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环境下的蠕虫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12:15
本文关键词:IPv6环境下的蠕虫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IPv6 蠕虫 扫描策略 传播模型 复杂网络
【摘要】:蠕虫作为IPv4网络下计算机病毒的一个分类,由于其传播范围广、扩展速度快、造成损失严重等因素,是网络安全的一个研究重点。为了防止网络蠕虫在IPv6新环境下广泛传播,造成严重损失,研究IPv6环境下蠕虫的传播以及不同的因素对蠕虫传播的影响意义重大。本文研究蠕虫在IPv6环境下的扫描策略与传播模型,这对研究IPv6环境下的蠕虫防范与检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通过仿真分析了传统扫描策略在IPv6环境下的效率是近乎于零的,并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现有IPv6扫描策略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一种修正原有伪造RA报文造成主机地址错误的改进的网内扫描方法,和一种基于复杂网络“小世界”特性的全新、可用的IPv6网间扫描方法,形成一种改进后的IPv6蠕虫两层扫描策略。本文实现了改进后的两层扫描策略,通过测试证明了改进后的扫描策略相对于原有的两层扫描策略来说,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文分析了传统蠕虫传播模型与现有的IPv6蠕虫传播模型后认为上述模型没有充分体现出IPv6网络拓扑的特殊性,并对IPv6环境下的蠕虫传播行为模拟的不够准确。本文首先基于复杂网络模型,以 一种全新的角度对IPv6网络进行建模,构建了IPv6子网网络,之后根据IPv6环境下蠕虫的传播特点与IPv6子网网络模型,重新定义了子网节点在传播过程中的四种状态,提出了蠕虫传播状态更全面的SEIR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与分析。 经过测试与仿真,本文提出的改进后的两层扫描策略在IPv6环境下可用,本文提出的SEIR模型能更好地模拟IPv6网络的拓扑结构,并且可以准确模拟利用两层扫描策略的IPv6网络蠕虫的传播行为,可以作为研究IPv6网络中蠕虫传播及预防时的传播模型使用,具有较好的预测性。
【关键词】:IPv6 蠕虫 扫描策略 传播模型 复杂网络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P393.0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2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1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11-12
- 第二章 相关技术12-24
- 2.1 蠕虫的基本概念12-13
- 2.2 IPv6网络的新特性及对蠕虫传播的影响13-22
- 2.2.1 IPv6地址结构13-16
- 2.2.2 相关的IPv6协议16-21
- 2.2.3 IPv6应用层21-22
- 2.3 复杂网络22-23
- 2.4 本章小结23-24
- 第三章 IPv6蠕虫的扫描策略24-43
- 3.1 传统扫描策略在IPv6环境下的效率分析24-27
- 3.1.1. 传统扫描策略24-25
- 3.1.2. 传统扫描策略的仿真与分析25-27
- 3.2 现有IPv6扫描策略分析27-34
- 3.2.1 抽样扫描策略的问题分析27-28
- 3.2.2 两层扫描策略28-31
- 3.2.3 两层扫描策略的问题发现31-34
- 3.3 改进后的两层扫描策略34-37
- 3.3.1 改进的伪造RA报文扫描方法34-36
- 3.3.2 网间扫描方法36-37
- 3.4 实现与测试改进后的两层扫描策略37-41
- 3.4.1. 网内扫描方法37-41
- 3.4.2. 网间扫描方法41
- 3.4.3. 测试结果总结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IPv6蠕虫的传播模型43-50
- 4.1 现有蠕虫传播模型分析43-44
- 4.2 基于复杂网络的SEIR模型44-48
- 4.2.1 IPv6子网网络建模44-46
- 4.2.2 SEIR模型46-48
- 4.3 SEIR模型总结48
- 4.4 本章小结48-50
- 第五章 IPv6蠕虫传播仿真与分析50-60
- 5.1 IPv6子网网络仿真50-51
- 5.2 SEIR模型仿真51-58
- 5.3 IPv6蠕虫传播控制策略58-59
- 5.4 本章小结59-60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0-61
- 参考文献61-63
- 致谢63-6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雯;郭平;张正豪;;基于节点在线率的主动型P2P蠕虫传播模型[J];电子测量技术;2014年01期
2 蔡e,
本文编号:7979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79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