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分布式系统业务通道检测的研究与实现

发布时间:2017-05-23 09:37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系统业务通道检测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互联网应用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应用带来的业务流量呈现出爆炸性的增长。互联网上业务流量的激增导致IP骨干网对于网络各关键节点的路由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地部署自己的4G、5G网络,显示了对高性能路由设备的迫切需求。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网络基础上的软硬件系统,一组独立的设备在网络中互相协作,向用户展现一个统一的整体。分布式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建立在网络中各关键交换节点的正常运行基础之上的,因此,网络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分布式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高性能路由设备作为IP网络的关键交换节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IP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一旦这些关键节点发生故障,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排除故障,将会对网络通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正是由于高性能路由设备在网络中的关键地位及在网络通信中广泛的应用,一套能够实时监测路由设备运行状态的机制应运而生。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要实现一种机制能够自动地、实时地检测高端路由设备业务通道的健康状况,当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能够第一时间发现故障并判断可能的故障节点,然后将故障节点上报智能诊断模块,智能诊断模块再根据上报的关键节点信息采取相应措施恢复故障节点。本文中采取线卡板CPU自发包的形式构造业务通道检测报文,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四个模块讨论和实现。首先构造检测报文,确定报文首部和数据部分携带的信息,模拟业务报文的处理方式,遍历设备中的所有转发路径,检测报文构造好后需要将报文发送到相应的接收方,接收方接收到检测报文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其次将一些经过的关键节点相同的转发通路抽象为路径模型,用该路径模型来代替这些转发通路。发送检测报文时不必遍历所有的转发通路,只需遍历所有的路径模型即可;然后需要判断产生故障的类型,无需上报的故障只需打印告警信息,需要上报的故障类型应打印告警信息并尝试采取节点复位或重启等措施;最后业务通道发生故障时,需要搜集发生故障的路径模型上的关键节点,将关键节点等信息上报给智能诊断模块,供其分析使用。本文的最后部分在系统实现的基础上,利用实习所在公司的软硬件设备对业务通道检测机制进行了测试,分别从底层功能测试、基本功能测试和性能与稳定性测试三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测试。
【关键词】:高性能路由设备 检测报文 业务通道 路径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1
  • 1.1 研究背景8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8-9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9-10
  • 1.4 论文组织结构10-11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11-16
  • 2.1 交换架构11-12
  • 2.2 业务转发平面12-13
  • 2.3 控制平面13-14
  • 2.4 转发平面和控制平面分离14
  • 2.5 网络操作系统介绍14-15
  • 2.6 本章小结15-16
  • 第三章 业务通道检测方案设计16-27
  • 3.1 业务通道检测需求分析16
  • 3.2 检测报文的封装、发送和接收16-18
  • 3.2.1 检测报文的封装16-18
  • 3.2.2 检测报文的发送和接收18
  • 3.3 路径模型的抽象和建立18-21
  • 3.4 业务通道故障类型判断21-26
  • 3.4.1 转发平面拥塞21-22
  • 3.4.2 控制平面丢包22-23
  • 3.4.3 业务通道故障判断23-26
  • 3.5 关键节点上报26
  • 3.6 AI故障分析和动作定制26
  • 3.7 本章小结26-27
  • 第四章 业务通道检测详细设计27-43
  • 4.1 业务通道检测工作流程27
  • 4.2 底层管理模块实现27-30
  • 4.2.1 底层管理模块初始化28-29
  • 4.2.2 命令行使能/去使能通道检测29-30
  • 4.3 检测报文发送和接收模块实现30-36
  • 4.3.1 检测报文发送30-33
  • 4.3.2 检测报文接收和处理33-36
  • 4.4 路径模型抽象和建立模块实现36-37
  • 4.5 业务通道故障类型判断模块实现37-41
  • 4.5.1 关键数据结构定义38-39
  • 4.5.2 故障类型判断和处理流程39-40
  • 4.5.3 转发计数观察点读清40-41
  • 4.6 关键节点上报模块实现41-42
  • 4.6.1 获取关键节点41-42
  • 4.6.2 关键节点上报42
  • 4.7 本章小结42-43
  • 第五章 业务通道检测实现和测试43-48
  • 5.1 测试目标和环境43
  • 5.2 底层功能测试43-44
  • 5.2.1 检测机制初始化43-44
  • 5.2.2 检测功能使能/去使能44
  • 5.3 基本功能测试44-45
  • 5.3.1 转发路径覆盖44-45
  • 5.3.2 关键节点上报45
  • 5.3.3 软件计数适配45
  • 5.4 性能和稳定性测试45-47
  • 5.4.1 性能测试45-46
  • 5.4.2 单板拔插测试46-47
  • 5.5 测试结果47
  • 5.6 本章小结47-48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8-49
  • 6.1 总结48
  • 6.2 展望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贤钿;;网络性能管理中的业务流量模型分析[J];中国金融电脑;2010年09期

2 赵子岩;胡浩;;一种基于业务断面的智能配用电通信网业务流量计算方法[J];电网技术;2011年11期

3 ;一种采用分段原则支持ABR业务的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9年05期

4 李俊生;ABR业服务模型解析(英文)[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5 康海;光互联网络传输基础设施的发展和演进[J];计算机与网络;2000年11期

6 王灵矫,郭华,赵国锋;基于IP/MPLS的业务流量矩阵修正模型[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7 田芳,沙基昌;故障条件下通信网的端-端业务流量算法[J];电子学报;1999年05期

8 赵国锋,王灵矫,唐红,程代杰;基于IP/MPLS网络的动态业务流量矩阵测量模型[J];通信学报;2003年10期

9 广小明;P2P流量控制策略分析[J];电信网技术;2004年08期

10 汪浩;严伟;;基于自相似聚合业务流量的AQM算法性能评价[J];软件学报;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志彬;宽带业务流量的安全管理[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2 冯胜利;简析钢贸企业业务流量的商业价值[N];现代物流报;2014年

3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李晶林;迎合应用发展 迈向多业务平台[N];通信产业报;2009年

4 郭宇靖 李峥巍;2013年移动互联网五大关键词[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宋丽娜;防范和抵御两手都要硬[N];网络世界;2002年

6 本报记者 王辉;如何营造全网安全?[N];通信产业报;2005年

7 爱立信公司3G总监 Lars Sandstrom;3G运营,不妨取经“近邻”[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评测实验室 秦钢;用好核心交换机[N];计算机世界;2005年

9 张丽萍;在多业务环境中扩容3G网络[N];人民邮电;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国锋;基于IP/MPLS骨干网的动态业务流量矩阵测量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2 李大双;宽带网络的带宽动态分配与QoS控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金平;分布式系统业务通道检测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5年

2 曹博;多业务流量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3 石凌燕;区分业务的重力模型及其在流量矩阵估计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沈骏;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业务流量的自相似特性分析及仿真[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5 张荔;几种网络流量矩阵估计的层析成像算法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谢利超;基于ATM网络ABR业务流量控制算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7 籍风磊;面向业务的带宽估计和带宽分配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西锋;网络流量的特性分析与预测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系统业务通道检测的研究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387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c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