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的数字化保护研究 ————以汉剧十大行当三维数字化为例
发布时间:2023-03-30 03:37
汉剧是拥有四百年的历史,以荆楚文化、江汉文化为基石形成的极具特色的地方戏曲文化,拥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批准于2006年第一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发展至今情况并不乐观,湖北境内现存及还在演出的正式剧团只有武汉汉剧院,面对外来文化和多元化发展的冲击,不可避免的面临观众老龄化、传承困难甚至无人接班等困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获取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数字技术对汉剧的生存既有影响又有挑战。在这样的心情下,笔者思考传统文化被现代化信息冲击的形势如何对汉剧这一古老剧种进行传承和保护?信息数字化的科技手段能否为汉剧的保护和发展带去新的生机?笔者从自身专业的角度结合分析汉剧发展现在出现的问题最终选择了汉剧的文化特征十大行当的三维数字化,建立十大行当经典角色的三维模型,进行汉剧数字档案馆的网页平台设计探索,利用三维数字化新技术的优势,为汉剧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与新技术的结合尝试一条可研究的路径,为汉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实践的可能。本文主要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研究目...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汉剧文化的非遗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2.1 汉剧文化的诞生、发展和现状
2.2 汉剧文化的造型特征
2.2.1 汉剧十大行当
2.2.2 汉剧戏服的造型特点
2.2.3 汉剧化妆的造型特点
2.3 汉剧非遗的价值和汉剧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2.3.1 艺术价值
2.3.2 历史价值
2.3.3 汉剧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第3章 以web端三维展示为主的汉剧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思考
3.1 汉剧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思考
3.1.1 建立汉剧数字档案馆
3.1.2 数字档案馆展示平台应用——建立汉剧独立门户网站为主的平台
3.1.3 三维数字化的展示交互方式
3.2 汉剧数字档案馆建立的可行性及三维数字化优势
3.2.1 汉剧数字档案馆建立的可行性
3.2.2 三维数字化方式的优势
3.3 汉剧独立门户网站的建立方法分析
3.3.1 汉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3.2 汉剧网站设计思考
3.4 汉剧的数字档案馆展示平台视觉设计探索
3.4.1 汉剧相关元素提取思考
3.4.2 对于汉剧文化特征纹样、器具的数字化采集、处理,特征提取
3.4.3 汉剧十大行当三维数字角色建立
第4章 以十大行当为例的汉剧数字化设计实践探索
4.1 汉剧数字档案馆web端设计探索
4.1.1 汉剧文化网页架构设计
4.1.2 汉剧文化网页界面设计
4.2 汉剧十大行当代表人物角色的三维数字化初步探索
4.2.1 代表人物样本的研究
4.2.2 代表人物的三维模型建立
4.2.3 人物服饰纹样的三维数字化贴图
4.2.4 汉剧十大行当三维数字化的深入尝试
4.3 其他技术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775108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第2章 汉剧文化的非遗价值及保护的必要性
2.1 汉剧文化的诞生、发展和现状
2.2 汉剧文化的造型特征
2.2.1 汉剧十大行当
2.2.2 汉剧戏服的造型特点
2.2.3 汉剧化妆的造型特点
2.3 汉剧非遗的价值和汉剧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2.3.1 艺术价值
2.3.2 历史价值
2.3.3 汉剧文化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
第3章 以web端三维展示为主的汉剧文化的数字化保护思考
3.1 汉剧文化数字化保护研究思考
3.1.1 建立汉剧数字档案馆
3.1.2 数字档案馆展示平台应用——建立汉剧独立门户网站为主的平台
3.1.3 三维数字化的展示交互方式
3.2 汉剧数字档案馆建立的可行性及三维数字化优势
3.2.1 汉剧数字档案馆建立的可行性
3.2.2 三维数字化方式的优势
3.3 汉剧独立门户网站的建立方法分析
3.3.1 汉剧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3.3.2 汉剧网站设计思考
3.4 汉剧的数字档案馆展示平台视觉设计探索
3.4.1 汉剧相关元素提取思考
3.4.2 对于汉剧文化特征纹样、器具的数字化采集、处理,特征提取
3.4.3 汉剧十大行当三维数字角色建立
第4章 以十大行当为例的汉剧数字化设计实践探索
4.1 汉剧数字档案馆web端设计探索
4.1.1 汉剧文化网页架构设计
4.1.2 汉剧文化网页界面设计
4.2 汉剧十大行当代表人物角色的三维数字化初步探索
4.2.1 代表人物样本的研究
4.2.2 代表人物的三维模型建立
4.2.3 人物服饰纹样的三维数字化贴图
4.2.4 汉剧十大行当三维数字化的深入尝试
4.3 其他技术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致谢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本文编号:37751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77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