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自适应浏览器的高性能Web扩展应用开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发布时间:2017-04-24 12:09

  本文关键词:自适应浏览器的高性能Web扩展应用开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互联网时代,随着Ajax,尤其是HTML5, CSS3等新技术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功能丰富,交互友好的应用开始通过浏览器来实现。浏览器扩展(web extension)是Web应用在浏览器的一种特殊的呈现形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开发者和用户的关注。此外,基于Javascript的Node网络开发平台的出现,使Javascript可以参与后台服务的开发。利用最新Node后台服务技术,可以为扩展开发搭建基于Javascript的开发开发,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就是实现一个自适应浏览器的高性能Web扩展应用的开发系统。 目前,Web扩展应用虽然得到了大多数主流浏览器的支持,但是不同浏览器对Web扩展的框架和API结构设计互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开发接口。此外现有自适应浏览器的Web扩展应用的开发平台均是有Java、python等语言是实现,前后端开发语言不通,不便于开发者对平台功能进行自定义扩展。本文的主要工作就是,基于NodeJS平台创建后台服务,配合RequireJS、AngularJS等前端开发框架,构建起一个自适应浏览器的高性能Web扩展应用的开发系统,提高平台灵活性,帮助开发者更快、更好开发出可扩展,高性能的Web扩展应用。 首先,文章介绍了Web扩展的基本知识,开发中常用的一些开发环境和开发技术,并探讨了基于NodeJS的扩展开发平台设计以及通过AngularJs、RequireJS前端开发框架,为Web扩展开发引入依赖管理和MVC程序架构的可行性。 其次,基于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实现自适应浏览器的高性能Web扩展应用的开发系统的设计,除了自适应浏览器和高性能开发外,由于前后端均是基于Javascript开发,且Node服务具有完善的包管理系统,开发者在基于该系统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已有平台功能进行扩展,提高开发灵活性和效率。 最后,基于实现的扩展开发系统,开发一款海淘的扩展,验证了扩展开发系统的功能实现,并与普通环境下开发的海淘导航,在加载速度上进行对比,验证本实现的扩展开发系统对扩展性能的提升。
【关键词】:Web扩展开发系统 自适应浏览器 高性能 NodeJS AngularJS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9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第一章 绪论11-20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11-16
  • 1.1.1 html5概述与发展现状11-14
  • 1.1.2 浏览器平台趋势14-15
  • 1.1.3 浏览器扩展定位和发展现状15-16
  • 1.2 自适应浏览器Web扩展开发系统的研究意义和现状分析16-17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17-20
  • 1.3.1 论文的主要工作17-18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18-20
  • 第二章 自适应浏览器高性能Web扩展开发系统的相关技术20-36
  • 2.1 浏览器扩展20-25
  • 2.1.1 Web扩展应用介绍20-23
  • 2.1.2 WebStorm开发环境23-24
  • 2.1.3 Chrome调试工具24-25
  • 2.2 Web应用开发相关技术25-28
  • 2.2.1 Javascript脚本语言25-26
  • 2.2.2 CSS层叠样式表26-27
  • 2.2.3 DOM27
  • 2.2.4 jQuery前端开发库27-28
  • 2.3 前端MVVC框架28-31
  • 2.3.1 MVVC框架介绍28-29
  • 2.3.2 AngularJS29-31
  • 2.3.3 RequireJS31
  • 2.4 基于NodeJS本地服务开发相关技术31-35
  • 2.4.1 NodeJS简介31-32
  • 2.4.2 NodeJS.File.System编程32-33
  • 2.4.3 CommonJS33-34
  • 2.4.4 NPM包管理器34-35
  • 2.5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服务端自适应浏览器数据封装的研究与实现36-58
  • 3.1 Node后台服务技术36-43
  • 3.1.1 Node部署36-38
  • 3.1.2 CommonJS模块规范38-40
  • 3.1.3 自定义模块的依赖管理和应用40-43
  • 3.2 自适应浏览器扩展开发平台后端服务实现43-54
  • 3.2.1 后端服务工作流程43-45
  • 3.2.2 创建Node服务45-48
  • 3.2.3 清单文件编译48-50
  • 3.2.4 API接口封装与编译50-54
  • 3.3 自动化构建管理实现54-56
  • 3.3.1 Grunt.js模块介绍54-56
  • 3.3.2 自动化构建设计与是实现方案56
  • 3.4 本章总结56-58
  • 第四章 Web扩展应用前端架构优化设计实现58-66
  • 4.1 Web扩展应用前端框架优化设计58-60
  • 4.1.1 MVC的Web应用框架设计58-59
  • 4.1.2 RequireJS自组织依赖设计59-60
  • 4.2 Web扩展应用前端架构实现60-65
  • 4.2.1 RequireJS依赖组织的实现60-63
  • 4.2.2 基于MVC的Web扩展应用架构实现63-65
  • 4.3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和测试分析66-72
  • 5.1 海淘扩展应用介绍66
  • 5.2 服务端自适应浏览器数据封装测试66-69
  • 5.2.1 AspireExtension扩展平台部署66-67
  • 5.2.2 服务端工作性能测试67-69
  • 5.3 Web扩展前端性能优化测试69-71
  • 5.3.1 扩展应用数据统计分析69-70
  • 5.3.2 前端性能优化分析70-71
  • 5.4 本章小结71-72
  • 总结与展望72-74
  • 参考文献74-75
  • 致谢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玮;;自适应同步参数未知的Lü混沌系统[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03期

