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5-22 09:01
本文关键词: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移动互联网业务是移动运营商和业务服务提供商合作推出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数据增值服务的一种,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接入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随身地享受互联网的多种应用服务。本文中所研究的移动互联网并不指某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业务,而是接入移动互联网从而实现这些业务使用的接入过程。 在电信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日近饱和的今天,移动互联网已成为运营商瞄准的新蛋糕,然而其发展却跌跌撞撞,屡遇瓶颈,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人们接受与使用移动互联网呢? 针对如此意义重大的新业务和新课题,学者们所做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技术解决方案的层面,对其消费行为的研究少之又少,几乎只有感性的判断。而传统的技术接受模型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于这种新型业务影响很大的“体验”、“消费者介入”、“消费者感知”等因素尚未被纳入其中。 本论文就是基于UTAUT模型,结合“消费体验”、“路径依赖”、“感知风险”、“感知成本”等因素共同构建了“移动互联网接受模型”。本研究又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303份问卷,经过实证分析,揭示了上述所涉及的因素都对消费者的行为产生影响,其影响大小排序依次为:使用意愿、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促成因素、消费体验、努力期望、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路径依赖。 全文共分五章,分别介绍了主要概念及研究方法、相关理论文献综述、移动互联网接受概念模型的分析及建立、实证研究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假设模型的实证检验、以及相关的结论和建议。其中,用户接受领域研究理论和“消费体验”、“消费感知”等理论的文献综述、概念模型的分析及建立、模型的实证分析及结论建议是本文的核心部分。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业务 技术接受行为 UTAUT模型 消费体验 路径依赖 消费感知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274;F626;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及动机11-12
- 1.1.1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重要意义11
- 1.1.2 移动互联网业务研究的缺失11-12
- 1.1.3 本文着力探讨研究的问题12
- 1.2 主要的概念12-13
- 1.3 论文结构框架13-14
- 1.4 研究方法14
- 1.5 研究成果14-15
- 1.6 本文创新点15-16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6-42
- 2.1 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演进16-18
- 2.2 用户接受领域的理论综述18-33
- 2.2.1 用户接受领域理论的四层模型简介18-29
- 2.2.2 用户接受模型的应用研究29-33
- 2.3 消费体验理论33-37
- 2.3.1 完整的消费体验理论33-35
- 2.3.2 体验理论的实证研究35-37
- 2.4 路径依赖理论37-39
- 2.4.1 路径依赖理论概述37-38
- 2.4.2 路径依赖理论的新发展38-39
- 2.5 感知风险理论39-42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接受模型研究分析42-65
- 3.1 影响用户接受移动互联网的因素分析42-50
- 3.1.1 移动互联网的消费行为分析42-44
- 3.1.2 消费体验影响分析44-47
- 3.1.3 路径依赖影响分析47-48
- 3.1.4 感知风险影响分析48-49
- 3.1.5 感知成本的影响分析49-50
- 3.2 移动互联网接受模型的提出50-61
- 3.2.1 UTAUT模型的讨论50-52
- 3.2.2 模型设计原理52-54
- 3.2.3 研究变量的定义与测量维度54-59
- 3.2.4 移动互联网接受行为的概念模型59-61
- 3.3 研究假设61-65
- 3.3.1 UTAUT的原始模型的相关研究假设61-62
- 3.3.2 消费体验、路径依赖、感知风险、成本的相关假设关系62-65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接受模型研究设计65-75
- 4.1 研究性质65
- 4.2 问卷设计65-66
- 4.2.1 初稿设计65-66
- 4.2.2 测试及修改66
- 4.3 数据收集66-68
- 4.4 数据分析方法68-75
- 第五章 实证分析结果75-90
- 5.1 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75-81
- 5.1.1 问卷信度分析75-78
- 5.1.2 效度分析78-81
- 5.2 问卷描述统计分析81-84
- 5.2.1 用户基本信息的描述统计分析81
- 5.2.2 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类型描述81-83
- 5.2.3 指标的象征性得分83-84
- 5.3 实证假设检验分析84-90
- 5.3.1 移动互联网接受行为模型验证84-9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90-96
- 6.1 研究发现与结论90-93
- 6.1.1 各个变量之间关系90-92
- 6.1.2 营销建议92-93
- 6.2 研究贡献93-94
- 6.2.1 学术贡献93
- 6.2.2 实际营销贡献93-94
- 6.3 研究不足94
- 6.4 进一步研究方向94-96
- 参考文献96-101
- 附录——调研问卷101-105
- 致谢105-106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0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君s,
本文编号:385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85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