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学习体验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0 19:09
【摘要】:Web2.0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发展让基于社会交往开展的数字化学习活动更多,协同思想对数字化学习工具开发的影响变得更深远,MOOC学院和Google Docs等互联网产品中的社会互动价值逐渐被用户意识到。然而在设计领域,现有E-learning中的给予用户协同学习的体验并不是很好,存在注意力分散、缺少深度对话、协同学习途径欠缺等问题,并没有解决用户不同的协同学习需求。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从用户体验设计角度出发,分析用户真实的协同学习需求和行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体验设计策略指导具体的设计实践,创造一种积极的社会化网络学习体验感受。通过对课堂学习的观察,并结合理论研究,本研究构建了协同学习行为模型,提出了互联网协同学习体验的过程中的三个重要阶段:积极参与、感受体验和观察反思。建立了依据协同学习行为模型的设计策略,包括“以行为为主体”的交互设计策略,“分阶段研究体验”的用户体验策略和DFW各阶段的设计思想。另一方面,通过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方法,立足于最真实的访谈故事对用户需求进行解构、归类,提出基于互联网协同学习体验的KEPA模型。从产品角度分析E-learning案例中的协同功能要素,并制定针对反思的、开放的、社交的、感受的四种体验需求的设计策略。最后,以MOOC学院社区中组团学习和打卡功能板块为例,将自己的理论框架和设计策略运用到具体案例中,针对“群体压力监督”的协同学习体验需求,提出更详细的设计策略和提案改进现有的产品,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从实践层面,本研究基于现有协同学习体验差这一问题解决了用户的痛点,提出的针对协同学习需求体验设计策略,对于相关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能让未来数字化学习社会化、协同化的发展模式更清晰。从理论层面,本研究建立了针对协同学习的体验设计理论,弥补了体验策略方面研究的不足与空白,并拓展了教育学理论在设计应用中的价值。
【图文】:

互联网时代


21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人生某一阶段所接受的正规学校教育,学习的情境、阶段方式和体验发生了变化,学习呈现出新的特征(见图1-1),当代学习是一种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非正式学习。2010年STELLAR 集团做出的“Trends in Connnecting Learners”研究报告中指出“Modern learning is often described as self-directed, lifelong and informallearning”。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学习时间被碎片化,数字化学习创造了“指尖上的学习”,你可能只需20分钟就可以听完一堂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知识获取的方式产生了根本变化,这场网络学习方式的变革正在蔓延。教与学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互联网让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图 1-1 互联网时代学习呈现的新特征我国网络教育市场发展迅速。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 6720万人,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内容质量的提高、平台能力的完善,用户规模将还将持续增长

在线教育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习产品专注于在线视频教学形式,给用户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产品处于变革阶段,正在寻找新的模式创新,进行了技能买卖、O2O 等设计尝试。除了传统的在线教育平台,如多玩的 YY网易公开课等,其他领域的的互联网企业也纷纷探索和布局在淘宝同学、腾讯微信的教育行业解决方案等。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超;曾意;;现代教育技术在“协作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12期

2 尹传高,钟勇;网络学校的基本特征:自主学习和协同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3 李运林;;协同教育是未来教育的主流[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5 Johnson,L.;AdamsBecker,S.;Cummins,M.;Estrada,V.;Freeman,A.;Ludgate,H.;张铁道;殷丙山;殷蕾;白晓晶;;国际教育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6 谭辉;;加拿大合作学习的体验与感悟[J];赤子(中旬);2013年10期

7 陈亮;朱德全;;学习体验的发生结构与教学策略[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8 毛剑;;现代远程教育中学习群体心理需求分析[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王端旭;薛会娟;;交互记忆系统与团队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1期

10 沈超;何秀美;;大学生群体学习行为对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立新;技术支持的协同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房慧;经验学习的反思与建构[D];西南大学;2010年

5 查冲平;协同学习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小霞;学习风格和团队体验式学习水平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吴新刚;基于Ajax的协同学习虚拟社区的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英杰;网络三维虚拟学习环境情感交互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尚建新;虚拟学习社区中学习者交互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苑志旺;基于用户体验思想的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6 郭磊;数字化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力构成要素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凡;社会性软件支持的大学生学习模式设计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8 韦伟;基于SNS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葛情情;基于SNS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玉蝶;UGC在网络学习平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41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5341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7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