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模式模拟中海量数据的并行抽取与可视化分析诊断
【图文】:
所示;也可以把感兴趣的异常区域加密抽取,如图3(d)所示。这样就减少了数据的量级。数据量可以降低到原来的6.5%,这一比例还可以随着单个数据的变量增加而减少。对于时间步比较多的数据,其数据减少的绝对值是非常可观的。数据实现实时可视化的可能性也就大大的提高。图3并行数据抽取算法对海啸模拟数据的抽取(a)为日本地形图;(b)为抽取后的日本地形图;(c)为区域抽取后的日本地形图;(d)为对感兴趣区域抽取的结果2大规模并行显示系统的搭建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以及并行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计算所处理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在生物技术、气象、核技术、流体力学等应用领域,数据存储量已达到Tb至Pb级。要精确地显示出这些数据,目前的单台显示设备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建立大规模并行显示系统,已成为可视化和虚拟现实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5]。大屏幕显示墙技术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用11个集群节点驱动40个显示器。2.1硬件环境系统硬件选择基于性价比以及可扩展性的考虑,既要考虑计算机的性能,还要便于技术追踪。本文选择普通的Intel架构并行计算机集群[6]和显示器来构建大规模并行显示系统。这样一来,可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如图4所示。整个系统由11台计算机组成,其中10台计算机作为大屏幕系统的绘制和显示节点(Tilenode),1个节点作为控制节点(Frontendnode),主节点控制子节点。11台机子主板都是超微服务器主板。每台计算机配置两个8核CPU,一块NVIDIAQuadroNVS440四路输出显卡。主节点的硬盘为3块2T
通的液晶显示器拼在一起,在选择显示器时选择尽可能边框窄的显示器。系统采用41个19寸普通的BenQ显示器,一个作为控制节点的控制端,其余40个显示器拼接在一起,构成一个4×10的显示墙。每个显示器的分辨率为1280×1024,最高分辨率可达40×1024×1280即5242万像素。图4大规模并行显示系统物理结构2.2软件环境目前用于大规模显示的软件有XDMX[7]、SAGE[8]、CGLX[9]、Chromium[10]等,这些软件都是基于Linux系统开发的。XDMX技术是一个代理X服务器,它提供了对连接在多台不同机器上的多头支持(其中每台机器都运行着一个典型的X服务器),结合使用Xin-erama[11],这样多个机器上的多个显示就可以形成一个统一的虚拟桌面。XDMX虽然可以实现大规模高分辨率显示,但并不是并行显示的,实际的渲染和绘制都是在主节点上完成的,这就要求主节点的配置要特别好。据日本同步辐射研究所(JASRI)测定[12],打开一个12561×3350像素11M的JPEG格式图片,,使用XDMX+Linux系统打开用时20s,而RocksCluster+VizRoll系统只用时2s。因此,XDMX技术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可视化XD-MX技术有心无力。SAGE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电子可视化实验室(EVL)开发,采用图像流架构实现百万级别以上的显示像素能力的协同科研可视化环境,用于高清视频和图像的可视化研究。SAGE的软件相对单一,它所支持的软件均需要在SAGE函数库支持下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计算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点项目(2010AA012402) SinoProbe-07-01(0841042G02)
【分类号】:P3;TP39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绍林;张怀;陈石;石耀霖;;可扩展大屏幕高分辨率并行显示系统的构建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进刚;金坤玮;李艳;;异形柱—矩形柱转换节点的应力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5期
2 李豹;;并行神经元集成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刘瑜;廖同庆;;现代计算环境下的电磁模拟教学浅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慧亮;包尚联;陈国耀;;基于多核的并行模拟退火放疗计划优化加速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8年01期
5 王慧亮;包尚联;陈国耀;;基于多核的并行模拟退火放疗计划优化加速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旭;邱志平;胡举喜;;不确定结构区间特征值上下界的并行解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7 王维;赵慧洁;董超;;基于投影寻踪的高光谱图像异常检测并行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殷文;;基于频率域高阶有限差分法的正演模拟及并行算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向令;王鹏;;并行迭代算法的研究及应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10 金丽娜;;CC-NUMA结构计算机含错技术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连荣;彭朝晖;;高斯射线声场模型在MPI环境下的并行算法设计[A];中国声学学会水声学分会2011年全国水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侯有政;张方;;基于CUDA的动载荷频域识别的并行算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3 葛宝珊;刘锋;李旭杰;;积木式多DSP并行处理系统路由算法研究[A];现代振动与噪声技术(第九卷)[C];2011年
4 费广磊;马天宝;宁建国;郝莉;;基于MPI的三维爆炸与冲击问题的动态并行研究[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薛笑荣;赵荣椿;张艳宁;曾琪明;;一种并行的SAR图像边缘检测方法[A];2005年信息与通信领域博士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石虎;熊健民;宋庭新;;全主元高斯消去法在有限元并行计算中的应用[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设计与传动学会、武汉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8年
