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密度估计的软实时任务QoS控制
本文选题:核密度估计 + 软实时任务 ; 参考:《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年11期
【摘要】:针对软实时任务的服务质量(QoS)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核密度估计预测控制的资源自适应调整方法。该方法首先结合资源预留策略建立软实时任务的服务质量模型,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在无法预知和假设具体作业执行时间分布的前提下通过滑动窗口样本预测当前作业的执行时间概率分布,反馈控制器基于预测值和上一个作业完成时获得的服务质量动态调整资源以保证当前作业服务质量。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核密度估计的预测控制能有效保证任务服务质量,在大的系统扰动下能稳定收敛。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ontrol problem of soft real-time tasks, a resource adaptive adjustment method based 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predictive control is proposed. In this method, the QoS model of soft real-time task is established with resource reservation strategy, and the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method is used.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execution time of the current job can be predicted by sliding window samples on the premise that it is impossible to predict and assume the specific job execution time distribution. The feedback controller dynamically adjusts the resource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value and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btained when the last job is completed to ensure the current job quality of servic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edictive control based on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can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the task and can converge stably under the large disturbance of the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863”计划重点资助项目(2011AA01A1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1BAH16B0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资助项目(XDA06010302)
【分类号】:TP39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唐林俊,杨虎,张洪阳;核密度估计在预测风险价值中的应用[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刘琳;杨为民;赖巧玲;;利用核密度估计改进遥感图像贝叶斯分类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2 赵渊;张夏菲;谢开贵;;非参数自回归方法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J];高电压技术;2011年02期
3 宋丽娟;马翠;;基于非参数方法的条件VaR计算及实证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5期
4 邓小龙;周平方;陆锦军;;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反馈调度算法实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8期
5 胡家义;张激;刘玲;;层次化动态实时调度框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13年11期
6 唐林俊;王汉兴;;一种估计风险价值的新模型[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夏师;罗中德;;基于GARCH模型的期望损失ES非参数核估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3年09期
8 刘璐璐;;基于多处理器实时调度策略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3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坤;王建国;唐們;;基于Kernel密度推定法的城市居住空间形成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6.住房建设与社区规划)[C];2012年
2 淡图南;朱立平;颜纪迅;;一种基于时间触发的安全关键操作系统混合调度策略[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航空发展——2013首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夏锋;资源受限实时控制系统反馈调度[D];浙江大学;2006年
2 陈云;居民收入分布及其变迁的统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3 王浩;国债融资风险模拟、测度与预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4 沈青;实时控制系统协同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王少军;时间序列预测的可重构计算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金显吉;高级量测体系中电能质量监测与通信调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7 聂鹏程;多核处理器上的操作系统调度[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8 李健;云计算环境下最小化运营开销的调度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张冬松;多核多处理器系统的节能实时调度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丽娟;中国股市的动态VaR与CVaR计量模型分析[D];重庆大学;2008年
2 张夏菲;非参数核密度估计负荷模型在电网可靠性评估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3 王飞;集成分类器及其在个人信用评估的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4 张蕊;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与风险预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5 吴星;多处理器实时任务调度策略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张霄羽;一种死区调度方法的改进与优化研究[D];海南大学;2013年
7 马钰;基于CAN总线的DNC系统数控程序传输软件的开发[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8 张青;面向海量信令数据流的挂机短信业务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曹博然;实时信息采集任务的服务质量保证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10 闫洋铭;面向RTEMS应用的周期性调度算法验证技术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许大志,郑祖康;非参数方法在金融风险管理模型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白一,崔尚森;Web QoS控制技术与Http请求分类[J];交通与计算机;2005年04期
2 韩琳娜;马正新;胡捍英;;QoS网络最优节点状态搜索算法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王兴伟;王军伟;黄敏;;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智能QoS单播路由算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S1期
4 顾华玺;刘增基;邱智亮;康国昌;;太比特路由器内部交换网络的服务质量寻径算法[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李捷;刘瑞新;刘先省;韩志杰;;一种基于混合模型的实时网络流量预测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5期
6 王朝斌;;基于交换技术的局域网安全研究[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徐少文;曾怡;;一种Web服务基础管理模型的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8 冯凌凌;李陶深;;基于遗传算法的选播QoS路由算法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年12期
9 孙志毅;侯朝桢;;网络化控制系统控制方法[J];太原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董炜;杨士元;;家庭网络服务质量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芳;邱雪松;成璐;;面向业务的下一代互联网计费系统体系模型[A];2004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颜桐;李巍;李云春;;计算网格环境下以QoS为指导的启发式任务调度[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3 张艳梅;;基于Petri网的web服务动态组合方法[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4 李汉兵;喻建平;谢维信;;基于时延的Bellman-Ford算法[A];第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99)论文集[C];1999年
5 胡习文;成建生;;WLAN有效的速率自适应机制[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黄敏;王长林;;IPv6在移动Internet中的应用[A];四川省通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彦萍;李增智;夏虹;朱海萍;;服务质量驱动的Web服务组合框架的设计与实现[A];2006年全国通信软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周跃东;;基于QoS的校园网组播研究与应用[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一)[C];2008年
9 李勃;朱海波;徐邦海;;基于本体的网络服务模型研究与应用[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10 刘永娟;赵嘉;何春华;;基于改进蚂蚁算法的QoS路由算法的仿真研究[A];2008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Sanjay Patel;拓展广域以太网疆土[N];网络世界;2006年
2 李勇;提升MAN服务质量[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3 Bob Mandeville lometrix总裁 张建铭;以太网服务质量为先[N];网络世界;2006年
4 陶欣;服务质量与安全交换[N];人民邮电;2003年
5 ;用组播提高服务质量[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6 泰克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优化UMTS网络KPI出奇招[N];通信产业报;2005年
7 屈永华;对QoS和SLM有误解[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8 ;“模块化”实现QoS[N];网络世界;2004年
9 张彤;技术的下一个目标:优化[N];网络世界;2006年
10 特约编译 陈永智;模块化组网[N];计算机世界;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安丰;基于QoS的分布式Web服务结构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吴钊;保证服务质量的动态Web服务组合及其性能分析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3 张纯鹏;无线局域网中竞争窗口控制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4 刘岩;网络流量控制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姜圳;基于QoS的组播路由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5年
6 高文宇;网络QoS控制中的队列管理和接纳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7 冯名正;Web服务组合关键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毛一梅;基于服务质量的Web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东华大学;2009年
9 张光胜;MPLS接纳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陈庶樵;IP网络QoS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海涛;主动队列管理的优化与预测控制算法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2 亢嵛;基于多层策略网络管理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刘文彬;基于服务质量的组播路由算法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程莉丽;基于带宽代理的网络QoS的研究及仿真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5 刘峻峰;MPLS VPN的原理及其应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6 陈灏;支持QoS的组播拥塞控制策略及其在异质网络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刘峰;VPLS的研究与实现[D];同济大学;2006年
8 张志民;QoS约束下的服务动态发现与组合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吴舜贤;区分服务网络基于探测测量的接纳控制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原常青;移动无线因特网中资源预约机制的研究与仿真实现[D];东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95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095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