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基于数据包截取的网络监控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0 02:11

  本文关键词:基于数据包截取的网络监控系统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截止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5.8%。互联网应用与发展模式快速创新,比特币、互联网理财、网络购物、O2O模式等一度成为社会性事件[42]。而互联网应用的基础即网络中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通信,如何确保网络服务的正常运转,成为各个IT机构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保障服务的正常运转,提供稳定的服务,对于网络通信状态的监控必不可少。网络通信状态的监控可以分成两种方式[5]:一种是主动监控[10],主要是通过SNMP协议进行主动监控,简单的理解就是监控主机按照周期主动的获取远程主机的数据,但是这样一来实时性就要差一些。另一种是被动监控[25],是指由被监控的服务器主动上传数据到监控主机。但是这种方式依赖于被监控主机上传数据。对此,本文实现了一种检测服务器的方式,即通过截取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信的数据包,分析通信的数据来提取出服务的状态信息。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总结目前网络监控系统的技术和工具的现状,实现了一种基于数据包截取的网络通信分析方法。②利用数据包截取技术将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通信的数据包截取出来,过滤出需要的数据,提取协议头部信息,用来进行主机通信状况的分析和统计。③根据截取的数据包分析出数据的请求和返回信息,设置相应的超时事件和事件处理程序。将超时事件放入由小根堆和Select实现的定时管理器中。同时保证大量客户端连接情况下的通信信息统计与连接过程中状态的识别和转换。④当超时出现时,构造相应的事件,放入超时队列并以发送邮件的方式向管理员报警。⑤实现了数据包截取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提供了通信状况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本文首先研究了数据包截取技术,截取网络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包,再根据数据包中携带的信息对网络通信进行分析。实现了基于数据包截取的网络通信监控系统。在应用中有较强的实用性,是现有网络监控系统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网络监控 主动检测 数据包截取 服务状态 数据包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1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9-10
  • 1.3.1 主要工作9-10
  • 1.3.2 主要目标10
  • 1.4 本文组织结构10-11
  • 2 网络监控系统11-20
  • 2.1 网络监控系统概述11-12
  • 2.2 网络监控技术12-19
  • 2.2.1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12-17
  • 2.2.2 监控方式17-19
  • 2.3 本章小结19-20
  • 3 基于数据包截取的网络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20-30
  • 3.1 数据包截取的基本原理20-23
  • 3.2 定时器事件管理机制23-26
  • 3.3 连接的状态转换26-28
  • 3.4 报警机制28-29
  • 3.5 本章小结29-30
  • 4 系统设计与实现30-50
  • 4.1 网络监控系统实现的框架30-32
  • 4.2 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32-43
  • 4.2.1 数据包的截取备份与统计33-35
  • 4.2.2 超时分析与定时器管理35-42
  • 4.2.3 超时处理与报警42-43
  • 4.3 系统的实现43-49
  • 4.3.1 数据包截取备份与统计43-45
  • 4.3.2 超时分析与定时器管理45-48
  • 4.3.3 超时管理与报警48-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5 实验分析50-56
  • 5.1 实验的基本流程50
  • 5.2 实验环境50
  • 5.3 客户端与服务器50-51
  • 5.4 运行结果51-55
  • 5.5 结果评估55
  • 5.6 本章小结55-56
  • 6 总结与展望56-58
  • 6.1 总结56-57
  • 6.2 展望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建业;余祥;刘峻宇;李强;;协议一致性测试数据包的构造与解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2 张敦行;张广兴;张大方;谢高岗;于真;;基于多空间内存共享的高速网络链路数据包捕获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3期

3 阎冬;王玉龙;苏森;杨放春;;基于协作交互的概率性数据包标记溯源方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4 李虎雄;张文杰;;网络交互平台数据包的分析与处理[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年08期

5 王钢,刘晖,苏雁泳;IP电话数据包优先级设置及对QoS影响的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俞瑾;王伟明;;基于IXDP2401的转发件间数据包处理信息传输方法的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24期

7 韩晓非,王学光,杨明福;位并行数据包分类算法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8 金庆辉;王东;杨建华;谢高岗;;一种网络入侵检测中的数据包采样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10期

9 ;风河网络加速平台线速超过每秒2.1亿个数据包[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年06期

10 罗章琪;黄昆;张大方;关洪涛;谢高岗;;面向数据包处理的众核处理器核资源分配方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晓明;欧阳建权;操璐;;基于Linux的802.11b WLAN捕包解析器的设计[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2 查达仁;荆继武;林t燂

本文编号:3538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538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6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