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异质性的OKC知识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13:00

  本文关键词:基于异质性的OKC知识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Web2.0的环境下,人们越来越习惯并依赖于网络进行在线学习,作为人们学习、利用、分享、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 OKC)发展十分迅速。然而,现有对OKC中以用户为基础的社会系统和知识系统研究较多关注社会系统对个体知识建构、群体知识建构的影响,缺乏从OKC演化的视角,对社会系统序化与知识系统序化双向交互影响规律的研究。同时,仿真实验设计方面也很少考虑到个体认知结构的基础作用以及成员的异质性的调节作用。因而,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线知识社区中个体知识建构与群体知识建构的机理,认为个体认知结构是知识内化、外化的基础,以信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是二者相互推动、协同序化的中介。接下来,采用计算实验方法对OKC中知识序化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引入个体异质性作为影响因素,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社会网络与知识系统协同演化模型。然后,通过社会网络分析的可视化方法,证明了在线知识社区中个体内在的容忍度、学习能力异质性和外在的活跃程度异质性对知识、观点的传播与收敛具有显著影响,对在线知识社区中知识的自组织、序化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纵向数据分析方法,结合系统——认知视角的建构主义理论,定量的证明了宏观层面知识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同演化,以及OKC中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协同有序,从认知的角度揭示大规模协同环境下OKC知识的社会建构和个体建构的相互影响关系,完善了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的情报学理论。
【关键词】:个体异质性 协同演化 在线知识社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393.0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9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12-14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意义13-14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14-19
  • 1.4.1 研究方法14-16
  • 1.4.2 研究思路16-19
  • 2 理论基础19-24
  • 2.1 个体异质性研究19-20
  • 2.2 OKC协同序化中的知识建构研究20-24
  • 2.2.1 基于社会系统的个体知识建构研究20-21
  • 2.2.2 基于社会系统的群体知识建构研究21-22
  • 2.2.3 基于社会系统的协同知识建构研究22-24
  • 3 OKC相关序化指标研究24-28
  • 3.1 社会网络有序度计量24-25
  • 3.2 OKC的认知观点的有序度计量方法25-26
  • 3.3 OKC的成员知识结构的有序度计量方法26
  • 3.4 OKC的自组织知识体系的有序度计量方法的研究26-28
  • 4 基于Agent的实验模型研究28-36
  • 4.1 单主题的协同演化模型28-32
  • 4.1.1 模型描述29-30
  • 4.1.2 演化规则30-32
  • 4.2 多主题的协同演化模型32-36
  • 4.2.1 系统描述32-33
  • 4.2.2 系统定义33
  • 4.2.3 系统演化方法33-36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36-53
  • 5.1 单主题协同演化分析36-45
  • 5.1.1 初始网络及参数设定36
  • 5.1.2 实验结果36-44
  • 5.1.3 讨论44-45
  • 5.2 多主题协同演化分析45-53
  • 5.2.1 初始网络及参数设定45
  • 5.2.2 实验结果45-48
  • 5.2.3 协同演化分析48-51
  • 5.2.4 讨论51-53
  • 6 结论与展望53-57
  • 6.1 研究总结53-54
  • 6.2 实践启示54-55
  • 6.3 创新与局限55-57
  • 参考文献57-60
  • 附录A 多主题演化模型程序60-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7-68
  • 致谢68-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羽;"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战略研讨会在上海召开[J];中国科学基金;2005年02期

2 蔡乌赶;;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及实证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辛海滨;;基于复杂网络的群体合作行为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4 王智广;王兴会;何文俊;;一种解决TSP问题的自适应协同演化计算方法[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刘蓉;王如龙;;服务联盟与协同演化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06期

6 刘蓉;李红艳;金智;;服务联盟与协同演化策略研究[J];长沙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黄芳;樊晓平;瞿志华;;用协同演化并行PSO重构扩展的超二次曲面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3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建德;程芸;;经济与文化的协同演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丁浩;张朋程;霍国辉;李菲菲;;战略联盟的生态位协同演化及状态评价[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任丽丽;苏丹;;低碳经济下的企业战略变革动因研究——基于协同演化的视角[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吴际;石春生;金勇;;制造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化适应性评价研究[A];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23场——2011国防科技工业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孟召宜;文化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刘洁;基于协同演化的企业发展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3 饶志明;企业制度和战略的协同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4 孙启贵;技术与社会的创新及其协同演化[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丁卫平;粗糙集属性协同演化约简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赵进;产业集群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潘安成;基于组织适应力与战略选择协同演化的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9 黄林秀;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与技术创新协同演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欢;协同演化视角下的地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2 陈静;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协同演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颉渊;南疆文化与经济协同演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6年

4 张野;基于异质性的OKC知识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玲玉;基于云平台的东岳汽车公司价值链协同演化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年

6 刘娜;技术的生态适应性及协同演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洪枢;生态系统种群协同演化的研究及仿真[D];福州大学;2011年

8 陈君;基于产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演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茜;基于区域资源优势的协同演化战略[D];内蒙古财经大学;2014年

10 黄明明;基于生长约束的多层复杂网络协同演化建模方法[D];东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异质性的OKC知识与社会系统协同演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71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2771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e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