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hnorr签名的隐私保护网上订购方案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users in electronic commerce. According to the inadvertent transmission protocol in secure multi-party calculation, a scheme of ordering digital products online is proposed by using the scheme of casual electronic envelope based on Schnorr signature. After anonymous payment to the bank, the user can get the digital signature of the goods to be ordered by the bank. The user can only get the goods ordered by himself through the electronic signature and inadvertent interaction with the merchant. Numerical exampl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users' privacy information from disclosure and prevent malicious fraud.
【作者单位】: 河北工程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075053)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TP393.08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汤发俊;电子商务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范红丽;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伟;李为宇;孙钰;;社交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2 陈庆余;刘建伟;刘靖;;半去中心化的社交网访问控制方案[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0期
3 刘越;刘飞;;美国用可信身份标识维护网络空间安全[J];通信管理与技术;2011年03期
4 李仲阳;刘金平;李婷婷;;基于密钥的RFID双向认证安全协议[J];计算机安全;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东升;;浅谈P2P技术发展对网监工作带来的影响及对策[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婷;徐邦海;;基于XRI的资源标识新技术研究[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3 陆天波;方滨兴;;Internet上的匿名技术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桂成武;黄宏升;金在全;鲁磊纪;;电子投票中的安全技术分析[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5 李嵩;;第三方安全在线支付协议设计与分析[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赖茂生;麦晓华;;面向使用过程的社交网站用户体验研究[A];第七届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HHME2011)论文集【oral】[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笑红尘;隐私保护的终级手段——Anti Tracer简介[N];计算机世界;2004年
2 马云飞;P3P:能否撑起隐私保护的天空?[N];中国计算机报;2000年
3 山东 张卫平;诺顿防火墙“隐私保护”的副作用[N];电脑报;2004年
4 凌翔;KV2004防盗先锋试用手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5 王志军;保护隐私不留痕[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6 剑鸣;是是非非P2P[N];计算机世界;2007年
7 亮亮;为我的游戏账号保驾护航[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8 亮亮;防止QQ密码被盗的五个绝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9 马;Passport 2.0把握身份关[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10 何晓;让KV2004保护你的隐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毅;可信数据库中的隐私保护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孙一品;车载自组网隐私保护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刘恒;普适计算环境下基于位置服务的隐私保护若干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马进;加载隐私保护的网络安全综合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5 李东胜;基于兴趣与保护隐私的在线社区推荐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6 章睿;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隐私保护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崔永泉;协作计算环境下基于使用控制模型的访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荆巍巍;安全多方计算中若干基础协议及应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9 臧铖;个性化搜索中隐私保护的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刘洋;数字版权管理中权限交互与容错认证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培;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医疗文件隐私保护方案[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2 吴婷婷;基于P3P协议的电子商务系统隐私保护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3 许俭;基于可用性的数据匿名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4 郑佳谦;Web环境下用户隐私侵犯的发现与防护[D];复旦大学;2009年
5 吉锋;一个基于本体的Web服务安全政策描述框架[D];东南大学;2005年
6 孔庆江;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与人际关系的隐私保护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7 王桥;社会网络个性化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苏弘逸;云计算数据隐私保护方法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何康;基于物联网的个性化k-匿名位置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实现[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10 龙昊;普适系统中隐私保护模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411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141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