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oKSCloud的地震影响场分析云服务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Abstract]:After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the damage degree of the ground objects in different earthquake intensity areas is different. 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and main parameter for emergency rescue after the earthquake to obtai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in the earthquake influence or sweep rang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Relying on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a rapid earthquake intensity forecasting system based on cloud services is built to provide scalable, configurable, open and transparent application services for earthquake impact field analysis. It will be a new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trend in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nsity quick report system in China. Based on the geographic knowledge cloud service system (GeoKSCloud,), which is developed by the research group independently, this paper takes Fuji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On the basis of proposing a site correction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and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n Fujian Province,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loud service system for seismic impact fiel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service composition workflow of cloud service for seismic impact field analysis are analyzed.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seismic intensity attenuation relation, the correction method of site magnification factor, the acquisition of site category attribute of grid point,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of grid poin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long and short axis of earthquake attenuation, and the cloud service encapsulation of related atomic services are realized.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on of cloud service portal supporting data cloud storage and network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inally, taking the earthquake of magnitude 7.5 in Quanzhou Offshore in 1604 as an example, the calculation and interpolation of the peak acceleration (bedrock PGA and surface PGA) of all equally spaced grid points in the whole province are carried out in the cloud service portal. And carries on the calculation result and the actual investigation data contrast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loud service of seismic influence field analysis is not only more refined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peak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based on the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 of seismic intensity, because the magnification effect of specific site is fully considered, and the cloud service of seismic influence field analysis is more precise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network services, the services can be extended, configurable, open and transparent, which can provide a common technology and support service platform for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intensity quick report system in China. Innovate the operation mode of earthquake intensity quick report.
【作者单位】: 福州大学福建省空间信息工程研究中心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地震灾害预防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BAH28F00、2009BAK55B00)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I0008、2010HZ0004-1) 欧盟第七框架国际合作项目(FP7-2009-People-IRSES,No.247608)
【分类号】:TP393.09;P3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靳超宇;廖旭;黄河;俞言祥;;基于美国NGA项目的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J];东北地震研究;2009年01期
2 胡聿贤,张敏政;缺乏强震观测资料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算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1期
3 谢礼立,周雍年,胡成祥,于海英;地震动反应谱的长周期特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0年01期
4 周雍年,周正华,于海英;设计反应谱长周期区段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4年02期
5 郝敏;谢礼立;;集集地震等震线和PGA、PGV等值线关系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1期
6 俞言祥,汪素云;青藏高原东北地区水平向基岩加速度峰值与反应谱衰减关系[J];地震学报;2004年06期
7 雷建成;高孟潭;俞言祥;;四川及邻区地震动衰减关系[J];地震学报;2007年05期
8 康兰池;金星;;四川地区地震动峰值衰减规律研究[J];地震学报;2009年04期
9 左惠强,谢礼立,R.D.Borcherdt;设定地震影响场的GIS模拟[J];地震学报;1999年04期
10 李英民;蔡辉腾;韩军;黄金国;;重庆及邻近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精明,高玉峰,潘坚云,陶崇福,刘庆忠;霍山地区十年尺度地震强度估计及减灾对策[J];安徽地质;1998年03期
2 翟洪涛;曹均锋;;汶川Ms8.0级地震房屋震害调查与分析[J];安徽建筑;2009年04期
3 吴文浩;李明阳;何燕洁;;基于WebGIS的江苏省外来森林病虫害基础信息网络平台的开发[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4 江辉;慎丹;倪永军;朱f^;杨庆山;;近断层地震地面运动峰值衰减规律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何文福;霍达;刘文光;李婕;冯德民;;长周期隔震结构的地震反应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6 杨文涛;汪明;史培军;;两类地震风险评估模型的对比与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年廷凯,李广杰,谭周地,刘昌森;上海地区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的建立及其在地震烈度预测中的应用[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马令勇;姜伟;;基于WebGIS的供水管网震害预测信息系统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理工卷;2009年02期