2 宋雄亮;马力妮;刘超;;一种改进的自适应六边形搜索方法[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付桂涛;赵天磊;唐川;邢座程;;优化迁移共享的自适应令牌协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4 梁春燕,钟庆昌,谢剑英;基于模型参考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孙小卓,宋国文,王世力,赵玉华;区间自适应算法与回声抵消[J];信号处理;2001年05期

6 杨盐生;一种自适应鲁棒跟踪模糊控制新算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年06期

7 李国勇;一种改进的自适应PID控制器[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8 陈亮,刘实,李云剑;基于F-范数的小波自适应量化的语音伪装[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S2期

9 项文君,余忠华,殷建军;热态误差的自适应分段补偿方法研究[J];计量技术;2005年09期

10 黄玮,张化光,王智良;参数未知的不同结构混沌系统的自适应同步[J];系统仿真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寒光;;电子地图中的自适应注记[A];工程设计与计算机技术:第十五届全国工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孟宏;刘玉;;基于复调制的自适应细化谱算法[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3 王平;冯海朋;李勇;康燕;;一种工业无线网络的自适应节能机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刘铁;樊剑;钟秀蓉;;地震波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对比研究[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5 张竞新;张广岩;;全局收敛的自适应广义预报控制算法[A];1991年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年会论文集(上)[C];1991年

6 彭云;王遂学;陈莽;李欣冀;张宇翔;肖继红;;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在飞行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7 张士娟;孙金生;;自适应PID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设计[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8 唐文彬;郝重阳;;目标成像识别的自适应融合系统和方法[A];中国图象图形科学技术新进展——第九届全国图象图形科技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徐振中;;多指机器人手的一种自适应力/位控制方法[A];1994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4年

10 李维;汪小帆;;群集的自适应速度策略[A];第三届全国复杂动态网络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胜春;自适应时频分析技术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刘亚;复杂非线性系统的智能自适应重构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3 马国成;车辆自适应巡航跟随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4 吴礼福;脉冲噪声自适应有源控制算法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5 梁凌宇;人脸图像的自适应美化与渲染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叶镇清;自适应聚类算法挖掘网络模块结构及其在酵母蛋白作用网络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8年

7 伍宇;移动计算中自适应负载转移决策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朱磊;基于自适应邻域概念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杨洋;三维人体动作分析及其在智能舞蹈教学系统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田勇;室内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自适应定位和路由算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群锋;校园网环境下的自适应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6年

2 彭青艳;粒子滤波及跟踪窗口尺寸自适应调整方法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3 徐聪聪;基于眼动追踪技术的自适应服务方式的实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4 来林;双螺旋桨自适应双重控制系统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饶睿楠;自适应对消的收发隔离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6 汤佳惠;自适应泄漏弹性的基于身份加密机制[D];苏州大学;2012年

7 丁蕾;用于运动载体的三轴自主稳定系统自适应鲁棒控制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8 杨晓;基于内容特征的图像自适应压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9 任俊伟;关于自适应小波相关问题的一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玲;复杂网络的自适应同步及其应用[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自适应浏览器的高性能Web扩展应用开发系统的研究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41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241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