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群选择特征和信息增益确定特征权值的入侵检测
本文关键词:粒子群选择特征和信息增益确定特征权值的入侵检测
【摘要】:为了提高网络入侵检测正确率,提出一种粒子群算法(PSO)选择特征和信息增益(IG)法确定特征权值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PSO-IG)。首先采用PSO选择网络入侵特征子集,消除冗余特征;然后采用IG法确定特征子集中的特征权重,并采用支持向量机(SVM)建立分类模型;最后采用KDD CUP 99数据集对PSO-IG的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PSO-IG消除了冗余特征,降低了输入维数,提高了网络入侵检测速度;通过合理确定特征权值,提高了入侵检测正确率。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信息管理系;
【关键词】: 特征选择 特征权值 入侵检测 粒子群算法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2C0561)
【分类号】:TP393.08;TP18
【正文快照】: 0引言网络入侵检测一直是网络安全研究中的一个热点[1-2]。在网络入侵过程中,特征选择十分重要,其优劣对网络检测速度和正确率产生直接影响[3]。原始网络状态数据包括大量冗余特征,易出现“维数灾难”问题,而且入侵检测过程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特征选择在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雪芹;顾春华;;一种网络入侵检测特征提取方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仕涛;陈国龙;郭文忠;刘延华;;基于粒子群优化和邻域约简的入侵检测日志数据特征选择[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07期
3 郭文忠;陈国龙;陈庆良;余轮;;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相关性分析的特征子集选择[J];计算机科学;2008年02期
4 井小沛;汪厚祥;聂凯;罗志伟;;面向入侵检测的基于IMGA和MKSVM的特征选择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2年07期
5 牟琦;毕孝儒;厍向阳;;基于GQPSO算法的网络入侵特征选择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1年14期
6 闫新娟;谭敏生;严亚周;吕明娥;;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和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2年02期
7 姜春茂;张国印;李志聪;;基于遗传算法优化SVM的嵌入式网络系统异常入侵检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2期
8 李洋;方滨兴;郭莉;田志宏;张永铮;姜伟;;基于TCM-KNN和遗传算法的网络异常检测技术[J];通信学报;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林柯;崔立林;;潜艇机械噪声源分类识别的小样本研究思想及相关算法评述[J];船舶力学;2011年08期
2 陈庆枝;陈国龙;郭文忠;陈仕涛;;信息安全评估日志数据的一种混合聚类算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10期
3 苏晋荣;;粒子群算法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年06期
4 郭文忠;陈国龙;陈振;;离散粒子群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5 刘延华;周柳鸿;陈国龙;;基于云模型的入侵检测日志数据特征选择算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6 贾善德;;基于入侵检测技术的计算机数据库探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16期
7 吴边;;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安全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06期
8 陈仕涛;陈国龙;郭文忠;刘延华;;基于粒子群优化和邻域约简的入侵检测日志数据特征选择[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0年07期
9 汤可宗;柳炳祥;杨静宇;孙廷凯;;双中心粒子群优化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2年05期
10 范会联;仲元昌;程冰;;一种粗糙集属性约简的伪粒子群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鹏飞;基于计算智能技术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蛟;基于行为的P2P流量及异常流量检测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 李玲娟;数据挖掘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饶泓;基于多源信息融合与Rough集理论的液压机故障诊断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5 赵月爱;基于非均衡数据分类的高速网络入侵检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文忠;无线传感器网络任务调度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瑛;基于模糊聚类的入侵检测算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2 冯宗翰;特征选择新算法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3 王丽芳;基于不完备特征信息的对象分类与识别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胡波;IDS检测方法及其工具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5 毕孝儒;基于粗糙集属性约简和加权SVM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6 马茂刚;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7 郭涛;正交权函数神经网络灵敏度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8 宋利娜;多传感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9 汪保男;相关分析在异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10 危辉平;入侵检测交换协议在分布式IDS中的研究与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立岩;彭喜元;彭宇;;基于微粒群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特征子集选择方法[J];电子学报;2006年03期
2 邓九英;杜启亮;毛宗源;姚琛;;基于粗糙集与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杨孔雨,王秀峰;免疫记忆遗传算法及其完全收敛性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12期
4 郭文忠;陈国龙;陈庆良;余轮;;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和相关性分析的特征子集选择[J];计算机科学;2008年02期
5 高海华;杨辉华;王行愚;;基于BPSO-SVM的网络入侵特征选择和检测[J];计算机工程;2006年08期
6 郑洪英;侯梅菊;王渝;;入侵检测中的快速特征选择方法[J];计算机工程;2010年06期
7 陈彬,洪家荣,,王亚东;最优特征子集选择问题[J];计算机学报;1997年02期
8 陈友;沈华伟;李洋;程学旗;;一种高效的面向轻量级入侵检测系统的特征选择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7年08期
9 倪霖;郑洪英;;基于免疫粒子群算法的特征选择[J];计算机应用;2007年12期
10 常犁云,263.net,王国胤,263.net,吴渝,263.net;一种基于Rough Set理论的属性约简及规则提取方法[J];软件学报;199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小强;几类高效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景灵;基于协议的隐马尔可夫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荣,沈钧毅,罗浩;人工免疫原理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2003年06期