7 姜咏江;;内存分块并行计算机研究[A];2005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范培勤;笪良龙;过武宏;;WKBZ简正波方法的并行实现[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9 张林;笪良龙;卢晓亭;;采用DSP的射线简正波理论并行算法设计[A];2008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王丹阳;田卫东;胡学钢;;基于SMP系统的并行Apriori算法研究[A];全国第19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琦;多核系统中的程序性能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廖臣;三维电磁粒子模拟并行算法及其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陈海勇;网格作业调度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4 黄永忠;移动代理计算模型及其在分布并行计算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张帆;基于MPI和GPU直流电法和大地电磁法三维正演的并行算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程汤培;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的高效并行计算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杨迪;原子及小分子强激光场动力学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龙柏;并行计算平台上的数据索引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吴超;信息检索中top-k问题的并行算法及优化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方维;面向数据通信优化的并行程序执行模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信;激光能量沉积光路追踪法及其并行化[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2 景涛;多核环境下基于L2 Cache的目录一致性协议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王东阳;多智能体调度优化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作阳;基于鲁棒性分析推断三羟基丙醛对两种酶的抑制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苏涛;甘油生物歧化生产1,3-丙二醇的混杂非线性动力系统辨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申俊华;中期火电开机优化的多核并行算法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郜晓亚;水电站(群)长期优化调度多核并行算法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顾慧;基于异构平台的并行计算性能可视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裴保梅;基于物理特征的二维流场的并行拓扑结构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刘新国;基于多核处理器的并行图像融合处理技术的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廷俊;解利军;郑耀;高文轩;潘宁河;;大规模立体显示墙系统的构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7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斌;;海量水文数据处理和管理技术的探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年08期
2 朱建平;方匡南;;有序秩聚类及对地震活跃期的分析[J];统计研究;2009年01期
3 刘文兵,马丽,陈会忠,黄伟;地学和地震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网格计算[J];国际地震动态;2005年06期
4 刘江;姚云霞;张雷;;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油气田开发阶段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4期
5 陈浩;刘喜武;孟宪军;;地震叠后数据抽取中关键问题探讨[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6 魏嘉;唐杰;武港山;刘永宁;张扬;孟黎歌;;三维地震数据体多分辨率数据组织与管理技术研究[J];石油物探;2010年03期
7 孙中春;罗兴平;周继宏;袁瑞;潘拓;;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预处理方法[J];测井技术;2011年02期
8 ;南京物探:破除效率与效果得兼之困[J];信息方略;2009年08期
9 ;附录C 通道响应信息的描述和利用[J];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1994年02期
10 李丽芳;;石油地震成果数据库集成及可视化应用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蕾;张哲;;SeisMIS地震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石伟;;地震信息系统数据仓库技术研究与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11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伍羿;;石油地震资料处理行业中存储区域网的构建及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孔祥宁;王华忠;赵改善;程玖兵;;叠前偏移计算中多文件并行的I/O处理[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全国政协常委 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 徐冠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所所长 研究员 鞠洪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博士 讲师 何斌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 程晓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博士 教授 徐冰;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保民;软件高频多普勒接收机设计与实验[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2 陈浩;地震叠后数据抽取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王俊美;基于太阳风系统仿真的海量数据任务调度算法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67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16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