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移动网络论文 >

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09-07 08:00

  本文关键词: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互联网恶意流量 木马僵尸网络 移动恶意程序 流量安全检测


【摘要】:分析了日益凸显的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问题,研究了"僵木蠕"流量高速识别技术、自适应动态沙箱智能研判技术等互联网恶意流量安全检测技术,然后基于"全网集中监测,协同策略控制"建设思路,提出了云管端一体化协同的恶意流量安全检测体系。
【作者单位】: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网络运行维护部;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研究院;
【关键词】互联网恶意流量 木马僵尸网络 移动恶意程序 流量安全检测
【分类号】:TP393.08
【正文快照】: 1引言China Net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互联网,骨干网流量超过40 Tbit/s[1]。面对互联网流量每年60%高速增长的趋势,互联网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与互联网恶意流量相关的各类安全问题日益凸显。2013年我国境内感染木马僵尸网络的主机有1 135万个[2],木马僵尸网络能对用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志强;沈军;;移动电子商务用户溯源认证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信科学;2009年06期

2 陈健;范明钰;;基于恶意软件分类的特征码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2011年S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庆艳;金铎;张文安;张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J];电信科学;2011年06期

2 黄辉;张涛;谈玺;杨德利;;基于可视化搜索技术的新一代3G移动电子商务[J];电信科学;2011年06期

3 袁立宇;鞠久朋;杨豪杰;宋平波;;商家评论的情感分类研究和应用[J];电信科学;2011年06期

4 杨豪杰;李云;张玉忠;;号码百事通电子商务数据中心研究及实施[J];电信科学;2011年06期

5 王光卫;陈健;范明钰;;非包还原恶意代码检测的特征提取方法[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12期

6 陈娟英;范明钰;王光卫;;一种基于亲缘性的恶意代码分析方法[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年01期

7 李振国;郑惠中;;网络流量采集方法研究综述[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年01期

8 罗志强;史国水;沈军;苏志胜;;移动互联网安全热点技术研究[J];电信科学;2013年S1期

9 唐宏;罗志强;沈军;;僵尸网络DDoS攻击主动防御技术研究与应用[J];电信技术;2014年11期

10 刘勇;雒江涛;邓生雄;王小平;;基于Hadoop的网络分流和流特征计算[J];电信科学;2014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寅;基于Android平台的恶意代码行为分析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秦攀;云防御系统中多引擎检测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李铮山;基于Android平台的应用程序安全监控与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

4 肖磊;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商务研究与实现[D];南昌航空大学;2013年

5 刘翔;基于WebGIS的龙井茶溯源与产地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姚翔;基于流量分析的灾难备份系统故障注入模型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7 刘肖琛;基于大数据的网络恶意流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平;余循宜;刘芳;雷振明;;基于流统计特性的网络流量分类算法[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2 于戈;于晓聪;董晓梅;秦玉海;;P2P僵尸网络的快速检测技术[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3 陈洪泉;;恶意软件检测中的特征选择问题[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4 陆远蓉;;使用数据挖掘工具Weka[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06期

5 李文兢;;网络入侵防御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06期

6 闫兵;;恶意程序的发展趋势分析[J];计算机安全;2009年03期

7 王洪波;程时端;林宇;;高速网络超连接主机检测中的流抽样算法研究[J];电子学报;2008年04期

8 应凌云;冯登国;苏璞睿;;基于P2P的僵尸网络及其防御[J];电子学报;2009年01期

9 时雷;虎晓红;席磊;;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J];光盘技术;2008年11期

10 陈红玉;;数据挖掘中贝叶斯分类算法的研究[J];光盘技术;2009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勇;反病毒虚拟机的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吴晓丹;反病毒虚拟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1年02期

2 ;安氏(中国)正式购并乐亿阳趋势[J];金融电子化;2001年06期

3 赛迪;我国互联网安全状况分析[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2年04期

4 泽文;吴基传强调:要增强互联网安全意识[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3年02期

5 苏金生;;建设安全健康 规范有序的网络环境[J];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12期

6 明丽宏;我国互联网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职业技术;2005年02期

7 陈祖龙;谁来呵护互联网安全?[J];软件世界;2005年05期

8 李雪;;安全健康有序发展互联网[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6年10期

9 郝文江;;构建互联网上的数字长城——我国互联网安全形势及对策[J];警察技术;2007年03期

10 贺炎;郑敏娟;;互联网安全技术标准体系分析与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华英;;互联网治理的分层模型及其生命周期[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为军;侯宇宸;;中国移动互联网安全监管立法初探[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朱金义;刘宝莉;吕洪静;程永全;;互联网盗号案件频发原因与对策[A];第十六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冬;马勇;张鑫;;基于微博产业下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初探[A];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宏;;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几点建议[A];中国航海学会通信导航专业委员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左鹏;;基于互联网的基督教传播:以大学生为对象[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王黎璐;王鸿宇;;移动互联网安全分析[A];第28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焦瑞强;;互联网安全事件频发 管理手段亟待升级[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康治方;;互联网和安全[A];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方汉奇;;法轮功与互联网[A];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金生;中国互联网 做大还须做强[N];经济日报;2004年

2 海磊;假如互联网死了 世界将会怎样[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3 刘秋燕;互联网绿色之梦[N];计算机世界;2006年

4 本报记者 张琳;互联网安全进入更深层次[N];网络世界;2005年

5 ;互联网面临五大技术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意轩 赖睿;中国互联网在规范中前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互联网法律中心主任 张平 本报记者 袁祥 王逸吟;互联网自由的边界是法律[N];光明日报;2010年

8 ;走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发展和管理之路[N];人民邮电;2010年

9 中国社科院 亚太所学者 叶海林;别用和平奖忽悠互联网[N];东方早报;2010年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互联网状况[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申琰;互联网的国际博弈与合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滕顺祥;基于互联网的行业综合治理机制与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柳强;互联网治理信息的共享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4 申志伟;基于电信运营企业的互联网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张东;中国互联网信息治理模式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6 王磊;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陈华;互联网社会动员的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宋强;中国互联网低俗内容监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王衡军;基于分簇的战术互联网安全关键技术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锋;当代中国互联网技术的伦理审视[D];广西大学;2007年

2 姚源;我国互联网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江;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中互联网创新能力的溯源与探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5年

4 马珂;中国互联网治理途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巫思滨;互联网不良信息综合治理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朱剑秋;互联网治理中的不良信息治理[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7 许亚伟;中国互联网治理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8 陈颖;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仝西艳;对中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功能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康明月;互联网发展推动公民社会建设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8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ydhl/808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9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