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泛在网络仿真平台[J];计算机工程;2008年22期
2 胡玉琦;蔡璐玮;王勇;;基于网络编码的P2P-VoD系统仿真平台[J];计算机工程;2011年02期
3 路研;;RIP协议中关于调整定时器实现快速收敛的深入研究[J];考试周刊;2011年31期
4 李建峰;董彬;;思科路由器Rip协议实例配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5 韩瑾,朱国宾;Internet路由技术的研究[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6 张瑞祥;局域网IP地址的确定和NT路由器的实现[J];计算机与网络;1999年16期
7 赵玉兰,刘咏梅,何立强,孟光萌,叶新铭;关于路由协议的一致性测试的一种形式方法[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6期
8 蒋祖国,徐凯声;基于随机过程的RIP网络路由收敛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6期
9 刘昌鑫;吴兰英;龙侃;;地方本科高校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07年06期
10 任一波;;从控制开销参数分析QosMIC协议的优化[J];计算机应用;2007年S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飞;网络沟通的桥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2 潇潇;会诊中山大学[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3 金桦;路由协议一样影响速度[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评测工程师 朱晔 李韬 宋博强 陈琪;个个都是好样的[N];计算机世界;2004年
5 ;万兆网络服务高校[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6 佟强;校园网的IP地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7 河南省三门峡市建设银行科技部 李永军 河南省三门峡市电信局数据通信科 姚秋芬;分组交换网的新活法[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8 贾 波;RIPv1和RIPv2协同工作的实现[N];计算机世界;2002年
9 秦钢 李韬;简单实现IPSec VPN[N];计算机世界;2005年
10 ;千兆升万兆 学校有诀窍[N];计算机世界;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顾亦然;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信息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晓明;基于EPA的车间数字设备集成控制系统中网关设计与系统仿真[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2 曾敏;基于B/S的嵌入式网络协议仿真实验系统[D];江苏大学;2008年
3 邓珊珊;P2VoD协议仿真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何志惠;基于VxWorks RIP路由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黄河;OPNET模拟仿真QoS中队列策略机制[D];江南大学;2008年
6 武小军;一种对等网络直播协议仿真实现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崔鹏琨;以太网在控制网络中的性能分析及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胡伟清;IPv6可视化路由器模型的图形引擎研究及RIP协议的实现[D];浙江大学;2005年
9 郝宁;网络攻击行为仿真的研究与实现[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0 杜阳;自组织网络环境下TCP协议的研究与改进[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5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1825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