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兴趣分组的P2P网络文件共享系统信誉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2 21:27
【摘要】:为了降低P2P文件共享的交易风险,提高交易成功率,促进网络良性持续发展,构造了一种基于节点兴趣分组的信誉模型,并建立了与之相应的节点信誉计算方法、文件共享过程、访问控制策略。本模型借鉴人类社区的思想,利用节点兴趣聚簇的特性,避开现有的全局信任模型和局部信任模型的局限性,将节点按照所需资源的类型划分成兴趣组,以此达到提高资源定位率及交易成功率、增强网络安全的目的。通过模拟仿真和分析表明,本模型具有正确性、可行性的特点,并且较已有的信任模型在完备性和安全性等方面有较大改进,达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
[Abstract]:In order to reduce the transaction risk of P2P file sharing, improve the transaction success rate and promote the benig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a reputation model based on node interest grouping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node reput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is established. File sharing process, access control strategy. This model uses the idea of human community for reference, utiliz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node interest clustering, avoid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global trust model and local trust model, and divides the nodes into interest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resources need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esource positioning rate and transaction success rate, enhance network security. Th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show that the model is correct and feasible, and it is better than the existing trust model in the aspects of completeness and security, and achieves the expected design goal.
【作者单位】: 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华南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573043,60773175) 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项目(2008B021300010,2009020315014)资助
【分类号】:TP393.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窦文,王怀民,贾焰,邹鹏;构造基于推荐的Peer-to-Peer环境下的Trust模型[J];软件学报;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慧蓉;邹仕洪;王文东;程时端;;P2P网络层次化信任模型[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年11期

2 张书钦,杨永田;对等系统中信任管理模型的设计[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张书钦;杨永田;;对等网络中基于模糊集的信任和声望模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张书钦;芦东昕;杨永田;;对等网络中声望管理模型的研究与设计[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5 刘业;杨鹏;;基于重复博弈的P2P网络信用管理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4期

6 郭磊涛;杨寿保;王菁;周金洋;;P2P网络中基于矢量空间的分布式信任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9期

7 林晓霞,杨晓东,李登道;在分布式系统中实体信誉值的计算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26期

8 王萍;钟元生;;基于风险的PKI交叉认证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8期

9 侯孟书;卢显良;周旭;詹川;;P2P系统的信任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5年04期

10 张旭;孟魁;肖晓春;张根度;;Peer-to-Peer环境下的信任模型研究[J];计算机科学;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余智华;;Peer-to-Peer网络中的信任模型与恶意行为分析[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静;面向远程教学系统的TSC对等资源管理模型及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书钦;对等网络中信任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黄辰林;动态信任关系建模和管理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4 李东升;基于对等模式的资源定位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王东安;网格计算中信任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计算技术研究所);2006年

6 李茂胜;基于市场的网格资源管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7 李景涛;P2P环境下的信任模型与副本方案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曲向丽;网格环境下互信机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9 孟魁;虚拟社区环境下信任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林剑柠;仿真网格环境下资源管理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门涛;P2P网络信誉评价体系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2 陈璐;P2P网信任管理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3 李宁;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用户身份认证及访问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赵宗渠;P2P环境下一种基于成员组的信任模型[D];郑州大学;2005年

5 黄全能;GRep:一个基于对等网络的综合信誉模型[D];清华大学;2005年

6 周晗;MANET网络密钥管理及其安全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刘淑娴;P2P网络安全信任模型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8 袁芳文;P2P网络中信誉度问题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9 金兰芳;JXTA平台下基于信誉的对等网信任模型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吴芋;移动自组网络信任管理模型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窦文;信任敏感的P2P拓扑构造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新慧;;基于节点兴趣的非结构化P2P自动搜索机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8期

2 陈水平;吴开贵;;P2P网络基于CPU动态处理能力的超级节点选取[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19期

3 钱宁;胡永东;吴国新;;P2P网络资源搜索中的用户行为模型[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义春;张焕国;;基于Bayesian信任网络的P2P访问控制[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6期

5 孙宁青;;Kad点对点网络中最佳结点标识选取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1年08期

6 赵新慧;冯锡炜;石元博;;基于兴趣域中心节点的P2P网络拓扑[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1期

7 张远夏;;对等网络中基于节点交互和推荐的信誉管理[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7期

8 朱涵青;陈财兴;何武;颜计琳;樊亦杰;;基于P2P的校园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9 齐丽丽;;对等网信任管理模型的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肖国荣;;利用审计方式构建公平的对等文件共享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兵兵;甘涛;陈红;王珊;;EfficientPeer:一个高效的P2P文件共享系统[A];第二十一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4年

2 刘义铭;李恺;邱敏;;P2P网络信任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保密通信与信息安全现状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蓝慧琴;钟诚;李智;;一种改进的基于连通支配集的P2P搜索算法[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6年

4 王浩;孔凡林;;基于Agent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A];全国第20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09)暨全国第1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王浩;;基于Agent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6 王雪萍;杨青;黄祖锋;;P2P网络中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搜索研究[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董炳武;万健;徐向华;;一种基于票据的P2P微支付协议[A];浙江省电子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杨德国;王慧;高远;;P2P网络仿真与测试模型[A];第四届中国测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李刚;李季;;基于加权信任向量的混合结构式P2P网络信任模型[A];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梁达;王涛;郑为东;杨柳;;浅析P2P网络存储[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 杨懋;P2P网络的信誉与激励机制[N];计算机世界;2006年

2 朱新亚;SIP携手P2P技术创造奇迹[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3 林中祥;P2P共享下载三合一软件:Shareaza[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徐海斌;P2P共享下载三合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5 ;P2P可以做什么?[N];电脑报;2001年

6 上海交通大学金桥网络工程中心 李振武 白英彩;影响Internet未来的对等网络(P2P)[N];计算机世界;2002年

7 ;P2P蠕虫Sambud被擒[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2年

8 雪晴;P2P扑面而来[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江苏 春水东流;身兼多职的Shareaza[N];电脑报;2003年

10 ;互联或点对点(P2P)技术在国内的应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亮;P2P网络中资源管理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2 余一娇;基于文件复制的对等网络搭便车抑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侯孟书;基于P2P的分布式存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田慧蓉;P2P网络信任模型及激励机制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5 韦冬;对等网络文件共享系统中的信誉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刘浩;P2P网络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业;适应自组织管理模式的P2P网络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8 聂晓文;DHT覆盖网若干基础性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静远;P2P系统结构与数据传输策略研究与实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陈海涛;对等网络中的内容搜索、定位和下载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芳;基于P2P网络的信任模型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2 郑立丽;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搜索算法与信任机制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叶丹霞;P2P文件共享系统中信誉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黄勉;JXTA平台中基于博弈的P2P系统的激励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孟菲;基于P2P-BitTorrent协议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焱鑫;BitTorrent对等网文件共享系统拓扑一致性优化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7 叶素琦;针对BitTorrent类型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应用层流量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向锋;一种基于P2P的分布式文件共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9 索瑾;基于信任和名誉的P2P网络安全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10 索瑾;基于信任和名誉的P2P安全模型[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38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38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