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传输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9 23:02
本文关键词:基于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传输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流媒体业务将成为未来互联网主流业务。但其对节点带宽要求较高且服务时间较长,在传统的服务器/客户端模式下容易造成系统瓶颈。国内外对P2P流媒体传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推出了各种P2P流媒体应用,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互联网业务量波动性、网络拓扑不匹配性、节点负载不均衡性、用户节点性能差异性及用户节点行为随机性等因素对P2P流媒体服务质量(QoS)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本文对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传输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基于小世界网络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本文对现有p2p流媒体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当前p2p流媒体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与兴趣结盟的算法。此算法在动态业务量环境中通过节点间聚类实现小世界网络,有效减少流媒体数据流的平均传输距离,缩短网络传输时延,消减折返流和重复流等拓扑不匹配现象,对基于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传输结盟机制进行了优化。 (2)小世界网络模型具有平均路径较短和聚类系数较高两大优点,因此本文基于小世界理论基础,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小世界的p2p流媒体网络架构。该架构引入超级节点概念,并结合本文提出的距离与兴趣结盟的算法,进一步提高系统传输速度、缩短系统传输时延,确保了流媒体的服务质量。 (3)本文对缓存模型进行了优化,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环形缓存模型。该模型设置若干监测点,对缓存中数据存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设计了传输同步调节机制的四个算法:加速算法、减速算法、淘汰算法以及更新算法。该环形缓存模型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容灾能力,确保了流媒体播放的流畅性和连续性,优化了p2p流媒体的传输机制。 最后本文通过PeerSim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实验,从系统时延、数据包传输丢包率和到达率、系统健壮性三个方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本文设计的基于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系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显示,该系统在系统时延、数据包传输丢包率和到达率、系统健壮性三个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充分证明了本文对基于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传输机制的优化效果。
【关键词】:P2P 小世界 流媒体 结盟算法 缓存模型 传输同步调节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2
- 1 绪论12-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8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3 发展动态与分析18-20
- 1.4 论文主要工作20-21
- 1.5 论文组织结构21-23
- 2 P2P流媒体概述23-35
- 2.1 P2P网络技术23-28
- 2.1.1 集中式中央服务器管理的P2P网络23-24
- 2.1.2 无结构P2P网络24-26
- 2.1.3 结构化P2P网络26
- 2.1.4 半分布式P2P网络26-28
- 2.2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P2P网络技术28-30
- 2.2.1 小世界理论研究28
- 2.2.2 WS小世界网络模型28-29
- 2.2.3 NW小世界网络模型29-30
- 2.3 流媒体技术30-33
- 2.3.1 流媒体概述30-31
- 2.3.2 流媒体传输协议31-32
- 2.3.3 流媒体工作过程32-33
- 2.4 P2P流媒体的主要应用33-34
- 2.5 本章小结34-35
- 3 基于小世界的P2P流媒体结盟算法优化35-45
- 3.1 基于小世界的P2P流媒体网络架构35-36
- 3.2 基于兴趣与距离的结盟算法36-44
- 3.2.1 兴趣度36-37
- 3.2.2 兴趣成员表的建立37-38
- 3.2.3 距离混合算法38-40
- 3.2.4 结盟算法策略40-44
- 3.3 本章小结44-45
- 4 P2P流媒体系统传输机制的优化45-56
- 4.1 基于Polling的P2P流媒体协同机制45-46
- 4.2 缓存模型46-47
- 4.3 传输同步调节机制47-55
- 4.3.1 加速算法50-51
- 4.3.2 减速算法51-52
- 4.3.3 淘汰算法52-54
- 4.3.4 更新算法54-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5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56-67
- 5.1 实际测试环境56
- 5.2 运行测试56-61
- 5.2.1 服务器运行效果57-58
- 5.2.2 客户端运行效果58-61
- 5.2.3 性能分析61
- 5.3 仿真实验与分析61-66
- 5.3.1 PeerSim模拟器介绍61-62
- 5.3.2 系统时延62-63
- 5.3.3 丢包率和到达率63-65
- 5.3.4 强壮性65-66
- 5.4 本章小结66-67
- 6 总结与展望67-69
- 6.1 总结67-68
- 6.2 展望68-69
- 参考文献69-72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2-74
- 学位论文数据集7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丹浩;王东波;Saeed-Ul Hassan;Peter Haddawy;;知识组织视角下关键词网络中的小世界现象[J];图书与情报;2013年06期
2 李婵婵;蒋国平;宋玉蓉;;动态小世界社团网络上的病毒传播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4年03期
3 王先培;田猛;董政呈;龙嘉川;代荡荡;朱国威;;通信光缆故障对电力网连锁故障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年13期
4 曾成;孙雅倩;徐玉珠;张达敏;;无标度网络的局部搜索策略[J];电子科技;2015年08期
5 黄训江;;基于差异性的集群知识管理策略[J];系统工程;2015年08期
6 漆玉虎;郭进利;;超网络研究[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7 何静;郭进利;徐雪娟;;微博关系网络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3年11期
8 王爽心;杨成慧;;基于层连优化的新型小世界神经网络[J];控制与决策;2014年01期
9 刘艳霞;奚建清;张芩;;极小Cayley图的确定性小世界网络模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10 吴洪;;出口风险与预警——基于食品出口的案例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基于小世界聚类的P2P流媒体传输机制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7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357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