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服务端设计与实现
发布时间:2021-04-06 00:31
浙江大学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是基于Internet的远程实验室。其整体结构为浏览器端-服务端-实验端(B/S/C)结构。其中前台采用Flash插件形式,后台实验端既包括真实的物理实验平台,又包括计算节点,从而既能提供真实的实验场景又能提供仿真计算。现在整个平台可以提供5大类,23组,共80多个实物实验和电工电子虚拟仿真实验。整个平台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扩展性。在这其中,服务端作为联系浏览器端和实验端的中间桥梁,其软硬件设计与实现是整个系统的关键。论文一共分为5章,第一章介绍了网络实验室开发的背景,对国内外远程实验室以及网络实验室的资源的现状进行了回顾。第二章系统阐述了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室总体设计与结构,并详细分析了新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与原有服务器的异同。第三章详细介绍了基于B/S/C架构的网络实验室数据交换层的设计与实现,该数据交换层采用Javascript和Flex进行编写。第四章详细阐述了基于Netty框架的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室服务端的设计与实现。第五章总结全文,并对各部分进行了展望。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室概述及服务端结构
2.1 网络实验室的物理拓扑结构
2.2 网络实验室逻辑拓扑
2.3 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应用程序服务器需求的变化
2.3.1 现应用程序服务器与原有服务器的相同点
2.3.2 现应用程序服务器与原有服务器的不同点
第3章 网络实验室数据交换层的设计与实现
3.1 数据交换层的结构
3.2 网络实验室通讯协议
3.2.1 仿真实验通讯协议
3.2.2 实物实验通讯协议
3.3 数据交换层实现技术的讨论
3.3.1 Javascript简介及其优缺点
3.3.2 Applet和Adobe Flex
3.3.3 数据交换层采用的技术路线及实现
3.4 数据交换层实现中关键问题讨论及解决
3.4.1 获取插件对象
3.4.2 选择$(document).ready()方法加载事件
3.4.3 浏览器兼容性
3.4.4 数据的封装策略
3.4.5 数据接收处理
第4章 网络实验室服务端应用程序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4.1 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服务端应用程序服务器总体设计
4.2 服务端技术路线选择
4.2.1 原应用程序基本框架结构
4.2.2 原应用程序服务器基于阻塞模式的改进及其问题
4.2.3 Java nio简介
4.2.4 选择Netty框架
4.2.4.1 Netty框架网络模型和处理流程
4.2.4.2 Netty框架的优势
4.3 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服务端各部分实现
4.3.1 配置管理子系统实现
4.3.2 授权服务器
4.3.2.1 安全沙箱问题
4.3.2.2 授权服务器实现
4.3.3 仿真实验服务器
4.3.4 实物实验服务器
4.3.4.1 用户服务子系统
4.3.4.2 实验服务子系统
4.3.5 公共模块
4.3.5.1 数据库模块
4.3.5.2 日志模块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实现[J]. 梁晓刚,张永昌,翟弘泰.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9(09)
[2]基于Internet的电工电子网络实验系统[J]. 胡裕峰,孙志海,朱善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S1)
[3]数字逻辑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宋善德,何力,欧阳星明,朱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4(07)
硕士论文
[1]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施正寅.浙江大学 2012
[2]网络实验室服务器及用户管理系统优化[D]. 李寒阳.浙江大学 2008
[3]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服务端设计[D]. 徐志伟.浙江大学 2007
[4]基于Internet的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D]. 林群.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20399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虚实结合的网络实验室概述及服务端结构
2.1 网络实验室的物理拓扑结构
2.2 网络实验室逻辑拓扑
2.3 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应用程序服务器需求的变化
2.3.1 现应用程序服务器与原有服务器的相同点
2.3.2 现应用程序服务器与原有服务器的不同点
第3章 网络实验室数据交换层的设计与实现
3.1 数据交换层的结构
3.2 网络实验室通讯协议
3.2.1 仿真实验通讯协议
3.2.2 实物实验通讯协议
3.3 数据交换层实现技术的讨论
3.3.1 Javascript简介及其优缺点
3.3.2 Applet和Adobe Flex
3.3.3 数据交换层采用的技术路线及实现
3.4 数据交换层实现中关键问题讨论及解决
3.4.1 获取插件对象
3.4.2 选择$(document).ready()方法加载事件
3.4.3 浏览器兼容性
3.4.4 数据的封装策略
3.4.5 数据接收处理
第4章 网络实验室服务端应用程序服务器设计与实现
4.1 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服务端应用程序服务器总体设计
4.2 服务端技术路线选择
4.2.1 原应用程序基本框架结构
4.2.2 原应用程序服务器基于阻塞模式的改进及其问题
4.2.3 Java nio简介
4.2.4 选择Netty框架
4.2.4.1 Netty框架网络模型和处理流程
4.2.4.2 Netty框架的优势
4.3 虚实结合网络实验室服务端各部分实现
4.3.1 配置管理子系统实现
4.3.2 授权服务器
4.3.2.1 安全沙箱问题
4.3.2.2 授权服务器实现
4.3.3 仿真实验服务器
4.3.4 实物实验服务器
4.3.4.1 用户服务子系统
4.3.4.2 实验服务子系统
4.3.5 公共模块
4.3.5.1 数据库模块
4.3.5.2 日志模块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及录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LabVIEW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实现[J]. 梁晓刚,张永昌,翟弘泰.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9(09)
[2]基于Internet的电工电子网络实验系统[J]. 胡裕峰,孙志海,朱善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S1)
[3]数字逻辑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宋善德,何力,欧阳星明,朱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2004(07)
硕士论文
[1]电工电子虚拟实验室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施正寅.浙江大学 2012
[2]网络实验室服务器及用户管理系统优化[D]. 李寒阳.浙江大学 2008
[3]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服务端设计[D]. 徐志伟.浙江大学 2007
[4]基于Internet的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D]. 林群.浙江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20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120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