9 臧明明;尤培华;;大跨桥梁结构的长周期地震响应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钱胜国;武汉长江公路桥场址地震动参数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迪;熊焱;崔杰;罗奇峰;;国内外地震动峰值衰减关系的比较[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2 陶夏新;陶正如;王立媛;;对中国地震动衰减研究的若干看法[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李敏;陆飞;;福建永定水电站坝区地震危险性分析[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4 姜慧;黄剑涛;王立新;;汶川8.0级地震发震和灾害特点及启示[A];泛珠三角港澳台地区地球物理研讨平台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吴胜兴;钟菊芳;;衰减关系不确定性对虎跳峡坝址PGA、EPA的影响[A];首届全国水工抗震防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充;陶夏新;;基于随机振动理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简化衰减关系[A];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与进展——全国首届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年廷凯;谭周地;李广杰;刘昌森;;上海城市潜在地震烈度评定[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8 刘凯;廖顺宝;张赛;;中国地震频率与烈度的空间化[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俞言祥;汪素云;胡聿贤;;用宽频带数字记录计算长周期地震动反应谱[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10 肖亮;俞言祥;;应用两步法使用圆模型拟合华北地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晓云;汶川地震反应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2 林淋;汶川地震地面运动场估计及地震烈度与地震动参数相关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3 彭小波;汶川地震强震动记录分析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雷建成;梯级电站系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5 邓龙胜;强震作用下黄土边坡的动力响应机理和动力稳定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6 王建;地震作用下路基工程破坏机理及抗震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徐光兴;地震作用下边坡工程动力响应与永久位移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8 胥润东;琼州海峡超大多主跨公铁两用悬索桥方案设计和抗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9 罗永红;地震作用下复杂斜坡响应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10 郭恩;近断层强震地面运动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瑞喜;基于GIS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智元;基于宁洱地震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慎丹;近场地震下RC梁式桥抗震设计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魏韩;基于多维空间信息融合的导航应用基础平台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5 杨长青;基于地震动参数高压电气设备的易损性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6 覃锋;核电厂抗震设计谱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李亮;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8 程翔;基于GIS的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9 孙继浩;川滇及邻区中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10 李晓杰;强震人员损失评估模型研究与动态评估系统设计[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雄;何辉;付宗堂;;对WebGIS的.NET实现方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06年06期
2 帅向华;姜立新;刘钦;杨天青;刘在涛;;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设计与实现[J];测绘通报;2009年07期
3 梁延寿;刘文生;;Ajax技术及其在WebGIS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7年05期
4 汤爱平,谢礼立,陶夏新;基于GIS的城市地震应急反应系统[J];东北地震研究;2001年02期
5 单德华,刘哲,韩绍欣,蒋本铁;Web GIS技术在辽宁地震数据管理中的应用[J];东北地震研究;2002年04期
6 胡聿贤,张敏政;缺乏强震观测资料地区地震动参数的估算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4年01期
7 田启文,廖振鹏,孙平善;根据烈度资料估算我国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6年01期
8 霍俊荣,胡聿贤;地震动峰值参数衰减规律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2期
9 霍俊荣,胡聿贤,冯启民;关于通过烈度资料估计地震动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2年03期
10 周正华,周雍年,赵刚;强震近场加速度峰值比和反应谱统计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俞言祥;长周期地震动衰减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昌森,章振铨,黄佩;1996年11月9日长江口外6.1级地震影响场与震中区地震地质概述[J];上海地质;1997年01期
2 高惠瑛,冯启民;MapGIS在沈阳市地震影响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世界地震工程;1999年04期
3 周炳荣 ,肖桂清 ,非明伦;1979年云南省磨黑地震影响场[J];地震研究;1981年01期
4 张尚识;彭美凤;;闽、台地区地震影响场的讨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1986年02期
5 徐起浩;;顺德县3.3级地震影响场及主要活动特征[J];人民珠江;1989年02期
6 朱升初;杨伟林;唐忠良;朱祥健;孔建国;;汶川地震在江苏的强震动记录及地震影响场[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7 杨中;王玮;黄小刚;高峰;王俊;王彩芬;郭俊;;基于GIS的临汾市地震灾情评估系统[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6期
8 聂树明;;基于GIS的地震影响场设计与应用[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9 天酬;;还是刚柔并济的好[J];中国储运;2010年11期
10 高惠瑛;刘明琼;蔡宗文;陈琳;;基于WEBGIS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研究[J];灾害学;2010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暾;;新型地震预警和烈度速报地震仪器的研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高惠瑛;刘明琼;蔡宗文;陈琳;;基于WEBGIS的地震灾情快速评估系统研究[A];第三届全国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晁军;杨大克;;中国大陆地震预警能力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希强;赵冰;周彦文;李铂;;早期预警地震实时动态定位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10——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敏;陆飞;;福建永定水电站坝区地震危险性分析[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下卷)[C];1988年
6 周平根;刘曾武;廖建榕;;场地地震工程地质小区划方法初探——以福州市马尾经济开发区为例[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一)[C];1992年
7 陈会忠;蔡晋安;黄建平;泽仁志玛;沈萍;何加勇;王东彬;陆松宝;;地震观测信息技术创新思考[A];中国地震学会第14次学术大会专题[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林侃;省首个地震烈度速报台在榕动建[N];福建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帅 通讯员 陈晓梅;闽侯动建全省首个地震烈度速报台[N];福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熊振华 通讯员 谢忠荣;石狮数字地震烈度速报台正式开建[N];石狮日报;2010年
4 记者 段丽茜;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N];河北日报;2010年
5 记者 祝蕾;20分钟内实现地震烈度速报[N];济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周琳;主题突出 统筹兼顾[N];福建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吴m#麓;“地震报警器”:能否预警地震?[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中国地震局客座研究员 王暾 博士 本报记者 索寒雪 整理;地震预警:减灾的另一条渠道[N];中国经营报;2010年
9 甲丁;地质科技,为防震减灾提供强力支撑[N];地质勘查导报;2010年
10 记者 王大军;建成覆盖全市的地震综合观测系统[N];雅安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洪富;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设计及初步实现[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2 王玉石;地震动强度及其特征分析[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杰;强震人员损失评估模型研究与动态评估系统设计[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2 林强;城市烈度速报的强震数据采集和以太网传输系统设计[D];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2012年
3 王士成;ShakeMap系统的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4 林世荣;地震仪器指标体系研究与MEMS仪器设计[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2年
5 孙继浩;川滇及邻区中强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适用性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2011年
6 李亮;基于地震动参数的烈度计算方法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7 程翔;基于GIS的地震动强度(烈度)速报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1年
8 赵鹏;框架结构震害特征简析及三维灾害场景实现初步[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9 李敏;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与地震烈度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0年
10 贺瑞喜;基于GIS的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68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468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