2 ;INZEN SecuPLAT NIDSI网络入侵检测产品——记在某大型国电项目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中的应用[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10期
3 李培良;;浅析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23期
4 何明耘,戴冠中;分布式入侵检测体系结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15期
5 ;冠群金辰企业级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之三 eTrust Intrusion Detection(中文版)网络入侵检测解决方案[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1年46期
6 张红;;网络入侵检测方法评述[J];金融电子化;2003年01期
7 吕汇新;一个基于模式匹配入侵检测技术的防信息泄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8 杨志勇;;浅析校园网中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IDS)联动使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7期
9 李涵;包立辉;;基于聚类算法的异常入侵检测模型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年10期
10 李冬;;一种基于免疫多代理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清泉;杨晓元;韩益亮;;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体系结构[A];第二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技术报告篇)[C];2003年
2 陈路莹;姜青山;陈黎飞;;一种面向网络入侵检测的特征选择方法[A];第二十五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8年
3 赵新星;姜青山;陈路莹;胡海斌;;一种面向网络入侵检测的特征选择方法[A];第26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B辑)[C];2009年
4 王超;辛阳;;C5.0分类算法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1分会场-中国智慧城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蒋建春;卿斯汉;;基于攻击上下文的网络入侵检测[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王新生;郭晓丹;尹晓鹏;;基于簇的移动Ad 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A];2005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峰;沈雪勤;;基于Agent的网络入侵检测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计算机应用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叶颖;严毅;;基于通用入侵规范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实现[A];广西计算机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景晓晖;杨旭东;白中英;;基于目录服务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A];第十八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10 桑爱群;王华;翁海燕;;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计[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层防御保障国税安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2 赵毅;IDS产品选购问答[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钟文;方通网络狙击手Sniper面市[N];国际商报;2003年
4 费宗莲 李刚;UTM:破“墙”而出的多面手[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5 北京赛门铁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郭训平;打造信息安全的大门[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天融信八方维护电信安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McAfee IntruShield缔造震荡波克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钟力 姚兰 粱中骐;掌握安全主动权[N];网络世界;2002年
9 高岚;赛门铁克SGS 5400 瞄准混合型攻击[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10 本报特约张昕楠;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中小企业入侵检测系统选型[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军;网络入侵检测若干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白媛;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防御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王培崇;基于群智能计算技术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4 刘勇国;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入侵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蒋建春;面向网络环境的信息安全对抗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软件研究所);2004年
6 傅涛;基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网络入侵协同检测系统研究及实现[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黄建;入侵检测系统中字符串匹配算法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邬书跃;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分析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9 李玉萍;基于先进计算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
10 闫巧;基于免疫机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旭阳;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崔媛媛;网络入侵检测产品技术规范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3 秦海玉;基于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的介绍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简政;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的入侵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郝坤;BP神经网络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刘至生;无线移动Ad-Hoc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7 田宏伟;IPv6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8 杨卫平;面向虚拟机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鲁鹏;网络入侵检测技术在图书馆网络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0年
10 丁慧林;基于负载均衡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38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543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