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流量调度与控制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0:26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流量调度与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网络服务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由于受到网络带宽、网络设施等因素的限制,如何提高网络服务的效率成为现代网络急需解决的问题。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 Network,CDN)作为一种典型的分布式网络可实现用户就近访问网站内容,极大地提高了服务效率,而CDN网络中负载均衡是整个CDN网络系统的核心,是决定CDN网络性能的关键部分。负载均衡是在已有网络基础上提供一种有效的增强网络处理数据能力、提高网络可用性的的方法,在尽可能考虑到缓存服务器处理数据能力的情况下平均分配网络中的流量,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因此设计一种稳定、可靠的负载均衡算法具有较好的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针对典型的分布式网络CDN,将负载均衡分为两个部分,网络流量预测部分,以及结合网络流量预测进行的网络流量调度部分,两者相结合可有效提高网络负载均衡效率。文中首先分析总结了各种网络流量预测算法,包括ARMA预测模型、ARIMA预测模型、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等,以及CDN网络中传统的负载均衡算法,包括了轮转调度算法、随机调度算法、最小连接调度算法、最短期望延迟调度算法等。在总结各类预测算法和调度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流量预测部分,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优化的网络流量预测方案,采用果蝇优化算法优化传统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中的平滑系数,对原始网络流量数据进行预测,从而有效提高流量预测准确度和效率;针对流量调度部分,设计了一种网络流量调度方案,分析分布式网络流量调度模型是一种多维背包问题,采用果蝇优化算法解调度模型,实现分布式网络环境中的负载均衡。本文对网络流量预测和流量调度方案分别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流量预测方案可有效提高预测精度,而流量调度方案能够在考虑网络整体的负载情况下均衡调度网络流量。
【关键词】:分布式网络 流量预测 流量调度 果蝇优化算法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专用术语注释表7-8
  • 第一章 绪论8-11
  • 1.1 课题背景8-9
  • 1.2 课题来源及本人工作9-10
  • 1.3 本文组织结构10-11
  • 第二章 分布式网络11-21
  • 2.1 分布式网络概述11-12
  • 2.2 内容分发网络CDN12-17
  • 2.2.1 CDN概述12-14
  • 2.2.2 传统网络与CDN的比较14-15
  • 2.2.3 CDN技术原理15-17
  • 2.3 负载均衡技术17-20
  • 2.3.1 负载均衡概述17-19
  • 2.3.2 负载均衡评估19-20
  • 2.4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流量调度相关技术21-38
  • 3.1 流量预测21-29
  • 3.1.1 ARMA模型21-25
  • 3.1.2 ARIMA模型25-26
  • 3.1.3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26-27
  • 3.1.4 卡尔曼滤波预测模型27
  • 3.1.5 流量预测标准27-29
  • 3.2 流量调度算法29-37
  • 3.3 本章小结37-38
  • 第四章 分布式网络环境下流量预测方案设计38-48
  • 4.1 流量预测算法38-43
  • 4.1.1 三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38-39
  • 4.1.2 果蝇优化理论39-42
  • 4.1.3 基于智能优化的流量预测模型42-43
  • 4.2 实验仿真43-47
  • 4.3 本章小结47-48
  • 第五章 面向负载均衡的网络流量调度控制技术研究48-55
  • 5.1 CDN网络的负载均衡48-50
  • 5.2 分布式网络流量调度模型50-51
  • 5.2.1 流量调度模型50-51
  • 5.2.2 基于果蝇优化的流量调度控制模型51
  • 5.3 实验仿真51-54
  • 5.4 本章小结54-55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55-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58-59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59-60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建华;史伟奇;徐联华;;基于代理的分布式网络实时取证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7年05期

2 林立鑫;;分布式网络管理及参考模型的研究与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1期

3 刘芳;赵磊;;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5期

4 夏敏捷;夏冰;徐飞;;基于“行政村”的分布式网络安全评估系统的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李晓琳;;浅谈分布式网络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导报;2012年02期

6 陈晓川,刘晓冰,冯辛安;分布式网络化研究中心及其体系结构[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1998年12期

7 李战国,唐亚哲,李增智;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及实现[J];数据通信;2000年03期

8 翟洁,邵俊华,陈越;一个分布式网络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机发展;2001年01期

9 帅春燕,程文英,吕杨;JINI租借的思想及实现技术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3年06期

10 何晓智;一个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网络管理模型[J];煤炭技术;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璐皓;范文庆;黄玮;;基于分布式网络的负载均衡与路径选择算法[A];虚拟运营与云计算——第十八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2 习友宝;古军;;分布式网络化测试技术综述[A];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朱畅华;裴昌幸;李建东;彭爱华;肖海云;;分布式网络测量和分析基础架构研究与实现[A];2003年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刘峤;何兴高;秦志光;;基于Mobile Agent的大规模分布式网络安全检测体系研究[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5 王旭仁;刘宝旭;李雪滢;曹爱娟;许榕生;于通河;;分布式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和实现[A];第十九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宁军;倪桂强;潘志松;姜劲松;;基于中间件的分布式网络异常检测系统[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三)[C];2006年

7 朱畅华;裴昌幸;李建东;彭爱华;肖海云;;分布式网络测量和分析基础架构(DNMAI)研究与实现[A];中国通信学会信息通信网络技术委员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陈海涛;李旭峰;黄遵国;龚正虎;;基于朋友关系的分布式文件搜索[A];第二十二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研究报告篇)[C];2005年

9 赵怀勋;杨华春;;基于Web的分布式网络故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10 许德刚;易虹;;CORBA和Mobile Agent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Web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会议(WISA2004)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前景广阔的分布式网络架构[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2 ;在单一平台上可视化管理分布式网络[N];网络世界;2002年

3 山枫;1万美元可买千兆墙[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静;高频分布式网络雷达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武汉大学;2010年

2 郭楠;分布式网络自管理模型及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3 何明星;面向群的分布式网络密钥管理[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4 马永刚;图划分方法及其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白媛;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防御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分布式网络在钻机监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超;分布式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张艳敏;基于无线Mesh网络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林赞;分布式网络视频显示同步时钟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付志鸿;基于Storm云平台的分布式网络爬虫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6 赵帅帅;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流量调度与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刘昊;面向分布式网络环境的服务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8 王寻;分布式网络中压缩感知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9 郑汉彬;分布式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10 巩冰;无线分布式网络中的资源优化问题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分布式网络环境下的流量调度与控制技术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497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d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