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

发布时间:2017-08-15 10:28

  本文关键词: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


  更多相关文章: 中继通信 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 分级增益 中继概率


【摘要】:针对无线通信网络中频谱利用效率较低以及网络吞吐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一种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的中继通信算法(QHNR)。该算法通过系统模型分析了在传输周期中的MAC阶段和BC阶段中的中继通信方式以及节点发送数据的出错率,采用分级增益的方法来提高信道利用效率,提升系统性能,并通过中继概率来选择较好的中继节点。通过网络吞吐量和网络功率分配情况来分析QHNR算法的性能。实验仿真结果表明,QHNR算法在提高网络吞吐量,提升信道利用效率上,相比采用TWR通信方案和MWR通信方案具有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中继通信 正交混合空时网络编码 分级增益 中继概率
【分类号】:TP393.02
【正文快照】: 到稿日期:2014-01-15返修日期:2014-02-211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无线频谱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造成了频谱资源短缺,以及由于分配不合理导致频谱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1]。为了提高无线频谱的利用效率并加快数据传输速率,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网络间协作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邓卫华;王闻今;金石;高西奇;;一种利用软信息网络编码在双向中继网络进行估计转发的方法[J];电子学报;2012年02期

2 张志明;周晋;陈震;李军;;基于网络编码的对等网流媒体传输模型和算法[J];软件学报;2012年03期

3 孙立悦;赵晓晖;虢明;;基于中断概率的协作通信中继选择与功率分配算法[J];通信学报;2013年10期

4 刘洪;任术波;项海格;;不均等双向解码转发机会中继通信性能分析[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辰;张伟;李可维;杨维明;黄本雄;戴彬;;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物联网多中继协作切换机制[J];电子学报;2012年10期

2 A.Behravan Rad;M.Shariyat;;A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ITY SOLUTION FOR TWO-DIRECTIONAL FGM ANNULAR PLATES WITH NON-UNIFORM ELASTIC FOUNDATIONS SUBJECTED TO NORMAL AND SHEAR TRACTIONS[J];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013年06期

3 张勇;王俊义;林基明;丁进;;车载自组织网络中的最小延时链路调度算法[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4 赵越;高守玮;赵龙龙;袁舰;王孝欣;;一种基于NC-MIF在双向中继系统中进行转发的方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年08期

5 张金美;;多层网络层次下资源高效分配策略算法研究[J];电子制作;2014年16期

6 卢致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多跳网络生存时间优化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09期

7 尹向东;许烁娜;曾碧卿;;基于NBS优化的认知网络高能效资源分配[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10期

8 朱琳;;向量空间协议爬虫动态污点Bug数据补齐算法[J];科技通报;2014年10期

9 张玉洁;何明;孟祥武;;基于用户需求的内容分发点对点网络系统研究[J];软件学报;2014年01期

10 周清峰;丁志中;开彩红;;面向传感器网络的双向中继协议[J];通信学报;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桂森;车载自组织网络数据分发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2 秦智超;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能关键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国兵;朱世华;惠擑;;最佳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算法[J];电子学报;2008年10期

2 黄辰;戴彬;王芙蓉;杨军;杨维明;;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分布式协作通信机制[J];电子学报;2010年10期

3 刘顺兰;徐光建;;改进的多用户协作通信系统中继选择策略[J];计算机工程;2012年06期

4 孙琳;马社祥;;基于误码率的快速中继选择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1年03期

5 吴素文;王振;朱近康;;基于信道特性的中继选择协作通信方法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少国;黄佳庆;杨宗凯;乔文博;熊志强;;网络编码研究综述[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8年04期

2 覃团发;廖素芸;罗会平;;无线Mesh网络中网络编码的文件共享模型[J];电讯技术;2008年05期

3 王静;赵林森;刘向阳;王新梅;;无线网络中一类多播网络的网络编码[J];计算机科学;2008年09期

4 李宏兴;陈贵海;陈明达;;无线网络中基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计时控制[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09年01期

5 卓新建;马松雅;;防窃听的安全网络编码[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1期

6 李颖;王静;;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J];中兴通讯技术;2009年01期

7 周业军;李晖;马建峰;;一种安全的纠错网络编码[J];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年09期

8 代青;;浅谈网络编码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26期

9 肖潇;杨路明;王伟平;张帅;;一种结合网络编码的路径代价衡量方法[J];高技术通讯;2009年09期

10 曹张华;唐元生;;安全网络编码综述[J];计算机应用;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国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全国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全国第二届网络编码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3 沈丽丽;侯春萍;杨家琛;;网络编码在无线网络中的信息交换[A];无线传感器网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2006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佳庆;李挥;;网络编码理论研究进展[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李令雄;龙冬阳;;一个非多播网络上网络编码可解性的证明[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五届信息论学术年会暨第一届全国网络编码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李世唐;郑宝玉;;基于机会式网络编码的两用户协作[A];2009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付子义;宋昀;;网络编码技术研究[A];武汉(南方九省)电工理论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河南省电工技术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邓波;;基于网络编码的移动通信技术[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300期)[C];2014年

9 王伟;岳殿武;;协作中继网中的复数域网络编码[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佳庆;王亮;张惕远;程文青;;有环网络中卷积网络编码的码构造算法[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网络编码将引发下一代网络革命[N];网络世界;2007年

2 Patrick Nelson 编译 刘贝贝;TCP/IP将死?[N];计算机世界;2014年

3 赵三辉;我市将推行新型网络编码印章[N];张家界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俊义;编码分组网络的效用最大化及网络编码在应用方面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2 宋谱;基于广播优势的无线网络编码系统性能分析与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黄辰;基于网络编码的无线网络通信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王宁;网络编码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5 郝琨;网络编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瑞米;双源网络编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蒲威;无线环境下的网络编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张婧W,

本文编号:677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677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3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