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IPv6多归属问题解决方案的实现及性能评估

发布时间:2021-12-16 05:44
  多归属是指一个网络节点出于路径冗余或负载均衡的考虑从多个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网络服务提供商)接入互联网的现象。多归属已经是一种在IPv4网络下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尤其对企业网来说,多归属的使用更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即使经过ISP聚合,IPv4中的多归属节点都会将拥有的全部IP地址公布到全局路由表中。这急剧增加了全局路由表的容量并导致BGP路由表的震荡,同时对ISP司的路由系统施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采用多归属技术的节点数量将会持续增加,这会使问题更加恶化。由于地址分配策略及BGP广播前缀长度的限制,IPv4中使用的借助BGP来实施多归属的方案,在IPv6网络下已经无法实施了。另外,在IPv6中已经不存在NAT,更不可能借助NAT来实施多归属。因此,在IPv6网络环境中,我们需要新提出一种解决多归属的方案。Shim6就是IETF制定的用来解决IPv6多归属问题的标准协议。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多归属、采用多归属有什么优势;其次对比阐述了IPv4和IPv6环境下的多归属解决方案,对IPv6多归属新的特性需求做出概括。给出了Ipv6多归...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本文主要工作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多归属相关研究
    2.1 多归属技术概况
    2.2 IPv4多归属
        2.2.1 PI地址多归属
        2.2.2 PA地址多归属
        2.2.3 存在的问题
    2.3 IPv6多归属
        2.3.1 IPv6多归属的特性需求
        2.3.2 IPv6多归属常见场景
    2.4 LinShim6
        2.4.1 LinShim6简介
        2.4.2 Xfrm框架
        2.4.3 Linshim6整体架构
第三章 Shim6协议
    3.1 Shim6的核心思想
    3.2 Shim6的处理流程
    3.3 Shim6主机的概念模型
        3.3.1 概念数据结构
        3.3.2 Context的状态
    3.4 ULID-Pair Context的建立
        3.4.1 Context Tag的唯一性
        3.4.2 建立Context的标准流程
        3.4.3 并发建立Context
        3.4.4 Context的恢复
        3.4.5 Context的清除
    3.5 REAP
        3.5.1 链路失效检测
        3.5.2 可达性重探测
        3.5.3 探测顺序
        3.5.4 REAP相关的报文定义
第四章 IPv6多归属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4.1 需求分析
    4.2 方案设计
    4.3 方案的实现
        4.3.1 主机安装Linux系统
        4.3.2 编译Linux内核2.6.27
        4.3.3 编译安装LinShim6
        4.3.4 编译安装Wireshark
        4.3.5 编译安装Nginx
        4.3.6 安装iperf
        4.3.7 配置路由器并验证连通性
        4.3.8 主机操作系统的配置
第五章 测试方案
    5.1 测试指标
    5.2 测试准备
    5.3 测试用例
        5.3.1 UDP单向测试
        5.3.2 UDP双向测试
        5.3.3 TCP测试
    5.4 测试结果分析
        5.4.1 UDP测试结果分析
        5.4.2 TCP测试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全文总结
    6.2 不足和进一步工作
    6.3 研究生期间的工作
        6.3.1 企业实习
        6.3.2 参与项目
        6.3.3. 提交文档
参考文献
附录 自动化测试脚本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基于主机的IPv6多宿主与移动性管理协议性能对比[D]. 孙栋.山东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537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537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b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